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考研群的幾個姐妹拉了個小群,一起打卡督促學習。第一二天處於互相認識,問學校問學習方法的階段,這都很正常,昨天第三天,建群的姐妹突然在群裡問:你們談過戀愛嗎?
我有些懵逼,這都什麼跟什麼,學習群問一堆有的沒的。或許因為群裡有她的好朋友,很快好朋友就在群裡發言,說自己大學期間沒談過戀愛,考研的時候認識了個男朋友。
剩下的姐妹也開始踴躍發言,話題一度深入到“我以後不想結婚”“不結婚的話還是會有來自家長的壓力,我以後想出國哈哈。”
我就有點,怎麼說呢,能理解我們女孩子是靠分享來促進感情,但是再怎麼說,剛認識兩三天,就和盤托出自己的戀愛經歷,也有點讓人難以介面吧。戀愛這方面男孩女孩差別真的巨大,女孩喜歡分享、曬日常,男孩往往是你問他,他才說一兩嘴,帶一點吹噓“老子很有魅力”的膨脹。
但總的來說,據我觀察到的現象來講,女孩總是外向的,傾訴欲強一些,男孩更喜歡一起玩,一起開黑一起喝酒一起唱歌,喜歡一起做事勝過長時間的交流。
這也是男權社會遺留下來的文化塑造,從小男孩被培養成“成熟,穩定,可靠”的方向,摔倒了不要哭,拍拍屁股坐起來;女孩在這方面的培養是有些優待的,你傷心委屈難過,爸媽往往會心疼會鼓勵,再不濟也一定有同樣心思細膩的小姐妹聽著當樹洞。
在能力和智識沒有明顯差異的情況下,男孩女孩的差異往往就在性格:男孩寡言,習慣做了再說,女孩多話,總有被人照顧的渴求。
一篇是講銀行卡餘額,一篇是講訂計劃,訂計劃這篇文章男性讀者達到了80%以上。
即便是從資料來看,似乎也能證明我對男女差異的看法:女性更細膩,更願意傾聽和關注別人的感受,與此同時,女性自身也有被關注和被傾聽的需求。
男性也有這種需求,但他們的方法是叢林法則,奮鬥到高一層,靠金錢和社會地位來被關注被認可,這也解釋了為什麼男人大多對金錢、理財這方面更感興趣。
波伏娃在《第二性》中說過一段話,我常常用來警戒自己的弱點:
男人的極大幸運,是必須踏上一條極為艱苦的道路,不過這是一條最可靠的道路;女人的不幸則在於被幾乎不可抗拒的誘惑包圍著;她不被要求奮發向上,只被鼓勵滑下去到達極樂。當她發覺自己被海市蜃樓愚弄時,已經為時太晚,她的力量在失敗的冒險中已被耗盡。
今天的時代與波伏娃當初的時代相比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雖然仍舊是男權社會,但是更多的女性也在各行各業展露了頭角,我所認識的幾乎所有女孩,沒有一個不是將“自己奮鬥”當做人生第一要義。
但我們仍然可以做得更好,保留自己的感性和柔軟,同時也加強自己的專注力和情緒自制,做事就是做事,塵埃落定後再崩潰,事成之後再喜悅,完成目標之前少發無關的言。
加油,共勉。
文|阿婉
圖|《friends》劇照
—————————END————————
作者簡介:
阿婉,98年生人,生活觀察家,未來的英語翻譯。
為了寫出有質量的文章而耕耘ing
不無腦追熱點,寫靜水流深的生活軌跡。
如果能指點一下我寫的怎樣,更感激不盡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