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文丨徘徊 · 主播丨塗山

你糾結過嗎?我常糾結。這似乎越來越成為年輕人的一種常態。

糾結吃飯選什麼,糾結工作的決定,糾結買哪件衣服,糾結待人接物是否做好,等等。

我們到底為何糾結,它的根源是什麼?其實細細探究就會發現,這一切都是源於心態失衡。

糾結背後

隱藏的是利弊衡量的暗自較量

吃飯選什麼?是選有營養的,還是想吃的?是選有利於減肥的,還是熱量爆炸的?吃價效比高的,還是吃一頓大餐?

忙碌了許久的工作,告一段落,到了要彙報的時候,是突出自己的能力展示,還是低調謙虛一些?想要跳槽,是選擇工資高的,還是選擇潛力大的?遇到了不開心的人事物,是做自己讓自己更舒服,還是妥善處理做一個成熟的社會人?

仔細看一看的話,就會發現,每一次糾結的背後,隱藏的都是一場利弊衡量的暗自較量——現實與慾望的拉扯。

是做更有利於自己的決定,還是遵從內心慾望的選擇,也即是客觀矛盾和主觀矛盾的博弈。

而這種博弈的過程中,常常會引發心態失衡。現代教育心理學家吳錫改對心理失衡的描述是,指個體的願望、需求得不到滿足或遭受挫折、經歷失敗時,產生的一種心理上的不平衡,甚至是絮亂的狀態。我認為這種絮亂的狀態,表現出來的行為就是糾結。

內因

意識中的恐懼、逃避與僥倖

糾結這件事,出現的時間點沒有年齡的限制,而是隨著我們要為自己的決定承擔責任開始,就伴隨我們成長的全程。

那麼為什麼有的決定容易,有的決定困難呢?

1、對個體的影響

年紀越長,我們需要自己做出決定的範圍越廣,可以依靠的力量越少,對自己的影響卻越來越大。

比如,兒時我們需要自己選擇的無外乎吃什麼、玩具選什麼、課餘愛好選什麼,諸如此類。就算選錯了,需要承擔的也不過是短暫的不開心,下次再選其他便可,甚至有時還會有父母的兜底。

可是長大後,因為眼界、處境等等不同原因,父母也越來越放手,個體越來越需要獨立地做出判斷和選擇。小到外在的儀容儀表,大到影響職業生涯的判斷,不計其數的機會的辨別和把握。

每一樣都可以影響到個體的收入水平、社會地位、幸福指數。這些選擇,逐漸變成一種壓力,“人生只有一次”、“選擇決定命運”,讓人恐懼。

對後續影響越小的決定越容易作出,對後續影響越大的決定越容易糾結。

2、認知失調

每個人對自己都會有一個預判,我是什麼樣的人,我擅長什麼不擅長什麼,這就是最簡單意義上的自我認知。

一旦個體行為獲得的反饋及結果令個體對自我的一貫認知產生了不一致,就容易出現緊張的情緒。

當結果超出自我認知,向良性發展的時候,個體會受到鼓勵,更勇於做決定。甚至對潛在的風險,內心也有應對的預案。

當結果更偏向負面的時候,個體會出現自我質疑,即我不知道我是什麼樣的了,我擅長什麼,我能做什麼?自我質疑加劇個體的自卑心態,渴望獲得他人的支援和幫助,覺得沒有辦法一個人作出決定,對前景的預判也有很多負面的情緒,從而在心理上不願意承擔自我決定的後果。

個體總是在擅長的領域遊刃有餘,在不擅長的領域猶豫不決。

3、沉沒成本

沉沒成本,就是指以往發生的,但是預期不可收回的,且與當下決定無關的支出,比如時間、精力、金錢等。

雖然是與當下決定無關的支出,可是由於捨不得的心態,常常在做決定的時候會干擾個體的判斷。

比如花了一筆錢,報了一個培訓班,且花了兩年的時間去學習這門技能。可是外部局勢環境變了,科技的發展為行業帶來了新的工具,社會競爭更偏向於會使用這種新工具的人。此時,個體應該立刻停止此前的學習,去學習新的技能。

可是現實中,個體往往很難立刻作出相應的判斷。最常見的想法就是,我過往所學的也不一定就會被淘汰,只不過是多了一種工具,我都已經付出了這麼多時間了,新的不一定學得會,也不一定比別人學的好。

或者是保持觀望的心態,這東西才出來呢,誰知道能不能穩定下來,萬一後面很快又出現了新的替代品了呢,不如我先接著學著,我都快學好了,諸如此類。

這種由於過往的投入造成的沉沒成本往往會引發情感上劇烈的糾結。

外因

群體生活的反作用力

“心態不僅僅是一個心理學上的概念,還有其社會學的內容。心態,即表現為低層次的個體心理狀態,又表現為族群或類的心態。”——宋明爽

人類是群居動物,因而個體與群體之間會有一個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關係,這種關係和諧,則有助於個體保持心態平衡,這種關係不和諧,就是導致個體心態失衡的外因。

