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老年時像青年時一樣高高興興吧!青年,好比百靈鳥,有他的晨歌;老年,好比夜鶯,應該有他的夜曲。——康 德

導語:

如今,很多失去老伴的老人不願和兒女住在一起,但一個人居住不僅生活上沒有人相互照顧,精神上也容易寂寞孤獨。可老來再婚的麻煩又很多,即便搭夥過日子也會有些現實的問題。

所以,有不少老人願意嘗試“抱團養老”,幾個老姐妹、老兄弟、好閨蜜、好哥們在一起生活,不僅可以相互照顧,日子也過得熱鬧

可這種方式,往往一開始大家很興奮、很親密,但時間長了總會有這樣那樣的摩擦甚至矛盾,正所謂“遠香近臭”也不過如此。

一位65歲老人,說出了自己抱團養老的經歷,她說:和親弟弟抱團養老5年,我們過得很幸福,但我不願把房子給侄子,聽到他的話,讓我愣了。

最終,我們姐弟倆的抱團養老也因此散夥,親情也斷了,甚至“親人”都要變成“仇人”了我真後悔和弟弟一起抱團養老啊,要是當初不在一起養老,我們的那份姐弟情也許還在啊!

自述人:65歲老人李阿姨

我姓李,今年65歲,我和老伴一輩子都在體制內工作,如今我的退休金每月6000多元。我們只有一個女兒,很有出息,在國外讀完了博士,並在那裡定居了。

我和老伴退休後也過了幾年美好的晚年生活,但“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啊,前幾年老伴突然生病去世了!我很傷心,女兒也曾想讓我到她那裡去,但我在家鄉縣城生活了一輩子,外地我都不想去,更何況出國?

我更不會再找老伴,就這樣我一個人生活了幾年,日子也過得清淨,女兒偶爾也會回來看看我。好在我身體硬朗,自己能把自己照顧得很好。

和親弟抱團養老5年,我們過的很幸福

我父母早已去世,他們只養育了我們姐弟兩個,弟弟比我小4歲,我們姐弟感情很好。我父母都是農民,我是透過上學分配了一份“好工作”,一輩子拿固定工資,但也過的安穩。可弟弟從小調皮搗蛋,只知道玩,不願學習。

初中畢業後弟弟就開始學木工,但幹了幾年就不幹了。他又到我們鎮上的廠裡打工,幹了幾年又不幹了。然後,又自己搞養殖,沒掙到錢不說還賠了不少。直到弟弟30歲的時候,才在我們村裡開了一個農家飯館,幹了一輩子廚師。

我只有這一個弟弟,一直是能幫就幫,我老伴為人很好,也認可我對孃家的付出。我弟弟生育了一兒一女,大女兒比兒子大11歲。弟媳是一個很勤快的人,和弟弟一起努力過著他們的小日子。但他們還是有嚴重的“重男輕女”思想。

我侄女學習好,考上了大學,畢業後又考上了縣城的公務員。弟弟和弟媳認為他們能供女兒上學已經很不錯了,女兒工作後就應該幫著弟弟,就應該回報孃家,他們兩個就是大家現在常說的“扶弟魔”那樣的父母。

弟媳為侄子操碎了心,但沒能等到侄子結婚,她就生病去世了。弟媳去世之後,弟弟一個人也沒法經營飯店了,就在家裡養羊,也能有點收益。

5年前,有次我回老家,看到弟弟一個人生活很辛苦,我在家也是閒著,就想我也來老家住吧,還能給弟弟做飯,我們一起抱團養老。

當時我把這個想法告訴弟弟,弟弟很開心,他也沒有再婚的打算。他還特地把家裡的老宅重新裝修了,把最好的一間臥室留給我。我也很興奮,又回到小時候生活的那個小山村,一種“落葉歸根”的感覺,讓我心裡很溫暖、很感慨、很幸福。

弟弟每天都會忙著照顧那些羊,給羊弄吃的,有時還需要精心照顧剛出生的小羊。羊也是通人氣的,看著這些羊,我心裡也很開心。我們還有很多地,會自己種菜,還有果樹,雞鴨鵝,吃的全是純天然的。

這樣的日子,我和弟弟都感到很幸福。

我不願把房子給侄子,聽到他的話我愣了

侄子沒有結婚,一直是弟弟的一塊“心病”,他每天忙著養羊也是為了攢錢給兒子娶媳婦。但侄子有些不爭氣,學習不好,沒考上大學。在社會上工作了好幾年,也換了好幾個工作,可始終還是混日子。

