首頁>情感>

和本博士:

我是90後,那時候實行計劃生育,我是第三個孩子,是男孩,有兩個姐。

小時候曾不止一次問過媽媽如果我是女孩會怎樣?那時她只是一笑緩解尷尬。

後來她生氣時曾說過倖幸苦苦生了我,為了生我受了那麼多苦,現在要我就是來氣她,她哭了。我覺得是我的原因,但其實我只是說出了小時候一次她打我的經歷。

後來上了初中,我成績比二姐好些(我和二姐年齡相近讀一個年級)讀的是私立學校,學費較公立學校貴,郊區的公立學校其實不能上,裡面的學生都是肆意生長的。爸媽從我和二姐三年級時外出打工。一次暑假結束時爸曾說二姐成績不好還不如下學,(後來其實沒有)我從那開始覺得如果我成績不好也要下學,覺得成績好是愛的條件之一。

再後來,我上了高中,二姐因為一次意外(電瓶車劃傷沒大礙)爸回家了,高中我住校,一星期回去一次,每次都是家裡人接送(公交車底站下後離家還有很長的距離),一次爸送我去坐公交車時說:之前(初中時)成績好,現在(高中)我回來了成績別下來了,讓人笑話。這句話不知道怎麼回事在我腦中迴盪很久。

再後來家裡買了房子,但是用的是我的名字,我當時在上大學,二姐給了兩萬,我沒出錢,後來同學們都準備考研時我的心境徹底亂了,我覺得我要出去工作賺錢,至少房貸要自己還,但二姐常說我要像竹子先在地下把根扎牢,然後出土時就會長的更快超過一般植物生長的速度。(她的意思就是讓我先學業上有一定成就後在出來賺錢,工資會高點)但是現在的情況是我並沒有像竹子那樣。

我曾經時常覺得我佔用了二姐的資源,有一種愧疚感偶爾閃現,而時常認為爸媽對我的愛是因為我是男孩,是因為初中時成績好些。可是又常覺得我沒做,什麼都沒做,什麼錯都沒有,但就是覺得對他們有些虧欠。

其實事實情況或許並不是我覺得那樣,現在的結果或許就是最優解,但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我該怎麼做才能擺脫這種想法?

我想活的灑脫點,因為有時會覺得我的生命不屬於自己,時常感到無力。

你好,看到你的描述,我有一種感覺,我是一個綿羊,然後周圍的人對我很好,經常給我送好吃的,還養了牧羊犬來保護我,但是突然有一天發現,這些人對我的好都是為了剪我的毛,我突然感覺很難過,該怎麼辦?線上等,挺急的。

當然作為人類,你的問題更加複雜一些。看到你思考這麼深奧的一個問題,為此苦惱,其實很多人到了青春期、青年期也有這樣的煩惱,和本博士作為心理諮詢師,我是為你感到高興的,因為如果你對愛有很深刻的理解,這有助你今後對親密關係的處理大有好處。

你感覺別人的愛是有條件的,這是好的,這意味著你可以主動去獲得這種愛,這也意味你可以學會去愛別人。

如果你不會愛別人,是無法真正感到深愛的。

著名的心理學家弗洛姆說過一句很浪漫的話,愛是一門藝術。

愛有被動的愛,也有主動的愛,你可以理解成,被動的愛就是無條件的愛,主動的愛是有條件的。

假如你只有無條件的愛,並不是一種成熟的愛。

弗洛姆對愛的理解:不成熟的愛是:“我愛你,因為我需要你。”而成熟的愛是:“我需要你,因為我愛你。”

被動的愛

弗洛姆在書中指出,母親的愛就是一種被動的愛。

我之所以被愛,是因為我是媽媽的孩子;我之所以被愛,是因為我幼小無能;我之所以被愛,是因為媽媽需要我。——因為我,所以我才被愛。

我們不需要做任何事情,來獲得母親的愛——母親的愛是無條件的。

但是這種愛不光不需要我們付出努力,我們也無法付出努力。

被動的愛,不能學習,不能創造,也不能控制。

被動的愛帶有有絕望感覺,因為你沒辦法付出努力去控制。

主動的愛

主動的愛,更接近與父親的愛。

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無條件的母愛之後,父親就登場了。

與母親的愛不同,父親的愛需要一定的條件,假如一位父親是有財產的,父親選擇一位繼承人來繼承他的家產。這個孩子當然是父親認為最合適,最可靠,同時也深受父親的喜歡的,這樣才能繼承家產。

父親的愛是有條件的——我愛你,因為你滿足了我的需求。

雖然父親的愛是有條件的,但是同時也正因為是有條件的——我們可以透過實際行動來獲得,會為了獲得這份愛去努力。

而母親的愛,是我們難以把控的。

成熟的愛

成熟的愛,我需要你,因為我愛你。

成熟的人就是達到了“我就是我自己的父母。”

也就是說把【被動的愛】和【主動的愛】結合在一起。

一方面,我們擁有被愛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有愛別人的能力。

被愛的能力,就是我們本身,我們的樣貌,我們的身材,我們的純在本身是否吸引別人付出。

愛的能力,就是滿足別人,能不能關心別人,能不能理解別人,能不能滿足別人。

所以,你應該可以理解為什麼你感覺“我想活的灑脫點,因為有時會覺得我的生命不屬於自己,時常感到無力。”

因為你一直在追求無條件的愛,但是無條件的愛是你無法把控的。

其實很多人在談愛的時候,都是在談無條件的愛,而不是成熟的愛。很多行為,比如化妝、身材管理、閱讀書籍豐富知識等等,都是在提升我們魅力。還有購買商品,購買商品,食物,酒精,香菸,書本,電視劇,遊戲等等本身都是在獲得,而不是創造、給予。

我們只是在培養自己被愛的能力,沒有培養的愛別人的能力。

無論是物質方面,還是精神方面,我們還是在填補自己的需求,我們在“被愛”。

你想要擺脫這種處境,你要學會愛別人,接受這種有條件的愛,有條件的愛並不是壞的。

有一個很好的例子,假如你是一個男生,和女朋友約會遲到了,你會怎麼做呢?

很多人的反應是找一個藉口或者承認自己的錯誤以求對方諒解。

而我見過一位會愛的人,他告訴對方自己將要遲到,希望對方稍等一會,並且準備了對方喜歡吃的芒果。

前面只是讓自己的愧疚減輕,而後者是降低了對方不快。

得到對方的諒解,是一種被愛的能力;而準備了對方的芒果,是一種愛的能力。

既能得到對方的諒解,又能準備芒果,就是一種成熟的愛。

青春教育管心營是和本博士為核心的心理學和管理學專家建立的青春教育訓練營,聚焦於青春期組織衝突和諧轉化,青春教育要管心,管心就來管心營。透過將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積極心理學、結構家庭療法、策略家庭療法、TA溝通分析、OH卡等專業諮詢技術進行有機結合,倡導和而不同、本立道生的世界觀,化性起偽、定慧等持的人生觀,真實、尊重、堅定、承擔的價值觀,和化青春期衝突,繁盛新生代狀態。

10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現實生活中,結婚後伴侶和孩子哪個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