1、社會評價

“人並不是抽象地蟄居於世界之外的存在物。”個體在社會關係下,會有自己的意願、情感和意志,這是個性的前提。

而為了更好地適應群體生活,會下意識的尋求群體的認可,來確定自己在群體中的位置,從而獲取安全感,這是共性的基礎。

所以當社會評價與自我預判出現矛盾的時候,或者社會評價出現多種不同聲音的時候,個體就容易糾結。

2、參考物帶來的前景預判

好好學習,考上重點高中,就有可能考上好大學。考上好大學,就更有可能找到好工作。提升個人能力,既能夠獲得企業的敲門磚,也能獲得領導的認可。

甚至是,這個人看上去老實不亂玩,能力強靠得住,作為伴侶是絕佳選擇。5G時代要來了,是不是相關的科技股都要漲了......諸如此類,其實都是在對前景作出預判。

個體設立目標,然後按照目標對不同的行為作出前景預判,選擇預期最有利的選項,躲避不利選項,可以說,預判前景,我們從小就深諳此道。

但是前景預判就一定是對的嗎,它有的時候也是會對個體造成迷惑的。比如預判的依據是什麼?通常來說,是參考物的經驗。

比如你為什麼想要考上好大學、為什麼會想要找到好工作、為什麼想要找一個可靠的伴侶等等。有的人可能會覺得這不是廢話嗎,但這其實是個體在成長過程中,社會輿論及社會認知造成的導向效果。

即,我在他人身上看到了這樣的成功,這樣的選擇帶來的幸福感比反之更大,如考上名牌大學的多數會比沒考上的工作好一些,進入大公司的通常待遇和機會會比去小公司的好一些,可靠的伴侶可能會幸福一生,不可靠的伴侶可能會痛苦半輩子。這些淺顯的道理,也都是前人留下的經驗。

但是很多選擇,是沒有這麼大範圍的樣本可以作為參考的,又或者是相反的選擇樣本均很多,參考性不明確。

比如兩種工作機會,在大廠裡穩紮穩打和上升期企業裡抓緊機會,留在家鄉父母身邊還是趁著年輕去拼一拼,要不要為了公司加班還是對自己更好一些,做個自由自在的人還是做個舒服的人......太多太多。

媒介的發達,讓社會個體看到了太多種可能性,就像一根根蘿蔔吊在眼前,不知道要選哪一個,尤其是預判差不多的時候,越容易糾結。

自我調節,平衡心態,擺脫糾結

以研究來看,人類對風險、損失的厭惡是一種本能。比如,通常來說撿到100元的興奮遠遠比不上意外損失100元的遺憾讓情緒波動更大。

而糾結本身其實也是一種對個體的損耗,是時間成本、情感成本的一部分。所以即使糾結是多數人的常態,卻沒有多少人喜歡這種狀態。越是心態穩定,個體才能感覺到越舒適。

幸運的是,這世上熟能生巧的並不只有技能,決策也是可以的。

1、調整認知

環境是在變化的,個體也要跟隨變化,要不斷地調整認知來適應這種變化。儘量不高估自己,不輕視自己。除了自我認知,還要調整對外界的社會認知。所謂的年齡層的代溝,不就是認知差距的體現嗎?

2、捨得

捨得捨得,有舍才有得。而那些過往之所以會變成沉沒成本,就是因為它已經不能夠再創造價值了。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若不止損,今日、明日也會變成沉沒的時間成本之一。

3、降低期待

期待越高,選擇越慎重,同樣的,選擇越慎重,期待也會越高。因為總覺得,我為了這件事已經花費了這麼多的時間、精力,甚至還有金錢,它可一定要回報我啊。

可是慾望是無法填滿的,一旦期待不能獲得滿足,下一次決策的時候就很容易陷入“會不會重蹈覆轍”、“會不會變成無用功”、“會不會選錯”的糾結之中。

降低期待,越滿足心態越平和。

4、專注自己,減少比較

多少糾結,都是因為比較而來,羨人有,恨己無。可是別人的現狀,不一定就是適合自己的前景。不少人都想做馬雲,可是將目標直接定在了這上面顯然是不現實的。

如果決策的時候,多專注自己一些,少與他人作比較,分清自己是不能還是不為,就很容易做出最佳選擇了。

別怕糾結,這是人之常情,說明我們可以做得還很多,也說明我們的明天一定會比今天更好,因為我們發現了自己進步的空間。

4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飯菜做少了反而總剩下,瞭解真相後妻子直呼:我太糊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