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在你的家庭中,你會把誰放在第一位?

有人說,肯定是父母,父母養大自己不容易,現在他們老了,不得優先考慮他們嗎?人要孝順。

還有人說,放在第一位的肯定是孩子啊。孩子小,處處需要幫助需要愛憐,如果不先考慮孩子,那麼孩子該怎樣長大啊?

又有人說,把伴侶放在第一位,只有夫妻關係好了,家庭的氛圍才會安寧。

當然,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選擇,基於不一樣的原因。

這些回答都沒有對錯,是每個人基於現實的選擇。

但在面對家庭關係時,你把怎樣的關係置於首位,直接影響到家庭的結構以及家庭成員的相處模式。

我們來看一對夫妻。

多年的情感已經在不斷的爭吵和矛盾中消失殆盡,成了住在同一個屋簷下的一對熟悉的陌生人。

老公寧願打遊戲看手機也不願意多和妻子說一句話,而妻子一個人照顧孩子,辛苦自然不必說,還得時時刻刻忍受丈夫的冷戰。

妻子在心裡不停的對自己說,我已經忍無可忍了。可孩子還小,我不能讓他失去爸爸,我想給他一個完整的家庭,我不想讓我的孩子內心有啥遺憾。

於是,當這位媽媽有委屈有不滿有憤恨的時候,她不會找丈夫,她只會一次又一次的把情緒發在孩子身上,“我這樣做都是為了你,你為啥這麼不懂事?”

孩子聽著這樣的話長大,內心萬分愧疚和不安,他如何做才能對得起媽媽?

媽媽已經為了他忍氣吞聲、忍辱負重了那麼多年,他怎忍心丟下媽媽去尋找自己的生活?

孩子在這樣的媽媽眼中是第一位的,但這樣的媽媽卻給孩子帶來了難以承受的負擔,他沒辦法開啟屬於自己的獨立生活。

他會處處考慮媽媽的感受和不容易,也會聽取媽媽的意見,更會壓抑自己真實的需求。

而媽媽,在和孩子緊緊捆在一起的過程中,離丈夫也越來越遠。

1. 孩子不應成為修復夫妻關係的紐帶。

如果夫妻的親密不在,只把孩子當做唯一和彼此聯結的紐帶,這樣的兩個人,是很難合作養育出快樂而健康的孩子的。

心理學家萊迪絲.布朗在《都是為了你》這本書中指出:一旦父母利用孩子來挽救婚姻,填充自己對親情的渴望,獲取自己達不到的目的,他們採取的養育手段就不再從孩子的利益出發。

要知道,我們的孩子有著強大的愛父母的本能,為了討好父母,孩子會採取壓抑自己的成長和發育的行為。

如果我們把過多的注意力都放在孩子身上,再美其名曰是為了孩子好,而逃避婚姻中出現的問題和衝突,無疑,是把孩子推向了拯救家庭的懸崖邊,孩子必然會奮力去幫助父母修復關係,也必然會無暇顧及自己的成長。

他是那麼的愛著自己的父母,他不願意看到“為自己好的父母”惡意相向。

所以,真正為了孩子好,是要明白孩子有屬於自己人生作業需要完成,不要讓孩子幫助父母去完成夫妻應該完成的作業。作為成人的父母,一定要學習如何經營好夫妻關係。

2.親密的夫妻關係是為孩子好的基礎。

有一位媽媽,一個人帶孩子,丈夫長期不在身邊,孩子和爸爸相處的時間少之又少。

媽媽的朋友常會焦慮的對她說,你這樣不行,孩子總需要有爸爸的陪伴,你一個人不可能又當爹又當媽啊。你也不可能給他爸爸的那份愛啊。

這位媽媽也曾經遲疑過,長期這樣下去,孩子的父愛會不會缺失?

後來,她自己想明白了。

真正的父愛缺失,不是因為父親不在身邊,而是媽媽把爸爸推開,不讓爸爸參與到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缺失的是孩子與父親的情感交流空間,物理空間的遠近不會起決定作用。

