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朋友前段時間在寫公司的年終總結時,跟我吐槽:

「好累。回顧2020,我覺得自己過得有點“失敗”:

業績不好,女朋友也分手了,想看的書、健身的計劃,也一拖再拖……

更糟糕的是,我還得假裝自己過得很好,把工作和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條。

說實話,我現在真的挺焦慮的,生活真特麼憋屈。」

20多歲的我們,大多也有著類似的焦慮吧。

兩年前的我,也是這樣:

排期很緊張,熬夜寫完的稿子又要反覆修改;

精力有限,戀愛和工作不能兩頭兼顧;

看到同學買房,但房價卻依然高不可攀……

即使我們很努力了,生活也在走上坡路,快樂反而越來越少,焦慮和壓力卻只增不減。

不管高矮胖瘦,成年人的世界,似乎總是時刻充滿著,許多要擔心的事情。

直到我看到了一張圖片——

初看是一個段子,但是笑過之後,真的突然就釋然了許多。

01

小時候,我好像不知道焦慮是何物。

初三的時候,有一次拿著49分的數學考卷,在辦公室被班主任痛罵,我也沒有對自己的「前途和未來」,有過一絲絲的懷疑和恐懼。

心裡只是在想:哪有這麼嚴重,下次考試好好考,就好了嘛。

下課之後,一切照舊:

跟表弟去水庫抓魚,很多很多魚;

同學的《龍珠》漫畫,這周該借我了;

週六下午,打球的人約好了沒有……

好像十幾歲時,身邊的同齡人,都是這麼度過的。

究竟是什麼時候,焦慮開始像一個影子,陪我經歷考試掛科、面試失敗、租房被騙,分手失戀,

以至於開始習慣了它的存在?

好像是在對生活,有了更長遠的期待開始。

我們開始,不滿足於眼前的一點點小成就,我們不能接受生活變得一團糟;

因為周圍的人都很努力,都在“變好”。

我們急切地,要在別人奪走我們「年輕的擋箭牌」之前,放棄當下的享樂,儘可能地讓自己強大起來。

壓抑自己是很累的,但卻有很多很多人,將它當作一種“正確”的人生哲學。

有一天我加班回家,看到桌角落灰的switch,我問了自己一個問題:

那些最直接、最讓我感到快樂的事情,是什麼呢?

哦,是玩最愛的遊戲,看最愛的電影,約想約的女孩,

是像從前那樣,不帶目的地去做某件事。

可是,這種時候,我卻又時常覺得這是罪惡的,因為這些事,對未來「沒有用」。

以至於在快樂結束後,又容易陷入更深的焦慮中。

遠水救不了近火,可是當近水也不管用的時候,

這種狀態,讓我們很容易陷入焦慮之中。

02

並不是說焦慮不好。

剛剛也說到,正是因為我們對未來有了更多更好的期待,焦慮也隨之增多了。

拿我大學來說啊,(不過大家不要學我)因為不喜歡自己的專業,所以每次考試之前,我都焦慮地睡不著覺,心裡想著:

不要掛科,不要掛科就好。

結果確實沒掛科,但是高數,居然只有61分……

我又開始抱怨:

高數的學分這麼多,可是績點才0.1,這跟掛科也沒區別了吧!

後面一個學期,我收斂了玩性,可是成績出來的時候,我又覺得,差一點我就能獲得獎學金了。

滿足慾望的路,是看不到盡頭的。

得到了當下“最好的”,未來還會有“更好的”;只要期待大於現實,焦慮就會一直存在。

但是,焦慮它也是有用的,不是嗎?

它像是一種提醒——

提醒你生活中還有一些問題沒解決,你得去嘗試找到,這件事的解題思路。

人生,其實很像一個,永遠逛不完的遊樂園:

你會希望它越大越好,專案越多越好,你也知道每條路上,都有好玩的東西在等著我們;

可當我們每經過一個岔路口,面對選擇和取捨的時刻,卻常常是痛苦的。

所以,在遊樂園裡,看到一個愁眉苦臉的人,你也不要驚訝——

因為你玩得開不開心,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的心態,其次才是環境。

人變得成熟的一個標誌是,我們開始從外界的一切事上(負面的、意外的種種)汲取力量,而不是被它擺佈,拖垮。

正如心理學家Suma Chand所說:

恐懼和焦慮,是會將你困住的情緒;

