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朋友閒聊“金融去槓桿”,本來以為是自己很熟悉的話題,但卻聊得乾澀無比,很多觀點說的似是而非,論據不充分,論點也有點強下結論的嫌疑,一點沒有說服力。
之前看新聞、聽廣播,看別人說得頭頭是道,自己也完全理解,聽明白了,以為這一話題自己就掌握了。誰知不是那回事,一到自己輸出的時候就露怯了。
事後我也分析了原因:之前的看和聽是被餵養的狀態,要想變成自己的養料,中間缺少的是消化——融入自己的思考,打上自己的知識烙印。
只要這樣,才能在你想要輸出的時候毫無阻滯地流出。那怎麼樣才能提高消化能力?最好的方式之一就是輸出,說給別人聽,把別人講明白。因為想要把別人講明白,你一定要深刻地理解,並把相關的知識點以符合邏輯的方式自己重新組織一遍,然後才能講清楚。這樣的一個過程,一定是融入了你的思考的,本身就是消化的過程。
回想我們的學校生活,有一個普遍感受:學習一樣東西最好的方式,就是讓學生當老師。能把別的學生講明白,你一定學得特別紮實。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