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一直以來,我們都看不起那些自欺欺人的人,認為他們天真、軟弱,沒有勇氣面對真實的自我,但實際上,我們每個人都會自欺欺人。

我們努力之後,自然想得到與我們付出相匹配的結果,但世事無常,任何目標的實現都是努力、能力、任務難度和運氣共同作用的結果。

面對赤裸裸、讓人失望的現實,我們難免會選擇自欺欺人。

“只是運氣不好罷了,下一次一定能做好……”

“別人都能做到,我也一定能做到……”

“只要比上次更加努力一點,就一定能實現目標……”

經歷失敗之後,你是否會這樣安慰自己?

我們都不想失敗,但總有人失敗。有時候,你引以為傲的成就只不過是別人的起跑線,社會就是這麼殘酷,如果我們不會自欺欺人,或許連活下去的勇氣都沒有。

你失敗之後,會怎麼辦?

你失戀之後,會如何選擇?

當你發現自己混得遠不如身邊的人,會作何感想?

我們的煩惱總是很多且千奇百怪,它們充斥著我們的腦海,讓我們不得安寧。為了維持自己的生活,我們不得不進行自我調整,給自己加油打氣,這個階段“自我安慰”只是一種形式,我們還會用其它的方式來調整自己的心態。

費斯汀格(Festinger)提出了認知失調理論(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認為當個體的各“認知因素”出現“非配合性關係”時,就會出現認知失調。

什麼是認知因素呢?我們可以將其理解為一種經驗,或者是一種觀念,亦或是態度與行為之間的關係。

所謂的非配合性關係,指的便是一種“矛盾”,包括邏輯知識衝突、文化價值觀念不和、道德倫理衝突以及知行不一等等,下面我們結合例項分析。

認知失調

當某一事件不符合我們的正常認知時,我們就會產生認知失調。

人類對世界的瞭解還只是很小一部分,各種未解之謎正等待著人們去探索,例如蜥蜴人是否存在?火星是否有生命?

無法理解是種常態,不能被科學解釋的事情也多如牛毛,因此認知失調是無法避免的。

費斯汀格認為,當認知失調產生後,人就會體驗到強烈的焦慮感,並且急切地想要消除這種焦慮。這或許是人類追求真理、不斷進步的一大原因,對於人來說,“無法理解”本身就是一種折磨。

其次,社會文化的衝突也會讓我們產生認知失調。

在我國,堅持集體主義是社會對公民的要求,集體大於個人,在集體利益面前,個人利益必須得讓步。

這些社會文化觀念已經深深植入到我們的腦海中,多年來一直如此,我們的一切言行都與其緊密相連,體現出社會文化對人的影響力。

但是在很多西方國家,個人的利益是至高無上的,在集體和個人面前,後者無疑更為重要。

如今社會,各國都將文化輸出放在戰略地位,各種文化價值觀念激烈碰撞,人們則不可避免地會產生認知失調。

當我們的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發生衝突時,我們該如何選擇?是保全自己,還是犧牲自己為集體服務?

每個人都會面臨這種困境,而你必須在個人與集體之間作出選擇,否則便會被焦慮所困擾。疫情期間,很多美國人不戴口罩,高舉“自由”的旗幟,這些舉動在國人看來無法理解,難道為了自由,連生命都可以不要嗎?

這便是社會文化差異導致認知失調的典型,面對社會文化的衝突,我們所能做的只有辯證對待以及尊重多元化。

再次,觀念層次的衝突也會讓人認知失調。什麼是觀念層次?你可以將其理解為看問題的角度和立場,也可以理解為思維的方式,當你和你的父母吵架時,你會如何看待對錯呢?

站在自己的角度,父母的控制慾和小題大做讓你倍感厭煩;而站在父母的角度,他們或許只是為了你好。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自然會先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問題,然而擅長移情的人不可避免會感到不安和焦慮,並且反思自己的言行是否太激烈,因為他們總是喜歡站在別人的角度考慮。

比如,對於垃圾分類,站在個人的角度看,這是一件讓人感到麻煩的事情;而站在社會的角度看,這又是一件對保護環境有利的舉措,那麼我們對此該持何種態度呢?

