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大多數父母,為了讓孩子在外面安心,即使生病或過得不如意,也儘量瞞著孩子,總是報喜不報憂。

但還有少數這樣的父母,只對子女報憂不報喜。

1、只對子女報憂的父母和沉重的孩子

小麗婚後和媽媽住同一個城市,上週回到孃家,剛一進門,她媽便迫不及待地對她說,昨天才買了一頭豬,但還沒給錢,這段時間手頭比較緊⋯⋯

她媽接著說:“哎,搞得這段時間有點不舒服也不敢去看病。”

小麗一聽,她媽雖沒找她要錢,但意思很明顯,小麗很孝順,連忙給了五百元,她媽媽也沒推辭,收下後馬上來了精神,給小麗做飯去了。

一天,小麗在上班,接到她媽打來的電話,說家裡的電視機壞了,他們不會修,叫小麗過去。小麗提供了維修師傅的電話號碼,可她媽堅持等她週末回家修。

小麗只好抽時間回了孃家,親自打電話叫師傅上門,修完後小麗付了兩百元維修費。

小麗明白了,其實父母不是不想叫人幫忙,而是想讓小麗付錢。

小麗發現,不管是回家還是打電話,媽媽除了翻來覆去地抱怨差錢、身體不舒服,還有嫂子太懶,哥哥對她態度不好之類的煩心事,從來沒有什麼讓她開心的事。

還有,媽媽的工資足夠養她自己,但她發現,給媽媽的錢,她都亂花了,可能是錢來得比較容易,漸漸的,她不想回去。

有一次,媽媽住院了,她給媽媽打電話,說完之後媽媽忘記關機,她聽見她媽對旁邊病床上的病友說:“我這次買彩票中了幾千元,我已經中過好幾次了,你們可以去買⋯⋯。”

小麗這才知道,媽媽中過獎,但從未告訴她。回想之前,媽媽補發了工資或其他的好事,她都是從別人嘴裡聽到的。

她可以確定的是,媽媽不想告訴她讓她開心的事,只是把她當成一個解決問題的工具。

她有點恨媽媽,恨她從未想過她的生活是否好過,每次都在幫媽媽解決問題,即使有困難,她對媽媽永遠報喜不報憂。

她覺得家裡給她帶來了無形的壓力,她很恐懼,似乎總有一天會有她承受不起的負擔等著讓她去扛。

2、父母報憂不報喜,本質上是向子女索取

父母對子女報憂不報喜,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身體不舒服不去醫院,總想著告訴子女;抱怨生活不如意,比如差錢;在一個子女面前說另一個子女的壞話等。

這是因為,有些父母在撫養孩子時,就抱著“養兒防老”、子女要報恩的觀念,他們認為自己辛苦付出了,得到回報是理所應當的事,報憂不報喜,是父母透過婉轉的方式,向子女傳遞出一個強烈的資訊:我這麼可憐,你們快來愛我!”

中國文化向來注重子女孝順,認為父母撫養子女,子女回報父母是天經地義,如果子女不開心,就是不知感恩不孝順。

換個角度想,如果子女對父母報憂不報喜,父母會非常生氣,會被當作不感恩,但角色顛倒過來後,便認為理所當然,這就沒有道理了。

子女理應為父母分憂,但家庭中的付出,理應飽含愛意。父母總是報憂,是父母用孝道綁架子女,建立在子女自我犧牲的基礎之上的索取,讓愛早已變了味。

在《歡樂頌》中的樊勝美,很想在上海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從父母那裡,她永遠也得不到任何支援,父母反而永遠都給她留下一個亂攤子。她自己的生活已經一地雞毛了,但父母從未想過她的處境,因為他們始終都把女兒當成一個解決問題的工具,不斷向女兒索取。

向子女索取的父母,他們對孩子的愛是匱乏的,孩子有沒有困難、在外打拼得是否辛苦,他們沒有一絲興趣,因為,他們最感興趣的,是孩子是否能給予。

這樣的父母,在人格上也是不獨立的,他們雖是生理上的父母,但在心理上,卻極度依賴孩子。

孩子天生有拯救父母的天性,當父母抱怨時,犧牲型子女會忽視自己的感受,做他們不願做的事。這時雙方會形成一種關係模式,父母不斷索取,子女不斷付出。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只要人生中有捷徑,那捷徑很快就會成為唯一的路。子女的付出,會成為父母的捷徑,會讓父母上癮。

3、面對報憂型父母,子女要劃清邊界

臺灣歌手張韶涵、香港影星蔡少芬一次又一次的為母親還賭債,如果不是她們自己猛然驚醒,這樣的生活,將永遠沒有盡頭。

作為一個孩子,如果你的父母,毫無體諒之心,只是為了讓他們自己能過得好,全然不顧孩子的死活,那麼你該怎麼辦?

作為孩子,我們都想讓父母生活幸福,但這一切建立在尊重現實的基礎上,父母需要錢,如果自己生活艱難,卻還要無底線的滿足父母,這是愚孝,既委屈自己,又會讓自己心生怨恨。

只有一個內心充滿愛的人,才能將愛給予他人。家人之間的互相幫助,是出於關愛,是愉快地相互取暖。如果父母主動索取,孩子被迫給予,就阻礙了愛的流動,只會讓子女寒心。

所以,首先子女和這樣的父母不必過多糾纏,從空間上儘可能隔離,比如,以前一週回家一次,改為兩週回家一次。

如果父母總是報憂,你也可以說出自己的困難和辛苦,讓父母明白自己的不易。

先過好自己的生活,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給予。只有自己過好了,付出的愛才是溫暖的。

寫在最後:

大多數父母報喜不報憂,是因為他們愛孩子,怕給孩子增加負擔。

但少數父母報憂不報喜,這種心態背後,隱藏著一個事實,就是父母只想從孩子那裡索取,而非給予。

並不是父母應該報喜不報憂,而是喜和憂,都應和孩子交流。只報憂的父母,不希望孩子有為自己感到安心的時刻,他們惟恐孩子知道自己過得好,所以過多賣慘,把自己的感受凌駕於孩子之上。

愛從來不應該是故意索取,而應該是相互解決的包容。

每一個真心為孩子付出的父母,才能收穫一個真心為父母付出的孩子。

4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小佛日記 第3天 拒絕負能量的叨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