處理不好,它就會越發強壯,讓你的世界變得越來越小。

看過《龍珠》的朋友們知道,賽亞人每次從重傷的狀態中恢復過來,都會變得比之前更強;

同樣,當焦慮不能打倒你,你就將因此變得更強大。

焦慮上頭時,也別擔心,拿出那張圖,梳理下內心的擔心,焦慮情緒也就減輕了。

03

我們害怕成為跑在最後面的那一個,因此常常把他人光鮮亮麗的成績,當成自己想要的。

這讓很多人,誤解了比較的意義——

比較,並不是比贏了就好,比輸了就很丟臉;

而是拿他人作為參考,讓我們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方式,是什麼。

優越感和自卑感,都會從比較中產生,也都是可以摧毀人的東西。

在跟他人(同事、同學、朋友)的比較中,我們很容易忘了自己的目標;也很容易帶來心態的變化,甚至造成和整個環境的對抗:

老闆傻逼、我的工作很垃圾、我討厭我住的城中村...

這種負面情緒,會累積負面的反饋,成為我們改變的阻力。

這種情緒,會對我們的身心造成傷害,會讓我們感覺,好像自己被世界“拋棄了”。

初中課本上有一篇課文,說的是探險家阿蒙森和斯科特,爭奪人類史上第一個到達南極點的榮耀。

有趣的是,雙方採取了完全不同的策略——

阿蒙森的團隊,堅定不移地按照計劃日行20英里,不管是萬里晴空還是狂風暴雪。

因為他們深知,天氣好就多走,容易過分樂觀,透支後面的體能;天氣壞就少走,就會偏離計劃,帶來焦慮和士氣的低落。

而斯科特的團隊,則是完全看天吃飯。

結果天不隨人願,極端的暴雪天氣,把斯科特的隊伍,困在帳篷裡,也將他們的信心徹底擊垮。

他們的探險,就像我們的人生——並不是每一天都風和日麗,晴天過後可能是暴雨。

學會接受,控制可以控制的,接受不能控制的;

才能每天都充滿信心,按照自己的節奏前進,而不被他人和環境所影響。

就像愛因斯坦說的,人生像是騎腳踏車——要想保持平衡,你得繼續往前騎才行。

生活中,我們同樣可以遵循「20英里法則」,每天進步一點點,把生活的主動權抓在手裡。

心態的不同,將會帶來結局上的不同。

04

文章的末尾,分享幾個,我跟焦慮相處的方法:

1)控制手機的使用。

手機,是我們生活中很多焦慮的源頭。

它製造了很多幹擾、很多噪音,塑造了我們的很多習慣。

時時刻刻關注手機的狀態,會讓我們「被手機控制」,從而變得很焦慮。

2)將物品和習慣“斷舍離”。

現代社會塞給我們選擇,讓我們喪失了很多的自主性。

繁雜的事物,讓我們個體變得渺小。

將生活簡單化,我們可以控制的事物多了,焦慮感也會隨之降低。

3)親近自然/養寵物。

我們長時間地通勤、辦公,在高樓層生活、面對擁擠的街道和人群,加上過少的戶外運動,會間接地帶來一些心理疾病。

長期遠離大自然,會讓我們忽視自己的身體和感受,也會因此感到焦慮。

多去戶外徒步、公園遛彎,養一隻寵物陪伴,都是不錯的選擇。

4)學會求助他人。

遇到難題,一定不要一個人硬扛著。

求助,也是一個透過溝通,釋放壓力的過程。

05

最後,再分享一部電影,關於人生的焦慮,你或許可以從中找到解答。

你們看過《本傑明·巴頓奇事》嗎?

故事的主人公巴頓,擁有從老到幼的奇妙人生。

我想,既然很多焦慮來自對比,來自年齡,來自外界,來自自身;

如果我們這一生是倒流的,可能就沒那麼多焦慮了吧——

正是因為巴頓是從暮年走向幼年,他才能做到隨時出發,忘掉那些時間帶來的焦慮。

也正如巴頓寫給她女兒的:

為什麼是“重頭再來”呢?

我想巴頓希望她女兒,也希望我們:

無論什麼時候,都能保持一顆初心,

有讓自己快樂的能力,也有不被焦慮束縛了手腳的能力;

這樣我們每一個渺小的人,才能儘可能地,沒有顧慮的活一次。

4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算是第一天正式上班,心慌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