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以前的我,總是喜歡囤積一些實際上並沒有什麼用的東西,可以說這些東西存在的唯一作用是充斥滿我的居住空間。

我還總安慰自己,我呀,就是個有收集癖的人。

但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就好像突然開悟了一樣,竟然自發自覺的開始了斷舍離。

每年都會趁著換季,整理出一些不再會去穿戴的衣、物、鞋、包,又或者是一些不會再去翻看的書籍,進行斷舍離。

我粗粗的算了一下,以前大概有1000多本書,經過我少量多次的斷舍離之後,現在大概還有500本左右。

打算繼續慢慢的精減精減,以便騰出更多的地方來放我陸續買入的新書。

斷舍離原來是一個去粗取精,不斷迭代的過程,最後留下來的就都是金砂了。

人生啊,同樣也是如此。

到了現在這個年紀,才明白一個道理:

不光是吃穿用度需要斷舍離,其實腦子的知識庫更需要斷舍離。

以前的一些錯誤認知,要儘快的由新增長的認知去進行重新整理和覆蓋,人才會越來越進步。

以前總是覺得網上有那麼多免費的知識可以學,慢慢學好了。

自從看了李笑來的《財富自由之路》,發現原來這個世界上最寶貴的就是時間。

其實很多情況下,付費學習才是最優解。

因為其實等於是花錢買了別人試錯的時間,從而以最快的速度去提升自己的認知,避免自己走彎路。

4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二十到三十歲的焦慮,像甘蔗一樣,甘甜需要咀嚼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