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親人團聚,我想除了一桌子美味佳餚,還有一樣必不可少的飯後“甜點”——關於結婚的那些事。
二姨家有一姐,大我六歲,快上三十的年紀,其父母還沒著急,但七大姑八大姨就開始計劃為她謀幸福了。
大姨曾經給姐介紹過幾個,不是以身高不夠為由,就是以學歷不匹配為由拒絕了,記得那年過年,大姨邊翹著嘴,邊說“眼光高的就等著沒人要吧”。
其實,我很支援姐的做法,不合適沒必要勉強自己,同時也沒必要拖著別人,這樣對雙方都不公平。
曾看過一位教授拍攝的影片,他分析了當下為什麼許多年輕人不結婚的原因。
其中他有一觀點讓我很贊同:“當代九零後、零零後普遍的戀愛觀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與以往父母一輩的傳統思想已經完全不同了。”
如果把對自己感情有明確想法定義為“挑剔”,那麼只會讓孩子越走越偏,或者想要其在混亂中選擇錯誤的人,繼而重複錯誤的故事。
現在或許單身群體越來越多,但這並非壞事,它從側面也表現出:女性的戀愛觀以及對感情的看法,已經越來越成熟了。
剩女不可怕,以“剩女”為痛點的攻擊更可怕在b站看過一個博主的影片,大致講的是對於婚姻的看法,她認為結婚為好,不結婚也罷,結了婚生不生小孩,都應該由女人自己決定。
其實,如果什麼事情都要用現在和過去做對比,毫無意義,這就是變相否認發展。
在以往,正如那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孩子作為父母的附庸,始終都要聽從父母的安排,要殺要剮也是理所應當。
而現今,隨著物質生活質量的提高,女性的感情狀態也一路向好,越來越清晰的自我意識開始成型並慢慢完善中。
當下,多數人只看到了剩女群體數量的增多,卻從來不想為什麼她們還在等待,她們在等什麼?
他們不想知道,也不願知道,只是想趕緊讓剩女消失,去匹配剩男,或者用自以為很是痛點的“剩女”標籤去打壓女性。
就像俞飛鴻所說:“我不是不婚主義,我只是自由主義。”
既然活於這個時代,就該從自身出發,去選擇更適合自己的人生方向,而不是隻能像以往一樣,隨便找一個人過完這輩子。
不虧待自己,是愛別人的前提畢業之後,很少和朋友聚會的機會,一次外出吃飯,偶然和朋友A遇見,兩人相見似乎有說不完的話。
朋友A表示自己一回家,就會面臨著父母的催婚,雖然她心裡並不是很想結婚,但架不住父母的擔憂,於是也是心念念地想找個好人家。
本來想說一些“奉勸”話,還沒等說出口,朋友便說:“其實我以往總以為生活就是自己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可現在我越來越懂得:我不可能一直呆在我的小圈子裡,就好像我不可能只和同意我不結婚的人在一起一樣。”
很喜歡“既來之,則安之”這句話,似乎所有的事情都該處於被動接受的狀態,但現實是想告訴我們:與其總是抱怨與抵抗,不如在新的情況下讓自己活得更好。
沒有人是生來就該怎麼樣的,也沒有人將一句話奉行一輩子,真要奉行一輩子,那不叫堅持,而是固執,固執最終只會讓自己吃虧。
在感情中,如果有自己的愛情觀,那麼就結合實際情況堅持一下;如果對於感情根本毫無想法,那麼就坦然地面對未來投來的“橄欖枝”。
只有不虧待了自己,才能更懂得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與可能,這樣才會更加清楚自己的真實想法,也更懂得如何愛自己和愛別人。
選擇往往比想象更重要一直認為,嚮往結婚的人與不想結婚的人是同樣幸福的,儘管她們幸福的具體方面並不一樣。
結婚意味著兩人的相互依偎,以及新生命的誕生,可隨之而來的是幹不完的家務活和無休止的瑣碎。
不結婚總給人形單影隻之感,可是她們想買什麼買什麼,秉持著“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理念自由過活。
到底哪一個更好?哪一個更不會讓人後悔?誰也不知道。
光憑想象去生活,人都能輕輕鬆鬆度過這一輩子,可是人生難就難在你光想,什麼都不會來,只能面對每一個在生活中遇到的太平時,選擇自己更傾向的那一邊。
當我們願意為了自己的未來做出選擇,儘管後悔又怎樣呢?誰不曾為了自己做過的事情後悔?
正如《葉問》裡有一段經典臺詞:“都說人生無悔,那是賭氣的話,若人生真無悔了,那該多無趣啊。”
與其去質疑別人生活是否存在問題,不如低頭看看自己,過得如意嗎?
總之,一個真正愛女人的男人,並不會因為你的所謂“挑剔”而和你錯過,而正是因為你的高標準,才會遇到正好的那個人。
因此,選擇比任何一件只需要自己臆想或者只需要嘴巴說一說的事項更務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