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我最近遇到了一個問題。我好像是一個感覺不到被愛的人。

我男朋友覺得他很愛我,我朋友們也都說他對我很好,但我沒有辦法全身心地感受到或者說相信這件事。我不停地想要他‘證明自己的愛’,對他的態度也很冷淡,因為我總是覺得他明天有可能就不再愛我了,對我不好了。

我知道我男朋友對我很失望,我每每看到那些恩恩愛愛的情侶,內心其實也是羨慕的。但不知道為什麼,我就是無法感受到被愛,也無法相信被愛。我這算不算是一種心理上的殘疾啊?”

今天的文章,獻給和這位粉絲一樣,明明身邊有愛,卻感受不到的人。

首先想跟大家說的是,“感受到被愛著”其實是一種能力。具備以下這兩種人格特質的人,會更難感受到自己被愛著。

這是因為,自戀的人格傾向會使得ta們在關係中的關注點,始終在於對方能否為ta們的價值和魅力提供加持。因此,ta們在關係中一直在計算自己的得失。

當一個人處在這樣自我關注和利益導向的心理狀態中時,ta沒有能力感受、共情到對方真實、深刻的愛。

因此,自戀程度較高的人往往很難建立起深層且穩定的關係。

被害人格傾向較強的人很容易“擔心自己被害”。因此,ta們會時刻小心翼翼地觀察著對方是否在哪一點上虧待了自己,甚至背叛了自己。

在這種過度恐懼、想要自保的心理狀態下,ta們無法感受和接受到對方真實的好意。

在那些伴侶表達愛意的時刻,ta們所面對的卻是一個被自己的“投射濾鏡”扭曲了的現實。

看到這裡不難發現,具備這兩種人格特質的人很難感受到被愛,本質是因為不具備愛人的能力。

在愛這件事上,我們都是以己度人的。

當我們自身不具備愛人的能力時,我們無法以持續的、穩定的、深層的、真實的狀態去愛ta人。

因此當對方這樣來愛我們時,我們就無法體會到對方當下真實的狀態,無法喚起自身關於愛一個人的記憶和感受,因而也就無法感受到被愛。

舉例來說,如果你從未為了成全伴侶而做出過妥協,那麼,在伴侶因為愛你而委屈自己時,你也只會覺得“這根本沒什麼”,而無法體會到對方這一舉動中所表達出的愛意——你察覺不到ta忐忑不安的心情,感受不到ta做出決定的掙扎,也意識不到ta為了愛你而做出的所有努力。

可以說,這樣的人是缺乏“愛的共情”的。

沒有人會覺得愛很簡單,也沒有人天生就是會愛人的。從某種程度來說,面對愛時,我們都會感到手足無措。

而“愛的共情”,正是一種透過共情到對方的愛意來感受自己被愛的能力。

心理學家Winnicott認為,當一個人沒有擁有過某種感受時,ta也沒辦法接收到來自他人的相應的感受。就像關於愛的“接收開關”沒有被開啟,此時,無論身邊有多少愛意環繞著,ta都缺少一種情緒上的真實感,而沒有辦法真切地感到“被愛”。

值得一提的是,這樣的人看似在關係中是不易被打動的“高手贏家”,但事實上,ta內心深處是痛苦的,因為ta總會沉浸在一種“身邊沒有人愛我”的情緒中。就像一位哮喘病人,即使身邊充滿了空氣,也依然感到無法呼吸。

*為什麼我缺少“愛的能力”?

Winnicott提供了一種看似悖論的解釋:要想獲得愛的能力,需要先學會“客觀的厭惡”。

嬰兒時期,我們不可避免地會對母親造成很多傷害,比如,母親因懷孕和生產而身體受損、私人生活受到限制,等等。這些時候,母親也會對(令自己受到傷害的)小孩產生相應的厭惡。

而母親處理情緒的能力,以及表達愛與厭惡的方式,會影響到孩子成年後愛與被愛的能力。

這是因為,當母親無法處理自身情緒時,孩子所感受到的愛,總是包含著厭惡所帶來的攻擊與傷害。或者說,ta感受到的,是一團團愛恨交雜的、四處發散的“愛”。

這樣成長起來的孩子,可能對愛與被愛都產生恐懼——既不敢放鬆地體會身邊的愛,也沒有機會發展出愛別人的能力。成年以後,ta依然對愛這種情感感到困惑。

而一位能夠提供“客觀厭惡”的母親,則能夠令孩子在被討厭時也感到安全。Ta能夠感受到,來自母親的厭惡是合理的,它可以被預測、也可以被理解——“我做出某種行為時,母親會厭惡我,但其它時候,她仍是愛我的。”

