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這麼一個影片。
教授拿著一個半黑半白的球,分別問站在兩邊的學員,這個球是什麼顏色。
一位說:“白色”,另一位說,“黑色。”
兩人為此爭執不休,甚至開始嘲笑對方是個傻瓜。
教授笑笑,讓兩人互換位置,兩人轉身以後,卻驚奇的發現面前的球忽然之間黑白互換。
故事很短,道理卻很深。
人與人之間之所以產生分歧,不過是因為所處位置不同而已。
有句話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價值體系裡,因為都在局中,難以換位思考。
然而世界終歸多元,執一己之念,終歸片面,學會換位,方可悟透人生。
01
。好的員工,都有老闆思維。
最近看到TED的一個演講,接觸到一個頗有意思的概念:向上管理。
意即我們應該學會管理上司對我們的預期,懂得適當管理老闆的情緒。
初入職場的我們,唯唯諾諾,生怕自己哪裡做得不好不被老闆喜歡。
我們被老闆批評,就認為他是在針對自己,我們的方案被否,就覺得領導在故意為難自己。
但其實換個角度來看,老闆的決策是為了統領全域性,你雖然不一定能夠理解,但至少可以平整自己的心緒。
老闆是否喜歡你不重要,你是否能夠出色完成老闆交代的任務才重要。
學會向上管理,可以體察領導的用心,不被一時的表象迷惑,不被情緒控制,從而去做更有價值的事。
蔡康永曾說:“職場中的個體,並不是一臺精密的執行儀器,有時候需要一些通融。”
這種通融,就是一種換位,好的員工,都有老闆思維。
學會站在老闆的角度,從更全面的格局,更寬廣的視角去看事,是給自己的成長,也是為自己創造機會。
弱者在抱怨中沉淪,強者在調整中強大。
換位思考,理解至上,也是職場上珍貴而稀缺的能力。
02
。好的父母,都有“孩子”思維。
有這麼一個流傳很廣的故事。
母親帶著孩子逛商場,很是盡興,孩子卻大吵大鬧,嚷著要回去。
媽媽當場怒斥孩子,孩子哭得很大聲,她只得蹲下來安慰。
然而,當她把自己放在跟孩子同樣一個視角高度時候,才發現從孩子的眼中看去,周圍沒有繁華的景象,而全是大人的腿。
這個故事之所以頻繁被提及,大抵是簡單中又透露了教育最終極的道理。
好的親子關係,需要換位思考。
大人有大人的挫折,孩子也有孩子的煩惱。
他們扣不好釦子,系不好鞋帶,喜歡的東西總是得不到。
當你覺得孩子不可理喻時,不妨讓自己回到童年。
當你嫌孩子磨蹭,壓抑不住怒火時,想想你自己四五歲時的樣子。
《小王子》裡有段話很經典:“我們以前都是孩子,只是很多大人忘記了這點。”
適當地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能解決親子間80%的矛盾。
03
。好的伴侶,都有異性思維。
有句話說,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
一句話揭露了男女之間認知的鴻溝。
男人覺得家務可以放放,女人卻難以忍受不整潔的房間;
男人覺得出去應酬是生活所迫,女人卻覺得丈夫每次酩酊大醉不勝其煩。
其實,人海漂流誰都不易,男人有男人的責任,女人有女人必須面對的瑣碎。
好的夫妻關係,彼此都懂得換位。
如果有選擇,誰人願意在酒桌上一杯一杯喝到嘔吐?如果有其他辦法,哪個女人願意成為操持家務的黃臉婆,對著孩子大吼的壞媽媽?
有句話說,以心換心,方得真心。
伴侶之間尤其如此。
婚姻是一場合謀,伴侶是與你共渡風雨的人。
有分歧時,學會換位思考,想不通時,換一個思路去想,覺得委屈難過,也多想想別人的不易。
懂得換位的婚姻,才能在歲月的航船中永不迷失方向。
04
。好的朋友,都有路人思維。
很多人認為,好朋友之間,就是應該互相麻煩。
你失戀了,就應該找朋友沒完沒了地哭訴,難過了,也必須拉著朋友一頓吐槽。
適當的發洩情緒無可厚非,但過度透支友情則不可為。
一味的傾瀉負能量,再好的朋友,都會遠離你。
聽過一句話說:“好的友情,需要濃淡相宜”,好的朋友之間,都有路人思維。
我們相對獨立,保留適當的距離。
我心疼你的傷,但我也知道有些難關只能自己度過,有些悲傷只能自己一個人扛;
我知道人海漂流誰也不易,所以不願意再往你身上傾瀉自己的苦楚。
朋友是陪伴,是支撐,是心裡那束微弱卻溫暖的光。
我們之間,無需過多言語,沒有喋喋不休的抱怨,也沒有道德價值的捆綁。
我們不時常見面,但只要相對而坐,相顧無言,卻已勝過千言萬語。
或許,這就是朋友存在的最大的意義。
▽
聽過這麼一段話:“你是員工,希望老闆寬鬆;你是老闆,希望員工勤勉;
你是父母,希望孩子懂事;你是孩子,希望父母有用;
你是妻子,希望丈夫體貼;你是丈夫,希望妻子溫柔。”
我們總希望別人為我們提供盡力的幫助,卻在別人需要時忘記站在他的位置上替他想一想。
其實,世界並不是非黑即白,各人有各人經歷,各人有各人的視角。
角度不同,看法就不同,經歷不同,思維也就不一樣。
與其爭辯爭吵彼此怨懟,不如換位爭取一份和解與體諒。
《增廣賢文》有云:“以責人之心責己,以恕己之心恕人。”
無論職場中,還是親人朋友關係,彼此之間多一點包容,多一份體諒。
學會換位,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才能更加穩固長遠。
懂得換位,心胸開闊了,歲月亦可從容。
與朋友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