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表達能力的好壞,取決於我們的思維生成什麼樣的“語言結果”。
當我們要表達時,其實就是把我們從思維活動中生成的“語言結果”,透過自己的發聲器官轉化為有聲語言的一種行為。
也就是說,我們說什麼,怎麼說,跟我們的思維生成什麼樣的結果息息相關。
而這個形成表達的過程,大概有五個步驟:
1,生成想法;
2,表達目的;
3,選取載體;
4,組織語言;
5,語音傳播。
簡單來說,就是你對於某件事形成一個看法,有了一個清晰的表達目的。然後針對這個目的,你運用適合的語言載體,如是中文還是英文等,再快速進行相關的語言組織步驟,就透過自己的發聲器官轉化為語音,使其得到傳播。
任何一個環節做得不好,都會影響到我們最終的表達效果。
例如你喜歡一個女生,形成了一個愛她的想法,而你又想把這種想法表達出來,讓她知道。這時你肯定選用她能夠聽明白的語言作為載體。
然後你再把相關的詞語組成你想要的表達內容,諸如簡單說“我愛你”,也可以說一些複雜的長句,講述你對女生產生感覺的過程。最後就是當著她的面,把這些話說出來了。
可以看出,這五個步驟的背後,思維在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指導作用。指導什麼呢?就是你的表達方向,以及怎麼表達等事宜。而這,就是所謂的“表達思路”。
所以,提高我們的思維能力,其實就是讓我們的表達思路更加清晰、準確。只有這樣,我們的表達能力才能夠最大限度地被釋放出來,發揮應有的效用。
也就是說,表達的思路的作用,就是讓零散、混亂的思維點,有規則地聚攏起來,讓其變得更具系統化和條理化,從而形成一個切合話題要求和自己旨意的表達網路。
以下分享的四種表達思路,就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完成前文講述的五個步驟的表達流程。
只要你在平時的表達活動中,有意識地運用這些表達思路去形成話題,你的表達能力就會給人非常有邏輯的感覺了。
直線表達思路所謂“直線表達思路”,跟我們想到什麼就說什麼的表達方式很接近。
然而,直線表達思路卻是圍繞著單一個話題進行梳理的,你說的每一句話,都跟這個話題很有關係。
在表達的過程中,你可以想到哪兒就說到哪兒,但是你說的每句話,最好跟主題有密切的關聯性和連貫性。
例如你上一句話明明是說的是“偶爾的聚會可以放鬆心情”,下一句話就轉而去說“做運動的好處”,那麼這兩句話之間,就缺少關聯性和連貫性了。
這時,你的表達思路就從一條路岔開成兩條路了。
當然,那些口才很好的人,他們會懂得把話題拉回來。即便下一句話是在說“做運動的好處”,可是他們最後還是能夠回到“聚會可以放鬆心情”這個點上。如:
“做運動很好啊,尤其現在的人,經常對著電腦和手機,身體都懶得動,搞得自己的體質越來越差,動不動就生病。
不過,跟自己的好朋友一起運動,我相信比起自己一個人做運動,會獲得更加快樂的效果。既可以鍛鍊到身體,也可以透過跟朋友聚會,而讓自己繃緊的心情得到放鬆。
所以,做運動的時候,如果你能夠喊上你身邊的好朋友們,那麼就最好不過了。”
這個例子,說明了如果你說的話暫時“離題”也沒有關係,只要你懂得把說話的焦點拉回到原先的話題上,你也是圍繞著某個主題進行講述。
所以,直線表達思路的重點,就是你在某個時段內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是跟某個主題有密切的關聯性的,句與句之間具有很大的連貫性。
例如我這篇文章這個章節的內容,就是圍繞“直線表達思路”進行講述的,所以每一句話都跟這個主題息息相關。
當你按照這個思路構建表達時,即便想到哪兒就說到哪兒也沒關係,只要每句話不偏離話題,而且能夠實現到你的表達目的(我的表達目的,就是讓讀者明白什麼是直線表達思路),那麼你的表達已經很好了。
這個表達思路,相信任何人都可以輕易掌握到。
“Z”形表達思路我們在說一段話的時候,除了按照直線的方式進行表達,有時候我們為了深入說明其中的某個觀點,還需要從這條直線中跳出來,對內容進行深度上的拓展。
完了後,我們又回到原先這條直線上,從而形成一個比較立體的表達結構。形象化來說,就是類似於“Z”這種形狀的表達思路。
例如朋友朋友坐你的車出行,發現你的駕駛技術很好,開車很穩。但沒想到,原來你才拿到駕照不到一個星期,於是他們就問你是怎麼提高自己的駕駛技術的。
為了回答朋友的問題,這時你有兩個選擇,一就是運用直線表達思路,簡簡單單地講述自己考取駕照的學習過程。
但如果你想讓朋友對你的表達留下深刻的感覺,你還可以選擇運用“Z”的表達思路,構建一個更有深度的表達。
如:
