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年輕人分成兩派,有人覺得單著挺好,也有人想認真“搞物件”。
無奈工作忙碌,生活半徑縮小,於是古老的相親又重新流行了起來。
如果要去相親,你的期許會是什麼呢?
我想大部分的答案,是想要找到個“看對眼”的人,然後再進一步相處。
但是“看對眼”很抽象,進一步相處談點什麼,可能也有點迷茫。
有個朋友說,相親有點像拆盲盒,但也不失為一個認識良人的“捷徑”。
今天和大家分享個相親成功的故事,再來分析分析搞物件這件正經事。
*以下素材來自身邊朋友案例,如有雷同,實屬人間緣分。
01
朋友雪雪,幼師專業,大學時周圍全是女生,她性格也有一點害羞,母胎單身29年。
工作後,透過熱心的家人朋友介紹,也參加了不少相親活動。
和現在的老公L,是在親戚牽線的相親中認識的。
第一次見到對方的時候,整體感覺平平,接觸幾次後,發現對方的一大優點是,真誠、坦率。
後來才知道,為了第一次的見面,L專程去買了一身新衣服,還參考了周圍朋友的意見,儘量把自己捯飭得整潔清爽。
兩個人還是大學校友,有不少共同話題,越聊越覺得親切。
交談過程中,雪雪發現L和自己的價值觀特別契合。
之前其他相親物件喜歡「誇誇其談」自己現在的工作多麼優秀,雪雪聽得只能默不作聲。
但L和他們不同的是,分享了自己未來的職業規劃,以及現在正著手做的準備,比如考證、在職讀研、跳槽計劃等等。
雪雪一直物質欲不高,有存錢習慣。於是主動試探,如果結婚的話,兩個人是否能建立共同賬戶,一起攢錢,好好理財。
沒想到,這點上和L不謀而合,他還主動坦白了自己的經濟情況:家庭條件、工資、存款...
隨著溝通的深入,倆人不僅在個人成長規劃上心有慼慼;財務規劃方面,也有不少共識。
在憧憬裡,看到了未來生活美好的樣子。
現在他們結婚一年多了,一起攢下了房子首付的大頭部分,加上雙方父母的幫助,貸款買了一套兩居。
很多時候,女孩子害怕被貼上“拜金”的標籤,於是在一段關係裡羞於談錢。
如果能在婚前,用雙方都認可的方式,來談“錢”說愛,或許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
婚後才暴露出,金錢觀、價值觀合不攏的問題。
02
哈,這預期高了一點兒。我們也不是什麼情感大師,婚姻顧問。
作為一個正經聊理財的號兒,常和大家說,投資是認知的變現。在婚姻裡,也有相通的地方。
能否擁有一段長久、高質量的感情,和兩人的價值觀、認知、是否可以高度契合,密不可分。
如果你也想認真搞物件,分享給你2個小錦囊:
第一,想清楚自己喜歡什麼,定位合適的物件。
在相親之前,先對自己的慾望進行排序。比如物質欲、求知慾等。
上文中,雪雪排在首位的是「求知慾」,希望對方愛閱讀、愛思考。
接下來是「物質欲」,作為十分務實的金牛座,雪雪想在金錢觀上和對方達成共識,也希望彼此的金錢觀能匹配。
你可以拿出一張紙,列出理想物件具備的要素清單。但不需要太過細節,追求一個大方向的正確就好。
列出最在乎的兩三點,排個序,作為初篩標準。
做完梳理後,可以更好地和“媒人”就著找物件的要求,進行有效溝通,縮小範圍,提高成功率。
最重要的是,透過這個動作,對自己進行一次剖析認知。
找物件,其實也是找自己。
第二,多一個方式,不耽誤你找到真愛。
現代相親方式其實非常摩登,問了一圈身邊有過相親經歷的朋友,給大家做了一些總結。
你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感興趣的,去積極參加。
畢竟,就地等待,愛情不會找上門來。
就好像你想投資賺錢,學了再多理財知識,不也得先自己踏出第一步嘛。
在瞭解、保護好自己的情況下,主動出擊,做一些努力,收穫才能更大!
有時候我們不是因為“想要”保持單身,而是在茫茫人海中,不知道如何脫單。
這種感受就像是,英國詩人柯勒律治的那句詩,“水,到處都是水,卻沒有一滴可以喝。”
相親也許不一定馬上遇到對的人,卻是一個瞭解自己,拓寬社交圈子,「找到屬於自己那滴水」的機會。
不論是偶遇還是相親,一段關係開始的方式,並不能夠註定結局。
反倒是有了一個開始之後,才可能有接下來美好、陪伴和長長久久的故事。
新的一年,祝大家都能覓得真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