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讀書 弗洛姆 《愛的藝術》
01
請回答:愛是一門藝術嗎?
“愛是一門藝術嗎?如果愛是一門藝術,那就要求人們有這方面的知識並付出努力。或者愛僅僅是一種偶然產生的令人心蕩神怡的感受,只有幸運兒才能‘墮入’愛的情網呢?
大多數人毫無疑問相信第二種假設,但這大多數人決不認為愛情無關緊要,相反他們追求愛情。悲歡離合的愛情電影他們百看不厭,百般無聊的愛情歌曲他們百聽不煩,但他們之中沒有人認為,人們本可以學會去愛。”
《愛的藝術》正是一本教會人們愛是什麼、以及如何去愛的書。
本書的作者弗洛姆出身於德國猶太家庭,先是受到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說的影響,但很快與他分道揚鑣,隨後他又高舉起馬克思主義社會批判理論的旗幟。
可以說,弗洛姆是“弗洛伊德的馬克思主義者”。
弗洛伊德對愛的理解,建立在生物性本能的基礎上,他將愛視作人的原始慾望。
他在書中寫道:
“性愛為他提供了最大的滿足,所以對他來說性愛實際上成為一切幸福的原動力,一定曾經驅使他循著性關係之徑追尋更進一步的幸福,從而使性生活成為他生活的中心點。”
“一種隱含著目的的愛,實際上起初是充滿性慾的愛,且至今在人們的下意識中仍然如此。”
其實在二十世紀兩次世界大戰以後,人們就已逐漸發現,僅依賴弗洛伊德的生理學理論並不能完全解釋人的精神問題,政治制度、經濟基礎、文化習俗等社會因素也是造成人神經紊亂的重要條件。
所以弗洛伊德在19世紀末開創的精神分析學說到20世紀繼續發展,在馬克思主義的影響下,開始更加強調社會文化對人產生的影響。
所以弗洛伊德之後的學派又被稱為“新精神分析學派”或“文化學派”。
弗洛姆正是基於這樣的歷史背景、成長體驗、生活閱歷以及敏銳的感受力,耗費十餘年心血,於1956年出版了這本探討“愛”的藝術的專著。
在電影、文學、繪畫、音樂等藝術領域裡,愛是永恆的主題,但在心理學史上,這卻是第一部以“愛”為研究物件的專著。
弗洛姆說,“幾乎沒有一場冒險像愛情那樣,是以如此巨大的希望和期盼開始,並以如此的規律性遭到失敗。”
和弗洛伊德不同的是,弗洛姆認為,愛並非是一種本能,而是後天習得的能力。
愛與繪畫、音樂、舞蹈等藝術一樣,首先需要掌握理論,其次需要一以貫之地實踐。
若要成為這門“愛”的藝術的大師,除了上述兩個條件以外,還需要心無旁騖,全身心投入。
02
如何定義愛?以及 愛為何產生?
“《聖經》中亞當和夏娃吃了辨別善惡之樹的果子後,他們就不再順從上帝(只有在自由地變得不順從時,才會產生善惡),他倆就脫離了動物界與大自然的原始和諧,從而成為人。當他倆作為人誕生後,‘這才發現自己是赤身裸體感到很是羞愧。’
難道我們還應該用十九世紀拘泥的道德觀去接受這一古老、基本的神話:即這個故事是要我們相信,亞當和夏娃之所以羞愧是因為他倆的可能到了對方的性部位?
