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你,是我最深的不安,所有的喜怒哀樂都與你有關。
當一個人陷入愛情的時候,全世界在她眼裡都是五彩紛呈,美輪美奐的,所以,從這個角度而言,
愛情,產生在可望不可即的時刻,愛情的顯著特點就是你會無意識地把相處物件理想化,美化,完美化。
在這一點上無關男女,人人都年輕過,也都愛過,明瞭那份甜蜜和心動。人生在世,誰人不需要愛情呢?
一般來說,只要渴望愛情,你碰上真愛的機會就還在,李銀河在書中寫到,希望每一個人都能夠在自己的生命中遇見愛情,能夠與自己所愛之人結合,建立幸福美滿的親密關係。
也祝願他們能讓愛的激情保持終身。
01
遺憾的是,絕大多數的人,走著走著就散了,稀裡糊塗地就離了。那麼,造成這種現象的本質原因有哪些?我在她的書中找到了答案。
李銀河:造成現代人“婚變”的重要原因不是缺錢,而是另有隱情。一,婚姻制度與人性之間有一種內在的緊張關係。
因為它要求完全的一對一,白頭偕老,可是人類的感情是流動的,喜新厭舊,七年之癢是常態,再相愛的兩個人在一起久了,也會厭煩,厭倦。
會有審美疲勞,特別是在大都市裡,外面的誘惑層出不窮,一個人很難對伴侶做到百分百忠誠。
從一而終更是天方夜譚,誠然,人人都渴望這樣的美好愛情,但這樣的理想關係在現實生活中似乎鳳毛麟角。
更多人的婚姻都是雞飛狗跳的,都是搭夥過日子的,感情的成分已經被壓榨到了最低,所以好多人對目前這種忠誠度要求極高的婚姻制度,會有排斥抗拒的心理。

02
《三十而已》中的梁正賢,就是典型的不婚主義者,他財務自由,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換一位女友,這樣的人,當然不適合婚姻。
還記得他對王曼妮說的話嗎?我財務自由,我喜歡你啊,難道這些還不夠嗎?為什麼一定要結婚呢?
在他看來,婚姻是靠不住的,亦是不符合人性的。
二,現代社會男女平等了,女人不再依附男人而生活。
在過去的男權社會,男主外女主內,女人是不能到外面工作的,是不參加社會生產勞動的,也是沒有獨立收入的。
即使婚姻不幸,也得委曲求全,忍氣吞聲,壓根沒有反抗的權利和資格。

03
現代社會不同了,女性可以有自己的事業,獨立的收入,這個時候她就多了一份主動權,喜歡就在一起,不愛了就分開。
離婚自然就沒那麼遙不可及了,我不靠你養,自然不必看你的臉色。
三,親密關係的目的變了。
傳統社會是家庭本位的社會,親密關係的主要目的是傳宗接代,是生育,是繁衍,也就是說,夫妻生活最正當的理由就是生育。
現代人不一樣了,親密關係的目的就是為了快樂,這樣一來,就不一定非得待在婚姻裡頭才可以滿足身體需求,離了婚找個人同居在一起的大有人在。
再者,對於男性而言,待在婚姻裡頭,物件是固定的,沒有了更多變化和選擇,如果離了,反而能獲得更多的自由空間。
男人對於身體的欲求,永遠是女人無法理解並且想象的。

04
為什麼婚外戀會愈演愈烈,就是因為太多的人在婚姻裡找不到自己想要的溫存和愛意,才會去婚外索取。
尤其是對於一些雙方經濟都比較獨立的夫妻而言,一旦感情不和,任意一方都不會忍耐,他們有底氣也有能力重新開啟新的感情生活。
大城市的離婚率遠遠高於小城市的原因就在於此,男人不用養女人,女人也從不依靠男人,兩個人是獨立的個體。
可以合,也可以分,他們之間本質上是一種合作關係,合作愉快的前提下,就繼續在一起,反之,就一拍兩散。
雖說離婚的成本很高,一方面是物質的,你的財產可能要分給對方一半,另一方面是精神上的折磨,從相愛到相殺,場面太過慘烈。
但是這些對於鐵了心要離婚的人,都算不了什麼。
05
他們最想要的就是儘快地結束眼前這一切,多一秒都不想跟對方有一絲一毫的瓜葛。
婚姻情,一開始可能是良藥,可以慰藉自己不被愛的落寞。但漸漸會變成苦藥,最後醞釀成毒藥。
女人自從愛上一個男人的那一刻起,便意味著從此以後,他具備了傷害你的能力。也正是因為了解,你哪痛,他就專門往你哪撒鹽,因為只有他知道,你的痛處。
愛情,從來都是女人的軟肋,傷你最深的人,往往就是你最愛的人。很多人之所以了離婚後終身不嫁,不是不再需要愛情。
而是被傷得太深,以至於花掉餘生的時間都無法做到自我療愈,於此才選擇了一種少有人走的艱難之路。
在這條路上,或許身體是煎熬的,但心靈是暢快的,是自由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