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散步回家,路上說起婆婆今天早上又給我做了吃的(又浪費了)。
我說我昨晚跟她說過,我不在家裡吃早飯的(單位吃得營養更全面、我可以慢條斯理地吃,還能錯開交通高峰)。
先生說,我媽是非常堅持的人哪。
我說那我要趕緊跟她說,明天不要給我做吃的,我到單位上吃早飯。
婆婆在衛生間洗臉。我進去喊了媽,明天不要給我做吃的,我到單位上吃。
結果,她沒有答應我。我扭頭看看她,臉色紅紅的,像是哭過。
我很詫異,媽,你咋啦?哭過?為什麼哭啦?
她不說話,把臉埋進手上的毛巾裡。
我趕緊喊我先生,快來,老母親被我們氣哭了。
先生走過來,也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問,媽,你咋哭了?是不是還在生氣我們說你做飯的事?
婆婆終於回答了一句:是想起人老了莫得意思嘛。老都老了,還要受氣!
我馬上懂了,她為啥生氣。
近一點的,是今晚的晚餐。
我回家很晚,先生看我回來,才進廚房。
我跟著進去,一口鍋裡小半鍋煮得過火的素菜。另一口鍋裡是回鍋肉,有紅有綠有白,乾乾的,看不到有清油。剛起了頭,還沒有炒好。
我接下來繼續炒。我以為回鍋肉是先生做的,所以就說他,再怎麼要清淡,也還是該要一點油嘛,怎麼一點油都沒下?
婆婆解釋是肉本來就肥,所以就沒有放油。
然後吃飯。飯桌上又說到婆婆這兩個菜,我就多嘴了:
我之前就說過,做菜不要搞大雜燴,還是要講講君臣之道嘛。像這個水煮娃娃菜,就只用娃娃菜,為什麼又別放蘿蔔在裡頭嘛?
這個回鍋肉,配菜就只用一樣。你看裡頭有紅椒、有青椒、有蒜苗,還不算泡生薑,又成了大雜燴(我爹幾乎不在我家吃我婆婆做的飯。他甚至說,覺得噁心,因為總覺得稀里糊啦的)。
婆婆辯解說,是看到蒜苗發黃了,到蒜頭根莖還是好的,扔了可惜;又覺得分量有點不夠,就加了紅椒青椒。
我說那娃娃菜加蘿蔔呢?
她說蘿蔔今晚吃了不會剩下,明天中午就沒有現成的吃。
我說那就只煮蘿蔔嘛,明天中午再煮娃娃菜,就都是新鮮的。免得你們明天中午又吃剩菜。蔬菜含維生素,維生素不適合高溫。第二頓加熱後的蔬菜沒有任何食用價值了。
婆婆說知道了,下次記住了。
其實我沒抱希望。因為說過太多次了。
吃完飯,我們洗碗,她去看電視。洗完碗之後,我們就去散步。
這樣算來,豈不是她從飯桌上下來就開始哭了?
這就有點嚴重了。
我跟著婆婆進了她的房間,看著她衝著床邊擺著的公公的相片流淚,又扯了脖子上拴的圍巾胡亂擦眼淚,於心不忍,就拖了先生來給婆婆道歉。
可是婆婆好像並沒有接受,還是說人老了沒意思,還要受氣。
老實說,我心頭騰地就火起了。很想馬上給兩個姐姐打電話,把你們的媽接走!
我讓先生給他姐姐們打電話,讓姐姐們安慰安慰婆婆。先生沒打。
於是我給二姐打了電話,也不需要添油加醋(老實說,我倒是希望她們哪個主動開口,把婆婆接去同住,也讓我感受一下啥叫二人世界),把事情的前因後果講述一遍。
我請二姐給婆婆打電話,最好讓婆婆發洩一下,別憋在心裡。
我在客廳,聽到二姐給婆婆打了電話,但婆婆懶懶地沒有聊多久,就掛了電話。看來是氣得有點厲害。
可是,我真的不想去給她下話、散氣。我的逆鱗也被激發起來了,愛氣就氣吧!
一個人坐在客廳,想到我女兒。她美好地設想著,未來我們一家三口要團聚,一起生活在一起。
我們真的太天真了呀!
樹大分椏,人大分家,兒女成家了,還是各人分開居住的好呀。
不然,彼此生活習慣不同、彼此傷害、彼此忍耐,大家都很辛苦啊。
百忍方能四世同堂,真不容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