侄女結婚之後,過起了自己的日子,尤其是侄女有了自己的兒子之後,就經常對爸爸說:“我的日子過的也很緊,生活壓力也很大,我和你女婿都是拿固定工資,兩個人每月也只有8000多元的工資,還有房貸車貸要還,孩子馬上就要上學了,我們也想換個學區房。”

言外之意就是對爸爸說:“你兒子結婚,你別想指望我出錢了。”

我弟弟也聽出了女兒的意思,我想要是弟媳還在世的話,可能她就會張口問侄女要錢。但我弟弟還是很心疼女兒的,被暗示了幾次之後,他也就指望自己的女兒幫忙了。

可我萬萬沒想到,弟弟會把主意打到我的那套房子上!侄子快30歲的時候終於談了一個穩定的物件,談婚論嫁了,女方當然有條件,一套縣城的房子,20萬彩禮!

弟弟怎麼可能拿出那麼多錢,又買房子又出彩禮!結果,弟弟想到了我縣城的那套房子。自從我來老家住,我的房子一直閒著,這套房子是老伴生前和我一起換的新房,120多平,在我們縣城能值80多萬元了。

弟弟竟然對我說:“姐,讓你侄子在你的那套房子裡結婚吧,等我們家裡條件好,再還給你。你看我現在這麼難,總要幫著兒子娶上媳婦吧!”

看到我在猶豫,弟弟又說:“姐,我外甥女常年在國外也用不著這套房子啊,我們一起在老家住,那套房子閒著也是閒著。等你老了,讓你侄子給你養老,你就把這套房子給你侄子吧!”

聽到弟弟的話,我一下子愣住了這是想直接要我的房子啊,我想不管以後我怎麼養老,我的房子都是要留給女兒的我更不可能指望侄子給我養老,很多兒子兒媳都靠不住,我怎麼敢靠這個“吊兒郎當”的侄子,更何況侄媳婦也不是個勤快人。

房子我是真的不能給侄子的,就算是借住我也會不同意的,借久了也就要不回來了。

我想了想說:“這房子我女兒回來還是要住的,雖然她一年也不會回來幾次,但終究還是會回來的,要是侄子住了,她回來去哪裡呢?”

弟弟說:“可以住我們老家這裡啊!”

我說:“她一家子回來,這裡也住不過來啊,再說她和孩子們在這裡也住不慣啊!”

弟弟看我不同意,很生氣,又說了一些難聽的話!我想給弟弟50000塊錢,幫幫他。但他說這點錢根本起不了作用,就是需要我那套房子。但我還是不鬆口,不願把房子給侄子。

最後,弟弟竟然說:“那你回你自己的房子住吧,在我最難的時候,你都不幫幫我!我沒有你這樣的姐姐,以後我們也不要往來了!”

就這樣,我又一個人住到了縣城的房子裡。弟弟一家人也真的不和我往來了,只有侄女有時還會偷著來看看我,但不敢讓她爸爸知道。

我真是後悔啊,要是我一直住在縣城,弟弟可能就不會有這樣的想法,我們也不至於走到今天這一步!

老了,享受一個人的生活可能真的會省去不少煩心事,兄弟姐妹之間相處也還是要有一定的“距離感”的。

曾有人把人人之間的相處,比喻成幾隻刺蝟相互挨著取暖,既要離得近一點能夠彼此溫暖,又要離得遠一點不被對方的刺扎到!很形象!

楊絳先生在她的文章《一百歲感言》中曾寫道:“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

老了,更需要這份內心的淡定與從容,同樣也需要一份理性與智慧,來面對自己的內心,來處理與他人的關係。

我們總說安享晚年,在我看來,晚年和婚姻一樣,同樣需要經營!經營好自己的晚年,過好自己的日子,就是晚年生活最曼妙的風景!

願你我都能有一個美好的晚年!

今日話題

你認同,李阿姨不把房子給侄子的決定嗎?

你覺得,李阿姨的弟弟提出這樣的要求是過分的,還是情有可原?

你身邊,有兄弟姐妹之間互相借房子的事情嗎?結果怎樣?

圖文無關

11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我折下了出牆的“紅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