可見,站在不同角度和層次看問題,所得的結論有很大不同。通常情況下我們不可避免地會保證自己的利益,為自己多考慮一些,但這也意味著認知失調的產生。

如何平衡觀念層次之間的衝突,如何系統、全面、準確地作出判斷,是我們應思考的問題。

此外,新舊經驗之間的矛盾也會讓我們產生認知失調。

所謂新舊經驗的矛盾,指的是新行為和舊經驗之間的矛盾,即“知行不一”。換言之,你以前怎麼想,現在就怎麼做,這是一種正常現象,但如果你的行為與之前的想法出現了矛盾,就意味著你產生了認知失調。

可以說,失調幾乎不可避免,我們所能做的便是在失調後透過某些方式來使得自己的認知達到平衡,以消除焦慮和緊張感。

那麼何才能做到這一點呢?費斯汀格認為,絕大部分時候,認知失調的產生都會伴隨著某一行為的出現,即是說,當我們體驗到焦慮感時,行為通常已經發生。

因此,大多數時候我們只能透過改變自己的態度來消除這種焦慮感,這也就涉及到了本文開頭所講述的“自欺欺人”。

可以說,我們的成敗經驗幾乎全都來自於與他人的比較,成也社會比較(social comparison),敗也社會比較。

失敗後,我們的身心都會產生一種挫折感,如果任由其發展,就可能讓我們變得一蹶不振,此時我們就會有意無意地選擇性忽視那些可能傷害到自己的消極因素,從而去關注那些積極因素。

成敗歸因

在生活中,我們最常用的自欺欺人手段就是歸因(attribute),即對事件原因的判斷。

心理學家韋納(Wiener)認為,人們對成敗的歸因通常包括能力、努力、運氣和任務難度。

如果將失敗歸因於能力不足,那麼我們將會產生巨大的消極情緒,對於每個人來說,承認自己的能力不足其實就如同承認自己先天不如別人,無力感便會油然而生,甚至會因此而懷疑否定自己。

如果將失敗歸因於努力,我們通常會感覺好過一點,正如有些學生考砸之後自我安慰,用沒有努力來為自己的學習能力不足而開脫。

其實這就是一種自欺欺人的現象,我們自然不願意承認自己不如別人,因此在歸因的各因素中,“努力不夠”、“運氣不好”等便成為我們為自己開脫的最好藉口。

此外,我們還會使用自我服務偏差(self-Serving Bias)來實現自欺欺人。

自我服務偏差強調人們總是傾向於將自己的成功和別人的失敗歸因於內部因素,而把自己的失敗和別人的成功歸因於外部因素。

通俗地講就是,當我們成功時,就一定是因為自己能力強、夠努力;當別人成功時,多半是依靠運氣;當自己失敗時,便認為運氣不好;而當別人失敗時,便是對方能力不足。

正如其名,這種社會知覺其實就是一種偏差,其主要作用是保護我們的自我價值,並非為了作出客觀解釋,你可以回憶一下你是否有類似的習慣。

當成敗發生時,我們的大腦往往在還沒有進行任何深入分析之前,就會採用自我服務的方法保護自己、攻擊別人,從而讓自己處於有利地位中。

正是因為這些原因,我們才說自欺欺人就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手段,它對於我們適應社會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而並非總是消極的。

我們每個人都無法避免失敗,於是自欺欺人便普遍存在著。然而,我們在瞭解其積極面的同時,也應該對其消極面保持警惕。

總是將自己的失敗歸因於外部因素,我們可能會變得高傲自大、目中無人且愚蠢,因為一旦自己遭受失利,我們的大腦就會告訴我們:這不可能,我的能力很強,這樣的局面一定是由不可控的外部力量導致的。

正是由於這樣,我們就不會進行自我反思,不會改正自己的錯誤,認識不到自己缺點的人,便喪失了自我改善的資格。

那些沉迷於居功自傲卻否定他人的人則更加危險,他們把一切成功都歸因於自己的能力和努力,看不到事物的偶然性,認為自己的成就全都來自於自身,這明顯是不符合事實且極端的。

他們不能體會別人成功的喜悅,不能和別人一起分享成功的快樂,對他人總是抱有病態的嫉妒,這對於其人際關係還有思想境界都是一種荼毒。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對自己的過度保護其實也是一種自私,如果任由這種心態發展,很可能會處於被群體孤立的狀態。

自欺欺人一直都是一把雙刃劍,它有利也有弊,卻很有必要。

對於我們來說,認識其積極的一面顯然更為重要,如果我們想要在競爭越來越激烈的社會中立足,並且保持良好的心態,那麼自欺欺人將永遠是我們適應社會的一柄銳利武器,簡單卻又實用。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編輯 | 心夥伴

參考資料:

Madrid, H. P. (2020). Leader Affective Presence and Feedback in Teams.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11.

7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與父母的關係」相信自己,追隨自己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