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的內部的認知和外部的世界發生衝突的時候,你知道我們要去本能地保有一個“我”這個概念,“我”必需存在,那些“我”是已經碎裂的人,他就會出現分裂,它會出現抑症,會出現各種各樣的一個精神疾病,甚至他會去結束自己的生命,“我”已經碎裂了,無法再拾起來的時候,那麼我們為了保護這個,“我”依然存在。
講心理學的東西,我們會怎麼做呢?第一種人,他為了保證“我”的這個穩定性,絕對的穩定性,他會向外去歸因,他會認為這個事情是命運的問題,是別人的問題,是老師,家長父母的問題,是伴侶的問題,他向外歸因的時候,它是可以保證自我絕對是穩定的,但是他失去了成長的機會,因為他的底層認知根本就沒有升級的機會,他不會去升級。
如果碰到這樣的情形,那我們應該首先,從你自己的身上找問題,找各種各樣的問題,不是要去指責你,而是需要讓你去改變你的認知,請不要停留在過去那種向外歸因問題上,這種狀況,因為如果你只是向外歸因的這種層次的話,你的世界不會發生改變,你內部不可能升級,你的內部也不可能去升級,內部的這種底層的認知不升級,你外部的世界怎麼去升級?
所以你會發現,但凡那些向外歸因的人,他們都喜歡去抱怨,他們抱怨了一年又一年,十年又十年,他們的人生基本上沒有改變,為什麼呢?我說了,外在的世界是內心決定的,你外在的現實是你內在的現實。
而另外一種人,他雖然是向內歸因,他開始找自己的問題,雖然“我”的那個概念,就是你心中那個自我會鬆動,其實,你在向內歸因的時候,你去質疑那個“我”,那個“我”不是嚴絲合縫的,我們每個人為了保護自我的完整性,大腦會是有一種保護意識的,所以呢,當你向內歸因一開始的時候,你會很難受的,“我”開始鬆動了,也正是因為“我”的鬆動,你的底層認知才有淬鍊的機會,才有升級的機會。
所以,你們發現沒有,那些從不抱怨,然後喜歡自我歸因的人,他們相反延伸出了很多,無論任何的問題,他都要去尋找解決方案的這種習慣,而且這種人他越去修煉,他的人生的格局越大,他就越能夠明白,同樣一個問題,一定是不止一個解決方案,它人生就會變得非常的靈活,這個時候,他的底層認知,內部認知是不斷的升級迭代的,你就會發現他的人生、他的生活是幾年一個變化,幾年一個變化,發現了沒有,他的變化真的是非常大的,就像是坐了火箭在往上走,這就是兩種不一樣的人生。
所以,你的內在不去發生改變,你的內部世界不去升級的時候,你的外部世界,你不要說感情,不要說物質,不要說經濟,不要說財富,什麼都不會變,不會變,幾十年如一日,幾十年如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