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二元思維?
我先給你講個曹操割發代首的故事。
曹操行軍的時候為了愛護糧食,下令說:“全軍誰踐踏了麥苗,一律處以死刑。”
結果,曹操的馬受驚了,踐踏了麥苗。
怎麼辦?大寫的尷尬!
如果是一個擁有二元思維的人來處理這件事,那麼結果只有一個:處死曹操。
因為在一個二元思維者的眼裡,一件事非黑即白、非對即錯、非輸既贏,曹操的命運也就只能是非生即死了。
試想一下,如果真的有這麼一個人,那麼,結果又會怎樣呢?
我想,他會死在曹操的前面,被曹操的眾將官憤怒地砍死。
所以,你看,固守二元思維,有時候,甚至是會要命的。
這也是為什麼我要勸你趕緊改掉二元思維的原因。
世界原本豐富多彩,但二元思維者非要將這個多元的世界擠壓成一個單向度的空間。
回到歷史,我們都知道,這件事的處理最終以曹操割發代首圓滿解決,既對“踏苗”之事負了責,維護了紀律的權威性,也保住了曹操的命。
這就是一個多元思維者的“變通”。
“二元論”的世界,是個一廂情願的虛假世界;而真實的世界,是個多元並存的世界。
要清除二元思維的泥淖,避免二元思維的陷阱,關鍵是養成多元對話、理性思辨的思維方式。
思維,決定著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
一個人的原始思維元論,決定著他的認知和所擁有的思維時空。
幸運的是,多元思維是可以漸進培養的。
幼童時,我們處理事情大多是一元思維。想要的東西,就會堅持要,哪怕是用其他物品替代也不行。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很多孩子睡覺時會固定抱一樣東西很久,比如媽媽的睡衣,或是一個玩偶;也同樣解釋了,為什麼哪怕是幫他拿一件東西這麼小的事,他都會堅持由他指定的人給他拿,哪怕是其他人幫拿了,也會不買賬、甚至憤怒地扔掉。
再大點,等到我們小學、中學時期,我們逐漸擁有了二元思維,習慣用對立的一對概念來理解和評價發生的事情。比如,看到一個陌生人,我們會想:這個人是好人還是壞人?他是會喜歡我,還是討厭我?
由“一元思維”到“二元思維”的轉變,幾乎每個人都能伴隨著成長,在周圍環境的影響和一次次試錯中完成。
然而,從“二元思維”到“多元思維”的轉變,則需要刻意練習。很多人甚至一生都無法完成這一飛躍,終其一生都活在非黑即白的世界裡,看不到世界的多彩。
對於二元思維者來說,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但對於一個多元思維者來說,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只是山,看水只是水。
用物理學來解釋,可類比“波粒二象性”:光是粒子,也是波;光不是粒子,也不是波;光只是粒子,只是波,光實際是量子。
因此,在多元思維者眼裡,天下不存在絕對的好人和壞人,也不存在絕對的美醜,只有不同時空、不同立場的差異,且它們一直在持續不斷地相互轉化。
所以,我們需要尊重他人有別於自己的價值判斷。可以用自己的言行引導、影響,但絕不能強迫。
原則之外有變通的能力,黑白之外能看到其他色彩,允許不同觀點共存而不影響自己的情緒和行為,這是一種稀缺的能力,也是一個成熟的多元思維者的表現。
原則之外有變通的能力,黑白之外能看到其他色彩,允許不同觀點共存而不影響自己的情緒和行為,這是一種稀缺的能力,也是一個成熟的多元思維者的表現。
原則之外有變通的能力,黑白之外能看到其他色彩,允許不同觀點共存而不影響自己的情緒和行為,這是一種稀缺的能力,也是一個成熟的多元思維者的表現。
重要的話,說三遍。
1980年,發展心理學家吉塞拉·拉博維奇·菲夫發現,複雜的社會環境和人們面對所有複雜情況尋求出路所遇到的越來越多的挑戰,都要求人們的思維不僅基於邏輯、原則,還要實事求是,懂得變通。
所以,我再次提醒你:趕緊改掉二元思維,去擁抱多元思維吧!
世界如此多彩,怎能畫地為牢?
去學習,去嘗試,去接納,去擁抱更大的世界、遇見更好的人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