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全是好事,除了生活。
到底該怎樣定義生活,並不固定。字典給出的答案看起來標準,長輩或者過來人本著經驗總結的說法也只是一家之言,但沒辦法適應所有個體。任何觀點都有被例外的時候,僅限普及提供參考,不足以進階為公式。包括本文,只是我目的是在闡述個人思維而非像導師一樣灌輸三觀,因此存在更合理。我也不打算結合個人生活案例來如此操作,形式偏向對抗壓抑和平庸的覺悟結合接觸希望的選擇,還有一部分記錄對話自己的功能。寫作和思考本身也是一種生活,而觀摩我寫作和思考這件事同樣算生活。
所以生活是可以隨便解讀的,有個俗到能背誦的典故,就是看到半杯水到底是使用“只剩下”亦或“還有”,算最直接心理測試,反映心態。其實也可以強行代入,心理暗示繫結潛能,有時會營造出並不存在的趨勢。這都是無奈的拯救措施,畢竟老祖宗有言: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普通人大概都是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目所能及皆“緣可遇分不可求”,但還能“認命不認運”。
緣和命是一回事,即客觀存在事實。我們的人脈和交際圈是不可控的,哪怕有意識去經營也都是來源於太多意外,這就是緣。分則是化學反應,個體完全有能力把握和改變,透過造人設和提升資本來匯出結果。命運同理,命是我們無法控制的,沒有傳說中的投胎技術,經歷、意外和轉折都任憑安排。但運是另一回事,屬於可控趨勢,能透過深造和努力扭轉發展軌跡,從而體驗到有區別於根據基礎做出來的假設。
以上這些道理說明一個常識,人生“有所為有所不為”。“有所為有所不為”這個概念僅限原則和底線這些宏觀概念,但公式跟生活或者人生是對應的。人生或者生活同樣只能選擇性接受和操作,這個過程沒那麼痛快,精神折磨、吃力不討好和對消極位置的恐懼充斥起來,會膨脹一種窒息感。另一方面,真正的生活而非生存——物質生存也未必無法提升到生活級別反應,擴散著使命感、責任心和價值體系,這就是好事。
生活本身不是好事,但生活到處都是好事,這就是為什麼“生活中全是好事,除了生活”。生活本身是不行的,否則大眾不會熱衷炒作喪文化,也對販賣焦慮暗中支援。生活本身具備毀滅性質,連那些美好的人事物都可能成為傷害我們的東西。相信優勢的話,人至少還有動力。萬一在自己最擅長的領域吃癟,那情況太難以接受了。這就意味著,每個人都必須儘量尋找一種足夠接近永遠的安全感來做參照物,哪怕被最信任的人事物拋棄,至少還能在世界上找到存在感。能夠承擔這個角色的載體有兩款:自信和現實。
自信是有必要的,哪怕個體資本欠缺到極致。自信也算一種心理暗示,代入感太強烈不一定有用,但有必要。同時,比自信更重要的是現實。現實地自信才是科學的,現實既是我們的敵人也是我們的朋友,最終就是我們自己。所以自信的另一個意思,就是信現實。“生活中全是好事,除了生活”,分別對應著自信和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