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首先逼迫自己,就說明這件事是你極不情願做的事,如果是自己情不情願做的事,那麼逼迫自己又會有什麼效果呢?

為什麼會逼迫自己呢?

逼迫自己原因之一:能力不足

能力涉及到很多方面,比如說工作能力,學習能力等等,造成能力不足也有多方面的原因。最關鍵因素,就是想的太多做的太少。到處都是比自己能力強的人,產生自卑感。如果用,查理.芒格的複利思維模型反過來思考( 複利模型思維,簡單的理解就是A導致B而B又影響到A的一種迴圈模式 )。就是工作效率低下,導致能力不足,產生自卑感。

逼迫自己原因之二:想超越別人

大多想超越別人的人,大部分都有經歷過失敗和心理上的嚴重打擊。畢竟積極向上的人很少,而安於現狀,始終在舒適圈生活的人卻很多。

遭遇嚴重心理打擊的人,無非有三個結果。第一,直接被打倒,無法在失敗中走出來。第二,面對打擊積極向上,無時無刻都在調整著自己的狀態。第三,是最可怕的,就是經歷過打擊後使自己陷入幻想之中,無法自拔。總是幻想著成功後的自己會怎樣,幻想著有很多前錢後會怎樣。總之針對的物件是給過你打擊的人,。長此以往,你就會成為抑鬱症病人中其中的一員。

逼迫自己原因之三:年齡危機感

一瞬間發現人生太短暫,一瞬間發現路不再漫長。多數人到了一定的年齡才會感覺到危機的來臨。回過頭才發現自己虛度了多少光陰,一事無成。

看著年邁的父母,年幼的孩子,悔恨之餘,不禁想起那句心靈雞湯。不逼自己一把,都不知道自己有多麼的優秀。然後躊躇滿志的去,心灰意冷的回。其實每次的三分鐘熱度,都見證了你過去的生活,才會有如今的結果。

逼迫自己原因之四:不想庸庸碌碌過完這一生

有一次,我問正在寫作業的女兒,長大後想當什麼。她的回答讓我有些措手不及,她說想當網紅。想不到一個8歲的孩子竟然有這樣的夢想。你知道,你爸爸小時候的夢想可是想當科學家啊。雖然當時不怎麼理解科學家的概念是什麼?也許它就是那個年代所有孩子的統一回答吧!

夢想,都會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可能這個時代孩子的夢想更實際一些吧。然而夢想是飽滿的,現實卻是骨感的。多數人的人生都是庸庸碌碌,平平凡凡。正如唐伯虎的這幾句詩:若將顯人比隱士,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將花酒比車馬,彼何碌碌我何閒。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逼迫自己改變的兩點建議

01: 努力尋找自己的天賦和興趣

想要逼迫自己改變,必須要知道自己的興趣和愛好所在。只有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你才能堅持下去。對於大多數人而言,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興趣是什麼?好像也沒什麼天賦,甚至覺得自己的名字都是那麼的普通。其實你的天賦和優勢,就在你自己覺得強大的地方。能夠讓你投入其中,忘記時間流逝的事情。是讓你不由自主,理所當然去做的事情。一件事情對別人來說是工作,對你來說是興趣。而且每當完成一份工作時,別人會長嘆一口氣,今天的工作終於做完了,而你卻期待著明天的來臨,我明天會把這份工作做得更好。

02: 努力讓自己愛上你的工作和興趣

大多數人天生就不喜歡工作,更談不上愛上工作,又有誰會喜歡做痛苦的事情呢?正因為有人把工作當成是一件痛苦的事,所以才會逃避痛苦及時享樂。後果可想而知。

那麼怎麼才能讓自己愛上工作呢?首先你要明白,能夠讓自己受益的事都是那些痛苦,為難,自己不想做的事。

其次就是行動。很多事情沒有去做,往往欠缺的就是一個開始。每個人都有選擇簡單逃避困難的思維,所以不要把預期定的太高。目標定的太高,反而放棄越快。

比如每天只做一個俯臥撐,每天只看兩頁書,每天只寫20個字。堅持每天都去做,長期堅持下來你會發現我不只能做一個俯臥撐,看書看到精彩處,也許會多看20頁,既然大腦喜歡簡單,那就從簡單做起,你所欠缺的就是一個開始而已。長此以往,你會漸漸的發現自己愛上了這個事情。

專注是普通人最好的出路,哪怕你每天只看兩頁書也要專注的去做,只有專注去做了,投入其中你才會去看第3頁第4頁,這樣你的小目標就變成了大目標。

本傑明.富蘭克林就是一個極度專注的人,他每次吃飯的時候,都在思考問題,往往忘了他吃的是什麼。所以在印刷鋪打工的那段時間,別人每天都抱怨飯菜是多麼的不好吃,而富蘭克林從來沒有抱怨過,因為他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吃的是什麼?

小結

既然能夠意識到逼迫自己,就說明你已經因為有了危機感而要改變自己了,這是好事,雖然改變是痛苦的,但不改變會讓自己更痛苦。

毛主席曾說過:以天鬥,其樂無窮。與地鬥,其樂無窮。與人鬥,其樂無窮。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會有競爭,要使自己始終處於一種鬥志滿滿,興趣盎然的狀態,只有在這種把苦難當興趣的狀態下,自己才會更快的成長。

13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我的外祖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