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春節本是闔家歡樂的美好日子,幾代同堂,一家人包餃子,放鞭炮,其樂融融……但偶爾聽到幾個老人的悽慘遭遇,讓我聽來脊背發涼,震驚之餘,也不由得陷入了沉思:我們這個社會到底怎麼了?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崇尚孝道,《二十四孝》的故事婦孺皆知,但我認為有些太多愚鈍,如郭巨埋兒、臥冰求鯉、恣蚊飽血之類不足為範,但是,其中宣揚的有些孝道思想還是正能量滿滿的。中國人歷來有養兒防老的思想,一個“孝”字拆開來,便是老而有子,可以看出這寄託了古代先賢對人到晚年生活的擔憂和希冀。古人常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把傳宗接代作為孝道第一,這當然不足取。但筆者認為從種族延續的生物法則來說倒也無可非議。然而,從人的生存規律而言,認為有了子女便是老有所依,終有所託,倒也有幾分道理可以牽強。但現實的好多事實並非如此,略舉一二。

這是幾年前老家的一個真實故事。老人的幾個子女在外高官顯祿,風光無限,但古稀之年的母親卻在老家獨自生活。一日 ,隔壁鄰居好多天不見老太太人影,又聞到院子裡氣味異常,於是心生疑惑,便翻牆進去,發現老人躺在院子裡已去世多日,正值三伏天氣,身體高度腐爛,蛆蟲遍地,無法入土……

我堂哥的一個姨娘,八十高齡,二子一女,且每月有三四千的退休工資,按理說應該是頤養天年,子孫繞膝的幸福日子。但三個兒女在分完了老母親的房屋拆遷款以後,把老母親當成了累贅,不願贍養,老太太只好每個月給子女掏兩千塊錢贍養費,兩個月一輪換,在三家輪流生活,期間還沒少遭受兒媳婦的白眼。白髮蒼蒼卻顛沛流離,聽來讓人唏噓不已。

我一個親戚的岳父母,耄耋之年老兩口相依為命,六個子女除種地的小女兒偶爾探望之外,其他無一例外的“三過家門而不入”,更有甚者,扶貧工作隊問道老人的孩子什麼情況時,老人竟說連自己的小兒子什麼模樣都記不得了,聽後人神共憤。前幾天老太婆去世,老頭子偏癱在床,四周無人可喚,悵然無助,不勝淒涼……

這三個故事,只是我聽到的個例,但管中窺豹,可以想見我們的社會已經病態到什麼程度?

尊老愛幼是自故以來的傳統美德。孟子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物質充裕,交通便利,科技發達的今天,我們的生活卻暴露出這樣的醜惡,難道真的是“文明愈近,罪孽愈深”嗎?

佛家歷來講求因果報應,我認為這符合萬事萬物聯絡的規律,有一定的哲學道理。因為無論多麼強大的人也有老的一天,俗話說:積善之家 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殃。而孝順父母,則是最基本的善。因為我們的所作所為就是在給子女做示範,我們對父母的孝順其實也就是在孝順自己。華屋高堂,竟無老母容身之地;珍饈美宴,卻差乃父半杯殘羹 。試想那些虐待,拚棄父母之人,若干年之後,當你拄著柺杖在凜冽寒風中佝僂著腰,蹣跚而行的時候,你是否會想起你曾經的父母也如你這般呢?

朋友,善待自己的父母吧!因為現在你對父母的態度,就是將來孩子對你的態度。一個家族的興旺不是靠哪一個人單獨的力量,而是幾代人接續奮鬥努力的結果。但是,毫無疑問的是:父母是這個家族的根,如果我們丟了根,忘了本,其他的一切都是枉然。同時,一個家庭對待老人的方式,也決定了一個家庭最起碼的家風,也確定了這個家庭未來的發展方向。

胡適在《我的母親》一文中寫到:“世間最可厭惡的事莫如一張生氣的臉,世間最下流之事莫如把生氣的臉擺給旁人看。”所以,願我們都能善待自己的父母,同時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做到感同深受,換位思考!人生得來不易,父母居功至偉。華服高冠,難換父母康健;車馬粼粼,怎比雙親在堂?常言道: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願我們的父母都能在有生之年衣食無憂,享受子孫繞膝的天倫之樂,也願我們的孝道能代代相傳,發揚光大。飲水思源,方是處世之良心;善待父母,便是做人之根本!

4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新的一天,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