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認為很謙虛地回覆:“還稱不上。”
下午,我在水清亦有魚的知識星球上看到一句話:
你必須得說自己是一個寫作人,不管你有沒有全職,你得打出來一個標籤。
我忽然發現,我好像從未告訴過別人自己寫作人的身份。相反,我介紹最多的是:“我只是在隨便寫點東西”。
我特別不理解,以前的自己為什麼不肯給自己貼標籤?
一番思考後,我才真正懂其中的原因。
我曾經一直是個極度不自信的人,不論是工作,還是在人際交往上,我特別恐懼別人親近自己。
第一,我不知道該問別人什麼問題;第二,我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別人的問題。
更關鍵的是,家裡從小給我的思想教育就是:“你必須把東西學會,才能做好這件事情。”
一個錯誤的家庭教育觀念,讓我焦慮地生活了二十幾年。
因此,帶著“沒學會技能就不能做好一件事”這個錯誤觀念的我,一直認為自己在寫作上還是半桶水,根本不能稱作“寫作人”。
可實際上我們都知道,一個人擁有一項本領並不是突然得到,而是一點一滴積累下來的。
就算自己此時能力不夠,寫了不好的內容,讓別人嘲笑了,那又怎麼樣呢?
一個人之所以會成功,不正是因為現在跌倒過、失敗過,才能在遇見相似的情況下不輕易摔倒嗎?
想明白這個道理,我便不再害怕給自己貼標籤。即便真的有人嘲笑我寫的文章很差,我還是會選擇高興,因為我寫的如此不好,竟還有人注意自己。
所以,在今天,我大方地寫出這篇文章告訴大家:
我是一個寫作人,並且一直在認真寫作。
02 我的努力——積少成多昨天的文章中提到過一句,以後我要攢錢。
今天,我再提一下攢錢這個話題。
去年,我一共投過幾次“剽悍江湖”的稿,但每次抱著希望投,領著失望回。
後來,失望的次數多了,我就放棄了。
至此,我再也不主動投稿。
與此同時,我有一位好友,是行動營裡認識的,她叫向日葵,是個特別上進的姑娘。
在我投“剽悍江湖”的稿件的時候,她已經投過許多幾十塊錢一篇的稿子。
可是我想都沒想就拒絕了,因為我覺得自己是賺大錢的人,怎麼可能為了那麼點小錢放下身段?
結果,心高氣傲的我什麼都沒得到,而她的文章寫得越來越好,錢賺得越來越多。
魚哥說:
“蚊子雖小,但也是有肉的。所以只要是單子,我都會接,哪怕價格特別低。”
所以以後關於投稿這件事上,我需要做以下改變:
1、改變心態,把對自我的期待值降低,從小目標開始努力,而不再眼高手低地認為投小稿件是很丟人的事。
2、研究某一個領域的文章,穩紮穩打地寫。
3、有針對性地練習寫作,透過刻意練習積累經驗,不再是自己想寫什麼就寫什麼。
03 我的方法——學習+模仿2017年,魚哥買盧思浩的書,讀了3個月。
之後,他又模仿剽悍一隻貓、彭小六、劉潤老師的文字風格,最終才找到自己的寫作風格。
2020年下半年,我也開始模仿盧思浩、李筱懿、剽悍一隻貓、桌子,以及一直特立獨行的貓的文字風格。
但每次我都沒能堅持到最後。
所以在2021年,我決定為自己定個小目標:花半年時間模仿一直特立獨行的貓。
那麼,為什麼寫作者要模仿他人呢?
因為只埋頭苦幹,從不向高手學習,不分析高手是如何做的人,很難做出成績。
所以,一切努力的最終結果是:我要賺錢。
當然,今年我還將嘗試在社群裡做分享,多參加線下讀書會,透過分享讓別人認識自己,順便達到提升自己,連結更多牛人的效果。
我是三千萬,我是一個寫作人,我在認真寫作。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