這種解釋肯定不對。”
弗洛姆引用《聖經》裡亞當和夏娃被上帝逐出伊甸園的故事,否認傳統觀點認為亞當和夏娃是因為裸露的身體而感到羞愧。
弗洛姆認為,亞當和夏娃是因為意識到了他們屬於不同性別,而對立的性別產生了陌生的距離感,這使得他們感到孤獨和恐懼。
正如他在書中所說:
“意識到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而又沒有透過愛情去達到新的結合——這就是羞愧的根源,同時也是負罪和恐懼的根源。”
弗洛姆發現人並不是抽象的個體,而是社會文化的產物。
人從四腳爬行的動物學會了如何直立行走,學會了如何使用工具,以及用樹葉遮擋生殖器官。
當人從森林走出時,就宣告了與自然劃清界限,開始了漫長而孤獨的旅程。
人類的歷史簡而言之,就是如何逃離孤獨的過程。
弗洛姆認為,人類的集體活動可以消除孤獨感,如早期的集體性縱慾、宗教儀式等。
又或者藉助酗酒和吸毒達到瘋癲恍惚的狀態來擺脫恐懼感。
但這些效果都是短暫的,人類還是會感到孤獨,所以必須不斷重複這些方式,而且程度漸漸加深。
弗洛姆說,人類只有透過愛,才可以徹底擺脫這種孤獨感。
弗洛姆又進一步把“愛”分為“成熟的愛”和“不成熟的愛”兩種形式,後者他又稱之為“同共生有機體”。
弗洛姆用懷孕的母親和胚胎之間的關係對這一概念做出解釋,“他們既是兩體,又是一體”。
生活中常見的施虐者和受虐者即是“不成熟的愛”的體現,施虐者透過臣服對方,獲得愉悅;而受虐者透過崇拜對方,獲得保護。
一方失去了另一方,都像無源之水,無法獨立生存。
與“不成熟的愛”相對的就是“成熟的愛”,弗洛姆把這種愛描述為“積極的行動”。
他在書中寫道:
“人的愛情是一種積極的力量,這種力量可以衝破人與人之間的高牆並使人與人結合。
愛情可以使人克服孤寂和與世隔絕感,但同時又使人保持對自己的忠誠,保持自己的完整性和本來的面貌。
在愛情中,出現了兩個生命合為一體,卻依然保持兩體的奇怪現象。”
03
如何去愛
“我們現在假定人就是人,而人跟世界的關係是一種合乎人的本性的關係:那麼,你就只能用愛來交換愛,只能用信任來交換信任。
如果你想得到藝術的享受,你本身就必須是一個有藝術修養的人;如果你想對他人施加影響,你本身就必須是一個能鼓舞和推動別人前進的人。
你跟人和自然界的一切關係,都必須是同你的意志的物件相符合的、你的現實的個人生活的明確表現。
如果你的愛沒有引起對方的反應,也就是說,如果你的愛作為愛沒有引起對方對你的愛,如果你作為愛者用自己的生命表現沒有使自己成為被愛者,那麼你的愛就是無力的,而這種愛就是不幸。”
弗洛姆做了弗洛伊德的“叛徒”之後,轉而稱讚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一一哲學手稿》中的觀點。
弗洛姆認為愛最重要的是“給”,而不是“得”,而且這種“給”並非停留在物質基礎上,而是毫無保留地“給”我的生命力。
“他應該同別人分享他的歡樂、興趣、理解力、知識、幽默和悲傷——簡而言之,一切在他身上有生命力的東西。
透過他的給,他豐富了他人,同時在他提高自己生命感的同時,他也提高了對方的生命感。
他給並不是為了得,但是透過他的給,不可避免地會在對方身上喚起某種有生命力的東西。”
弗洛姆用男女性愛的過程作為例證,他說男人必須把精液給予對方才可以達到高潮,女性也必須開啟那扇隱秘的“大門”才可以快樂。
弗洛姆又在書中進一步提出了著名的愛的四要素說——關心、尊重、責任與認識,這是我們理解愛並掌握愛的能力的關鍵因素.
失去其中的任何一個環節,我們都將失去愛的能力。
“關心”最易理解,也就是真切地關懷對方,給予我力所能及的幫助,就像母親給懷中的嬰兒餵奶;
“責任”並不是外部社會強加的約束,而是發自內心的積極行動;
“尊重”是建立在成全對方的基礎上,而不是控制和奴役對方,使他變成我想要的模樣,就像書裡所說:
“我希望一個被我愛的人應該以他自己的方式和為了自己去成長、發展,而不是服務於我。如果我愛他,我應該感到和他一致,而且接受他本來的面目,而不是要求他成為我希望的樣子”;
“認識”則是在雙方結合的過程中,發現“人的秘密”,認識自我、認識他人、認識自然、認識世界。
04
弗洛姆並非生來就懂得何為“愛情”的,他從小就接受著父母理想主義的愛,過高的期許和讚賞使他一度沉浸在自戀的情緒中。
後來他努力擺脫父母的愛,又經歷了幾段失敗的愛情。
正是因為他始終如一相信愛情,從未放棄對愛情的執著追求,才真正學會了愛的理論並掌握的愛的能力。
雖然這條“求愛”的道路漫長且艱辛,但一切都是值得的,因為在“愛”中,弗洛姆徹底擺脫了孤獨和恐懼,獲得了靈魂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