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同學聚會,和一幫久未見面的同學聊天。

一個很能幹的同學說到她女兒,姑娘今年24歲,大學畢業,不會洗衣服不會做飯。

能看出來,女同學為她家孩子不會幹任何家務一臉得意,完全沒有為培養出一個生活白痴而心懷愧疚。

同學說這些年來她為了家庭忙裡忙外,像陀螺一樣不停歇,老公回家沙發上一趟,不是玩手機就是看電視,從不幫她幹家務,她很是辛苦。所以她發誓絕不讓女兒學這些家務事,這樣女兒以後結婚,就不用伺候老公了。

旁邊有同學隨聲附和著說:對對對,不要讓她學,今後咱娃不做家務。我頓了頓,本想反駁這是你老公的問題或者是你與老公溝通的問題,想想沒必要,我選擇沉默。

中國社會從古至今,做家務一直預設都是女性的責任。過去的女性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承擔的就是家裡的瑣碎事情。“上得廳堂,下得廚房”已然是對古代女性最大的褒獎。

到了當代,開啟電視,隨處可見醬油、蠔油廣告,都是媽媽們穿著圍裙在廚房忙碌,爸爸帶著孩子在寬敞明亮的客廳裡玩耍,等著媽媽把飯菜端上桌時幸福地喊一聲:開飯啦。

洗潔精的廣告裡,媽媽們舉著乾淨的盤子說:某某洗潔精,不傷手的洗潔精。洗衣液的廣告,也都是媽媽們在忙碌著,邊搭衣服邊說著:某某洗衣液,媽媽的好幫手。

不用再舉更多的例子了,好像只要涉及到家務用具、用品,女性永遠都是第一使用人。

包括我的同學,說她老公不幹家務時,用的詞也是不幫她。潛意識裡還是在強調,幹家務這個事情本來就是她的份內事

現在越來越多的女性在學歷、學識方面都比丈夫高出很多,可是依然承擔著更多的家庭責任和義務,這是中國的現實,不然為什麼那麼多金領、白領女性不願走進婚姻。

物極必反,媽媽們刻意不讓女兒學做家務、學做飯,從另一個角度上看,是女性對社會刻板印象的回擊和抗爭,好像不會做家務、不會做飯一定就是家裡的公主,學會這些一定要伺候老公一樣。

最新一季《幸福三重奏》中,白慧明嫁給於謙20年,在於謙常常不在家的情況下,還是從來沒有做過飯,被海量的網友吹捧成一個男人對妻子最寵愛的象徵。

在寫下文章標題的時候,我心中想的是如果把“女兒”換成“兒子”,把“老公”換成“妻子”會怎樣。

曾經去一個朋友家,房間用狗窩形容一點都不過分。進門玄關處東一隻西一隻扔的鞋子,沙發上堆滿衣服,坐的時候需要先刨出一塊地方,餐桌上外賣桶裡是殘留的湯汁。看到這些,我一個外人心裡想到的是一個“慘”字,怎麼就把生活過得這麼可悲。

現代社會“男主外、女主內”的格局已經被打破,男人外出賺錢養家,女人在家相夫教子的觀念已經被摒棄。

未來更加合理的家庭模式是男女共同創造價值,男女共同承擔家庭責任和義務,共同承擔家務和養育兒女。

有錢僱保姆,沒錢自己幹。對待家務應該是我做還是僱人做的選擇,而不是會做還是不會做的問題。

所以家長們,教會我們的男孩女孩,做家務就是一個基本生活技能,不為取悅別人,只為它是今後能精緻活著的基礎。

5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誠信就是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