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人活到中年,就會明白,大部分所謂的朋友、交情、交際應酬,其本質都是權勢利慾的牽扯,才不得已而為之。

就像Athanassios Vakalis導演的短片《少數人的晚餐》裡面的,一群西裝革履的豬頭人,整齊地坐在餐桌前大快朵頤,一副心滿意足的樣子,實際上,他們的腿腳,早已被錯綜複雜的鎖鏈捆綁得不能動彈,沒有自由——他們是一個圈子裡的猛虎,有著極高的利益相關性。

而這個圈子,對外界那些低價值的個體,是禁閉的,沒有任何准入渠道

早在西漢時期,司馬遷就曾寫過“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意思是,世人的生存,都是在追逐利益,為了利益蜂擁而至,也同樣為了切身的利益,各奔東西。

而心理學家也對友誼做過這樣的判定,“如果有一天,你失去了利用價值,你會發現自己根本沒有朋友”,這句話正與太史公的名句不謀而合。

有的人深以為意,而有的人卻對此嗤之以鼻,純潔高尚的友誼,怎麼能跟世俗庸鄙的利益沾邊呢?

1. 友誼的產生,源自個人的需求

回顧一下自己的親身經歷,其中一段友誼是如何開始的呢?這些友誼的背後,是不是有著被我們忽視掉的更深層需求?

著名的精神分析心理學家阿德勒,就曾在《個體心理學》中這樣寫道:“社會關係的產生,源於人類的弱小,人都會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人性中最強大的一個趨勢就是聚集起來,這種社會生活方式,對克服個體的不足感和自卑感有著巨大作用”。

我們選擇開始一段友誼,從根源上,其實是為了滿足我們個人的需求

有的人會選擇親善友好的、對他們表達關切的人,期望從他們那裡獲得愉快的相處、善意的傾聽和溫暖的關愛;

有的人會選擇成熟穩重、有獨到看法的人,希望自己在拿不定主意的時候,可以有同伴幫忙把控方向;

還有的人,會選擇那些會對自己今後有幫助的人做朋友,這樣的人,有很強的的功利心。

不同的人都有著自己的擇友觀,這些五花八門的擇友觀,背後都為了滿足個人的需求。只是,需求的種類是多樣的,如情感的支援、精神的依賴、物質的幫助、地位的提攜等等。按照世俗的評判標準,有的擇友觀很簡單純粹,而有的擇友觀顯得趨炎附勢、唯利是圖。

但是,無論是哪種擇友觀,我們都不得不承認,友誼的產生就源自於個人的需求。換句話說,就是你的朋友身上,有著恰恰符合你的心理或物質需求相關的特質,正因為這種特質才會吸引你去結交對方。

這個邏輯反過來,也成立,如果他人無法從你身上獲得需求的滿足,你自然也不會對別人產生吸引力,別人就不會把時間和精力放在你身上,你們就只能是擦肩而過的陌生人。

2. 友誼的本質是尋求社會支援

友誼是在自我需求的驅使下產生的,而友誼的本質上,就是在尋求社會的支援。

因為人類很弱小,無法靠單打獨鬥立足於世,所以,個人或多或少,都需要尋求一定的社會支援。

這種社會支援的形式是多元的,有關愛、理解和寬慰等的情感支援,有表現為擁抱或親吻的身體安慰,有提供資訊和指導意見的建議支援,也有物品或金錢的物質援助。

友誼是獲取必要社會支援的一種重要途徑。

根據心理學家的社會調查結果顯示,超過三分之一的人認為,友誼是他們目前“最親近、最深刻、投入最多和最親密的人際關係”。

朋友間彼此欣賞、相互信任,珍視自己同對方的感情,重視對方的好惡,雙方就能無拘無束地做最真實的自己,彼此進行有意義的自我表露,在相處中,積極地提供情感支援和實際援助,相互陪伴、分享興趣、結伴行動。

有學者,將友誼定義為“一種自發的人際關係,通常表現出親密和扶助,雙方彼此欣賞,並企求對方的陪伴”。

從這條定義就不難發現,友誼是彼此欣賞的親密關係,在這種人際關係中,情感迴應和物質付出是常見的。而這些情感迴應和物質付出,恰恰就是社會支援的兩種主要形式。

試想一下,假如你是一個女生,在情感受挫的時刻,是不是立刻就想找朋友傾訴,來獲得關愛和安慰?假如你是一個男生,在想要打遊戲的時候,是不是馬上就會詢問自己的朋友有沒有空,一起玩一把?

跟朋友傾訴情感問題的女生,或是呼朋喚友地玩遊戲的男生,他們都是在從朋友那裡尋求社會支援。

換言之,假如你一直無法與找你哭訴煩惱的朋友產生共情,無法及時提供理解和寬慰,甚至懶得迴應對方的情緒,抑或是在自己完全有空的情況下,一而再地拒絕朋友的邀約,導致他們無法從你身上找到需要的社會支援,那麼你很有可能就會失去這些朋友。

3. 經營友誼的秘訣是保持“應答”

友誼是在自我需求的驅使下產生的,其本質上就是在尋求社會支援,那麼不難推測出,經營友誼的秘訣,就是保持“應答”。

倘若你想要維持和某個朋友的友誼,那就需要你在認知層面,對這位朋友的需要和興趣表現出關注和支援。

人的相處是互相的,對方也會感受到你對他的關注,相應地,他們也同樣會做出熱情的動作,表達對你的理解和欣賞,藉此表達他也珍視這段朋友關係。

這種相互間的應答、禮尚往來,正是經營友誼的核心秘訣。

當然,友誼會隨著所處的社會背景、親密程度、個體的年齡變化而有所改變。人在不同階段,跟不同的人打交道,自然就有著不同的人際圈子,每個人很難一輩子只有某一段友誼。

根據心理學家的研究,人們隨著年齡的增長和閱歷的積累,往往只會與少數幾個朋友交往,但與朋友間的人際交往層次、相互依賴程度,則會越來越深、越來越強。

被人們認為“最好的朋友”,並不是某種截然不同的人際關係,只是相比於其他的友誼,更有緣分、能兜兜轉轉地保留下來、保持持續性親密關係、彼此依賴的相互應答,這也就是它們為人所珍視的原因所在。

對於每個人人生中的多段友誼,並不是所有的友誼,都有意願或有機會保持長期應答。在時間、距離、工作、家庭生活等諸多不確定因素的相互作用下,無法完成彼此間社會支援的應答,那麼友誼也就淡了、散了。

總而言之,“如果有一天,你失去了利用價值,你會發現自己根本沒有朋友”,這句話現實又殘酷,但卻不失為道理。

它揭示了友誼的本質和要素:友誼因人的需求而產生,其本質是在尋求社會支援,也需要透過保持應答,來維持和經營。

倘若你失去了滿足他人需求、提供社會支援、保持應答的“價值”時,友誼也便煙消雲散了。

15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一定要想好再結婚,對自己負責,也是對孩子負責,對每個人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