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捨得,捨得,有舍才有得”。
但哪些該舍?什麼時候舍?當事之人往往難以決斷。
衡量的標準不同,“舍”的閾值差距更大。旁人認為可以舍的,當事者以為不當舍;旁人認為是時候舍了,當事者認為已經晚了或者太早了點。
所以旁人認為他的不“舍”,其實他認為已經“舍”了很多。
同樣,“得”的標準不同,滿足的程度也不一樣。
同樣的“得”,有人覺得知足,有人覺得太少,甚至有人覺得虧了。
滾滾紅塵之中,人多為名利所累。
奮力地追求,“好”還想更好,“高”還要更高,抓到手的不想放,沒握住地繼續去追逐。
“舍”不應只是逃避,“舍”不應只是臨陣逃脫。
“舍”是肚量,是格局,是明知不可時知難而退的勇氣,是當斷則斷的決斷和魄力。
“得”是回饋,“得”是獎賞,“得”是勳章。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