也是因此,ta能夠產生一種安全感——“只要我不這樣做,我就不會被討厭/母親的討厭只針對我的某個行為,而不會蔓延到其它領域。”

更重要的是,在被客觀厭惡的過程中,孩子還會初步習得“母親和我是兩個人,並不總是一樣的”這一事實。

以此為基礎,ta們開始建立起獨立個體的身份,並獲得了發展出完整情感能力的先決條件。

成長的過程中,ta們逐漸學會:這樣的感受叫作厭惡,而相對應的,另一些感受則叫作喜歡。

可以說,透過學習和感受什麼是厭惡/恨,ta們學會了什麼是喜歡/愛。

在成年後,這些孩子敢於接受厭惡,也敢於接受喜愛。Ta們像是裝備了一個功能良好的“愛的開關”,能夠對自己所收到的愛抱有真實感和信任感。

在過程中,ta們也學會以一種更成熟的、互惠的方式去愛別人。

簡而言之,養育者自身的情緒處理能力不夠好,就可能導致長大後我們對“被愛”感到惶恐不安。

所幸,即使小時候沒有獲得過“客觀的厭惡”,在長大成年以後,我們依然能夠培養起“被愛”的能力。正如前面所講,愛與被愛,本身就是同一種能力的正反兩面。

想獲得“被愛”的能力,我們就要培養出自己“愛”的能力。 你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開始努力:

1. 製造對伴侶的真實興趣

很多時候,我們對於伴侶抱有一種不夠真實的興趣。

什麼意思呢?在把對方當作“伴侶”來看待時,我們很容易陷入一種正規化的相處模式——我們預設自己已經充分地知道ta是哪種人,然後,就按照心中的這個形象與對方相處。

此時,伴侶更像是我們腦海中的一個符號,而不是一個活生生的人。

在這種僵化的狀態下,我們不再對對方感到好奇,也不願意再花心思去探索對方,而是出於自身興趣做出行動。

Ta們陷入了一種形式化的愛——只能以自己認定的或是社會規範的形式來表達愛意,而忽視對方真正的喜好和需求。

而分析學家Kernberg認為,“愛的能力”中核心的一部分,是對所愛之人產生真實的興趣。這意味著:對於對方日常生活、情感體驗、個人經歷、理想目標等方面都要保持持續的好奇心,並能夠以此豐富自己的生命經驗。

只有當我們對對方抱有真實的興趣,我們才可能以對方需要的、能夠深化雙方感情的方式表達愛意。

因此,你可以嘗試與伴侶溝通,每週抽出半個小時作為聊天專用時間。你要試著放下自己的需求,好好地探索麵前這個人。

在過程中,你會逐漸增加對於伴侶和這段關係的真實認知。不僅如此,你還很可能因為你們之間的聯結而自然產生一種深層的感恩心,使感情變得更加牢固而持久。

2. 提升對於負面反饋的忍耐力

對於那些童年時期沒有被好好愛護過的人們來說,ta們很難意識到或者說接受的一件事是:

厭惡本身是親密關係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Ta們難以理解,伴侶討厭ta的某些行為,並不代表著伴侶在其它時候不愛ta了。 而越是拒絕感受“被討厭”,我們就越無法擁有被客觀厭惡的重要體驗。

只有當我們確認了對方具有客觀去厭惡的能力,我們才可能從內心相信,對方給予的愛也是真實而可靠的。

因此長大以後,我們還是要努力培養起自己分辨情感的能力,將成長過程中那些愛恨交雜、四處發散、令人困惑的情感抽絲剝繭,重新理解為清晰而可靠的情感,並練習接受“喜愛與厭惡可能出自同一人”這一事實。

對負面感受的探究需要雙方共同努力。你們可以參考以下這些問題來探索:

只有當這些負面的反饋被識別、被理解,它們才有機會變成“客觀的厭惡”。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一過程中,我們忍耐負面反饋的能力是極為必要的,它是探索得以進行的重要前提和基礎。

想做到這一點,我們需要有意識地提升忍耐力。

在下一次收到伴侶的負面反饋時,先提醒自己不要立刻反擊。你可以試著透過box breathing的方法來幫助自己平息焦慮和怒火。

隨著你積累起類似的經歷,對負面反饋的忍耐力逐漸增強,你就有了更多機會去感受“被討厭”。而只有當你體驗了它,你才會發現,它其實並沒那麼可怕。此時,你才能夠逐漸相信身邊一直存在的愛意,開啟心中那個“愛的開關”。

願我們都可以在生活中感受到持久、深刻而真實的愛與聯結。

5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41歲女人的情感自述:衝動的懲罰讓我終身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