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都說女兒是父親的小棉襖,有女兒的父親,大多把女兒當成掌上明珠,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摔了。
但也有很多父親說:“養女兒啊,越大越操心。”
這種操心,指的是女兒的婚戀觀,如果女兒能夠找到一個合適的愛人,組建幸福的家庭,父母也會放心。
但如果女兒找了一個不合適的戀人,或者在父母眼中是不登對的,就會令父親倍感傷心,女大不由爹孃啊。
徐先生就有這樣一個不省心的女兒,提起這個女兒,他長嘆一聲:“老天給我開了個大玩笑。”
他有2個女兒,大女兒穩重懂事,沒有讓他操心,小女孩活潑機靈,他心裡也很偏愛小女兒。
小女兒長大後,去外地打工,平時很少回家,每次回來,徐先生都會拉著她的手問長問短。
15年前,在大女兒結婚的時候,小女兒回來了,還帶回來她的男友,一個比她大14歲的男人。
在溝通的過程中,徐先生了解到,這個男人不僅結過婚,而且還帶著一個兒子生活,這也就意味著,如果小女兒嫁給他,進門就會成為繼母。
想到這些,徐先生就難以接受,一直對小女兒著重培養,是希望她能夠找到條件不錯的伴侶,有一個幸福的婚姻。
女兒的男朋友有過一段婚史,先拋開年齡的差距不說,他那段婚姻為什麼失敗,有沒有讓人難以接受的缺點,這些都需要了解,怎麼能輕易在一起呢?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情人眼裡出西施。”
但在熱戀中的小女兒,根本聽不進父親的建議,堅決要跟男友在一起結婚。
這讓父親很生氣,一旁的親朋好友指指點點,也讓父親顏面掃地,他氣得臉都紅了。
奶奶和母親哭著勸女孩:“你就聽爸爸話,跟他分手吧,回頭再找個合適的人。”
女孩堅決不聽,還說回家只是告知父母自己戀愛了,並沒有徵求他們的意見,自己已經成年,有決定自己婚姻的權利,說完她拉起男友的手就走。
看著奶奶在哭泣,父親擔心奶奶心臟病發作,就讓女兒走,不要再回來,他是不會同意這門婚事的,真的無法接受。
倔強的女兒真的走了,這一走就是15年,她不知道,這些年的日日夜夜,父親流了多少眼淚,心裡有多想她。
再一次來到父親面前,她哭了,父親老了,她說想回家。
原本有一肚子話要說的父親,一個字也說不出來,扭過頭去用手抹眼淚,眼裡都是疼惜。
02.
女兒大了,如果談戀愛被父母反對,到底該不該聽?
這個話題應該很多人都遇到,我也遇到過。
記得第一次帶男友回家時,母親站在村頭跟人聊天,跟她一起站著的,是村裡的2位嬸嬸。
看到我們走過來,她們都不說話了,扭頭一直注視著我們,我很尷尬,快步走近跟母親和嬸嬸打招呼。
母親的臉色當時就拉下來了,問:“你怎麼回來了,也沒打個電話?”
“我想給你個驚喜嘛。”
嬸嬸說:“可不就是驚喜,我們剛才還在跟你母親商量,要給你介紹物件,你母親一直搖頭說你太小了,還得等三五年再說,這不,就把女婿領回家了。”
母親帶著我們回家,進門後瞭解到男友家是千里之外的,家裡還有2個哥哥,她表面沒說什麼,但臉色已經告訴我答案,她不願意。
果然,離開家前,母親告訴我,要想讓她同意這門婚事,得有3年考察期,如果我輕易去了對方家,她就不原諒我。
時間長了,母親也就接納了他,我們結婚後,她還誇女婿懂事,比我這女兒還好,真是應了那句話,丈母孃看女婿,越看越歡喜。
節目中,張萌表示應該要聽父母的話,畢竟婚姻得到父母的祝福,才是幸福的開始。
董璇則認為,戀愛和結婚是兩回事,如果父母不同意婚姻,那麼在戀愛的時期也可以堅持一下,畢竟戀愛要做真實的自己。
對此我想說,凡事都有兩面性,父母之所以反對,源自於對男方的不瞭解,以及對女兒未來的擔憂。
要想讓父母同意自己的婚姻,一味地對著幹是沒有多大效果的,可以用時間來解決,透過時間的推移,讓父母瞭解到你們的感情,也看到未來的希望,自然也就能夠成全你們的婚姻。
03.
在生活中,因為感情原因,跟父母翻臉的兒女並不是個例。
我身邊有個女孩,談了一個異地男友,父母反對之後,她一氣之下直接住到了男方家。
父母來到男方家大鬧一場,一個原本可以成為親家的兩個家庭,就這樣鬧到勢不兩立,女孩也跟男友分手,哭了很多眼淚。
她認為,父母不理解自己,他們的思想太固執,交流起來有代溝。
看到女兒的叛逆,父母也更加生氣,雙方感情有了裂痕,其實大可不必。
心理學上有個“南風效應”,意思是溫暖的力量勝於嚴寒,也被稱之為“溫暖法則”。
在和兒女溝通時,採用反對、生氣、吼叫的方法並不可取,相反,如果實行溫情溝通,給孩子多一點的理解,孩子也能明白你的苦心,可以讓雙方思想保持一致。
天下沒有不愛孩子的父母,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的婚姻能夠幸福。
在女兒長大後,他們會用自己的方式,給女兒的婚姻把關,也許表達的方式有點偏激,但你要明白,他是愛你的。
如果雙方意見不一致,也建議不要衝動,更不要生氣,坐下來好好商量,找到一個合適的解決方法。
多年以後,你會發現,很多時候父母的直覺是對的,遇到事情多跟父母商量,可以避免自己少走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