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舍離這個概念很早便聽說過了,相信對很多朋友來說,這個詞也並不陌生。真正瞭解這個詞是在年前,網購書籍時無意間看到原版翻譯的山下英子女士的《斷舍離》這本書,價格也不貴,便決定買來讀讀看。
斷,是拒絕現在不需要的物品進入家門;舍,是將多餘的或長期不用的物品清理出家門;離,是以自己和當下為主,捨棄對物品的執念,達到心靈上的舒適。
這些說起來很容易,誰不想要活得更舒適,天天回家就看到一大堆物品,想扔又不捨得,不扔佔著空間,看著又煩;看到想要的東西忍不住想買,可心裡明明知道家裡已經快放不下這些東西了。長此以往,一直在重複著類似的事,類似的心理狀態,很難走出來。
其實,只要我們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並希望做出改變,就像書中說的,從小的地方開始,從收拾桌面,收拾自己的衣櫃,再慢慢擴大到自己房間,最後收拾整個家。一點點成就感就可以讓我們有繼續做下去的動力,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遇到一些困難,比如物某些物品有了感情,覺得有些物品以後肯定用得著,有些物品已經不用了,但買的時候花了很多錢等等,放棄它們是很難的。書中提到,我們可以嘗試將這些物品送人,或者在二手網站賣掉。可是這樣的決定同樣很難做。
“舍”的過程並不輕鬆,對有的人來說,“斷”,即看到喜歡的東西卻不能買又是另一種折磨。思想上的轉變比想象中更難,但要知道,人類不斷進步靠的並不是知難而退。如果“離”的狀態是我們想要的,那就嘗試從小事開始做起,努力克服困難,當你完成一件事後再回過頭來想想就會明白,這個決定在現在看來並不是那麼難做,因為它讓現在的你更輕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