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農村住的時候,我就發現老年婦女喜歡在樹下道別人長短,對於別人家的事情甚至比本人還一清二楚,說得好像她看到似的。到了吃飯的點,就回家吃飯去,家裡的兒媳婦會做飯的。如果兒媳婦忙著農務做不急飯菜的話,不出半天所有村的人都知道她兒媳婦沒做飯的版本,沒述說前因後果,只有兒媳婦不孝,如果遇到好點的婆婆就是會幫忙做一下。現在在香港住的時候,我發現我對面家的奶奶也很喜歡道人長短,但她說的是親戚和家裡的長短,她訴說的物件是:她兒女請了 “菲傭” 照顧她,香港人稱菲傭為 “ 姐姐” 。 我表示真的不想聽到,奈何她說話太大聲了+ 隔音效果不好。有時候,對面奶奶是不住自己家去兒子家住,接下來呢 奶奶會說:如果不是兒女幫我請菲傭,我才不去兒子家幫忙照顧孫子,我在家就挺好的。當過年過節的時候,兒女來到自己家的時候,那是一個無比歡迎,這操作也是很牛逼。有時候,我覺得這奶奶有被害妄想症,因為她老是說誰誰(親戚)瞧不起她,然後自己又給出一番評論。又不住在一起何必在意別人說的話?我發現這兩者的共同點就是不用做事,整天在想這想那的,說這又說那的。是為了證明自身很能說還是很又觀點的人?重點是你不能說她們,不然下一個被攻擊的物件就是你!開今火力的那種。
那我在想如果是家人的話:如何讓兩者的說話或想法正能量一些?
在農村方面:
在城市方面:
參加社群活動,多些與社群建立關係,讓人也開心些。做義工,有使命感又可以幫助人,找些事情做:轉移注意力,又有價值感。親人之間多謝關心吧,給與安全感,是的老人也四需要安全感的,讓她覺得自己被需要。在生活中,我是不敢和老人表達過多的看法。畢竟沒什麼關係,即使是說到我了,我也不會花精力地去和她們爭吵。是的,吵贏了別人會說你潑辣,而且現在很多人都是關門過日子。#故事來自於觀察四周和比較。
#也許這吵吵鬧鬧也是人間煙火的一種
#每個人都會有權,選擇怎麼樣的生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