她能這麼篤定,是她和丈夫的關係特別好。

即使分隔兩地,他們也會每天電話、影片溝通,關於生活、工作、孩子的細節,家裡大大小小的事,能夠一起商量決定。

即使爸爸不在,買東西的時候都會多買一份,讓孩子給爸爸留著。

每天有什麼新鮮事,孩子都會第一時間和爸爸主動分享。

媽媽還會在孩子面前講許多爸爸的趣事,以及爸爸為他做的事。

她和丈夫關係的親密讓孩子不曾失去過父愛。

在她心裡,始終把和丈夫的關係放在第一位。

當丈夫回到家,哪怕只是短暫的時間,她會把這些時間更多留給孩子和丈夫,讓他們倆同時擁有屬於親子時光的獨特記憶,也儘可能的參與到三個人的共同活動中。

所以有一天,即使爸爸不在家,孩子也會自然而然的說出,我們家有三個人啊,因為爸爸從來沒有缺失過。

在孩子心裡,父母相愛就是家的完整性,父母相互尊重和理解就是那份源源不斷的愛。

3. 親密的夫妻關係是給予孩子愛的源泉。

父母能接納孩子,賦予孩子歸屬感和價值感,孩子和父母之間會形成一種健康安全的依戀關係。

而此時,父母不必說我做這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孩子自然能感受到從父母那裡得到的無條件的愛。

有一對夫妻,都特別愛自己的孩子。

媽媽害怕孩子生病、受傷,害怕他被小朋友欺負,把孩子保護得嚴嚴實實。

爸爸希望培養孩子陽剛、堅強的性格,未來能夠獨當一面。

在兩種不同的養育觀念下,他們夫妻之間的衝突越來越大。

儘管看起來,他們都是為了孩子好。

他們的眼睛都只盯著孩子。

媽媽的注意力全在孩子成長是否安全順利上,無暇顧及爸爸,甚至都懶得去關心爸爸工作是否順利,是否需要分擔和照顧。

爸爸的注意力也全在孩子身上,孩子成長是否獨立、是否能像他一樣有出息,他完全不顧媽媽的情緒是否穩定,媽媽是否需要關心和體貼。

當夫妻兩人的目光對準的不是相愛的伴侶,而是橫亙在他們之間的孩子時,關係錯了位。

丈夫不像丈夫,妻子不像妻子,孩子不像孩子。

傑伊哈利教授發現:父母在感情上互相疏離,在極端的孤獨之下,連累孩子也過度介入他們挫敗的情緒中,當這些孩子在困擾中長大成人後,他們會不覺地重蹈上一代的覆轍。

只有這對夫妻回過頭來,真正的看見彼此,把注意力放到如何經營夫妻關係上,為孩子的成長創造更大的個人空間,不給孩子過多的衝突和束縛,才是真正的為孩子好。

為了孩子,他們能夠多關心對方,放下自己教育孩子的執念,放下自己對孩子的期待,用新的視角去看到彼此的不容易,開啟夫妻合作模式,才是真正的為孩子好。

彼此相愛,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愛。

4. 好的家庭,會把夫妻關係放在第一位。

一個好的家庭,會有合作能力、抵禦風險能力、應對變化能力、應對沖突的能力、包容能力以及彈性的能力。

家庭成長的過程伴隨著孩子的出生、成長和離開。

孩子,他有自己的人生道路要走,有自己的人生目標要去完成。

作為父母,只需在孩子需要的情況下陪著孩子向前。

當父母的目標一致,當家庭裡的孩子感受到他作為一個人的尊嚴、價值以及幸福感,感受到來自家庭給他的人生底色,他就有了成長所需要的豐富土壤。

夫妻關係就是養育孩子的土壤。

德國家庭系統排列大師海靈格談及父母與孩子之間的層階時說,父親和母親之間的關係,在他們沒有孩子時已經存在,只有沒有孩子的成年人,而決不會有沒有生身父母的孩子。父母細心照顧他們年幼的孩子,愛就能取得成功。因而在一個家庭中,丈夫和妻子之間的關係就有優先權。

在家庭中最重要的關係是父親和母親之間的關係;接著依次是親子之間的關係以及其他關係。

猶如一棵挺拔參天的樹,沒有主枝幹不停的吸取營養、陽光和雨露,其他小枝丫很難發展。

夫妻關係就如一個家庭中最大的樹幹,只有爸爸和媽媽相愛和睦,孩子才能有空間和時間去發展他自己的成長目標。

父母能夠在情感上共通,彼此交流,相互合作,緊緊的聯結到一起,成為一個愛的合作體,孩子才可能成長得更加順利。

當一個孩子看到的是一對相互恩愛,相互包容,彼此商量合作,有著相似的想法和追求的父母,他會在這樣的環境中感受到安全和滿足,並自願跟隨著這樣的家庭系統自主的成長。

這或許就是好的家庭的模樣。

爸爸愛著媽媽,媽媽愛著爸爸,爸爸媽媽一同愛著孩子。

7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甜蜜的幸福生活不是靠別人給的而是靠自己奮鬥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