“你們都是有駕照的人,也知道要拿到駕照,肯定要經歷過科目一到科目四的考試。尤其是科目二和科目三,很多人都卡在這上面,對我來說更是很擔心的事。
所以為了讓自己成功透過科目二和科目三,我就不斷努力去鍛鍊自己的駕駛技術。怎麼鍛鍊呢?(從直線表達中跳出來)
我記得當時我是被安排在晚上去練車的。我練完之後,我不會立刻就離開,而是留在練習場旁邊,觀察其他學員的練習。
教練會指出其他學員的問題,我就反思自己是不是也是這樣,然後記在心裡。如果我自己確實存在這些問題,在當天我就會等其他學員全部學完離開之後,我就會哀求教練讓我再練半個小時。當然,我會給教練買好吃的夜宵之類的去報答他。
科目二我是這樣做,科目三我也是這樣做。我提前自己做了很多功課,每次練習時都非常細心。所以最後考試的時候,全部都一次透過,我也因此而練就了紮實的駕駛技術了。”
紅色字那段話,就是跳出原來的直線,做深入說明的一個重點。這個重點,其實你不詳細說也可以,簡單說一句“我在練習科目二的時候花了很多心思”之類的,然後銜接回最後那段話就行了。
但很明顯,這種表達並不會給人帶來深刻的印象。所以為了加深你的表達效果,就揪出一個點,做深入的講述。
所以,當你在運用直線表達時,如果有一個點你想重點去說明的,就可以運用“Z”形表達思路去構建內容了。
“三”字表達思路有時候,我們講述一個觀點,用一個例子去說明不是不行,而是很容易缺乏說服力。為了加強你這個觀點的分量,就需要選用多個素材去說明了。
而一般來說,運用“三”個素材去輔助講述,就能夠讓你的表達更有內容,也更具邏輯的說服力了。
不管你要解釋一個問題,還是闡述一個看法,抑或是分享自己的見解,選用三個比較有代表性的例子,可以讓你的說辭更有力量。
例如你的孩子平常不喜歡做家務,你就可以這樣跟他說:
“小明,我希望你以後能夠幫媽媽做家務。你知道為什麼嗎?
第一,因為孩子幫父母做家務,說明這個孩子懂得體諒父母的辛苦,是一個懂得感恩的人。那你覺得自己是一個懂得感恩的人嗎?
第二,孩子願意主動幫父母做家務,說明這個孩子不是一個懶惰的人。而父母更喜歡那些做事勤奮的孩子,那你覺得自己勤奮嗎?
第三,孩子選擇幫父母做家務,解決衛生上的問題,說明他是一個聰明的人。因為聰明的孩子,都不願意生活在滿是垃圾的環境裡。那你覺得自己聰明嗎?
所以,如果你想成為一個人人都喜歡,既懂得感恩,又勤奮和聰明的孩子,你是不是應該要幫父母做家務呢?”
這種說法,在說服的效果上,至少比起只列舉出一個理由,起到更加強烈的作用。
當然,不是任何事情,都動不動就說三件事,給出三個理由,列出三個例項。而是說,如果你想讓你的表達起到一種強烈的說服效果,那麼結合這個“三”字表達法則,至少更容易實現這個目的。
例如你要跟上司解釋,為什麼這個月的業績不好,如果你能夠找出三個客觀原因,說明你是一個善於思考的人;如果你要跟老闆提出解決某個專案問題的看法,如果你能夠給出三個建議,也說明你是一個有思想的人。
善用“三”字表達思路構建你的話語,你就會給人更有能力的感覺。
即興表達思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經常針對某些事情,發表自己的見解。而這種表達,其背後離不開四個因素:
1,你為什麼要講這個話題?
2,你對這個話題有什麼看法?
3,你的理由與依據是什麼?
4,重新提及你的觀點是什麼?
而這四個因素,也是幫助你構建即興表達的重要流程。
例如你和朋友聊天,聊到了現在短影片的發展情況。然後你朋友也想去做小影片,打造自己的私域流量。見此,你就可以說說自己的看法了。
你為什麼要講這個話題?答:你想跟朋友說,現在做小影片並不是很容易。
你對這個話題有什麼看法?答:現在小影片的競爭太大,每個人拿著手機隨便拍一拍,就能夠成為影片博主,從而導致很多人為了追逐流量,而形成了各種惡性的競爭。如果去做這件事,你沒有長時間的堅持,建立自己的影片特色,是很難做到的。
你的理由與依據是什麼?答:你看看那些跳舞的小影片,只要女生長相和身體不錯,她們隨便跟著音樂扭扭腰,就能夠吸引一大波流量。她們拍攝一個小影片,花不了太多的事情。但那些真正有內容的影片博主,努力一個星期才能夠產出一個影片,可是說不定流量卻一點都不穩定。
重新提及你的觀點是什麼?答:所以,你真的想要做影片博主,你一定要清楚知道,這不是一條容易走的路。你可能需要投入很多時間,花費很多精力,耗掉很多資源,才能夠帶給你轉化。
至此,一個完成的表達就已經完成了。
這四種表達思路,有時候並不是單一使用的,可以根據不同的情況,混合使用。
平時有意識去鍛鍊自己的表達思路,多開口,多發表意見,你自然就能夠把這些表達思路,變成自己思維反應的一部分了。
久而久之,你的表達能力,自然就會變得很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