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周新成,武漢大學社會學院研究生
——————————
我的家鄉在蘇北沭陽縣一個小鄉鎮上。今年過年回家,體驗到了全國各地未婚年輕人或多或少都面臨著的“催婚”大戲。相比於國內其他一些地區,在我們這裡,面臨婚姻焦慮最嚴重的往往不是年輕人,而是他們的父母們,他們的焦慮比其他一些地區的“催婚”父母來說亦更加嚴重。因為對於他們來說,子女結婚成家是他們不斷步入老年的這一階段面臨的尚未完成的最重要的“人生任務”,如果不在尚具有生活與勞動能力的階段完成這個任務,那就意味著父母們身心兩方面都不得放鬆。
小陳的父母便是家鄉許多尚未完成“人生任務”的眾多父母中的典型一例。小陳1996年出生,在讀了三年大專後,透過專升本考試又讀了兩年本科,目前在省內某高校就讀,今年六月份畢業。去年十二月,小陳參加了考研,考本校本專業研究生,雖然成績還沒公佈,但小陳自覺升學無望,已準備今年工作。
之所以小陳爸爸今年對其各方面提出如此多的要求,是因為今年寒假,小陳爸爸開始張羅為他安排相親/即使是路上遇到一些親朋好友打個招呼、閒聊幾句,小陳爸爸都不忘見縫插針提及此事,讓親朋好友留意一下有沒有比較適合的女孩子。甚至於有一次,小陳爸爸瞭解到我們這邊有戶人家有三個與小陳年齡相當的女兒後,竟然沒尋一個與這戶人家較為熟識媒人去打聽具體情況,而是自己假裝詢問這戶人家隔壁新建的駕校相關情況,直接去這戶人家搭訕,試圖瞭解一下情況。
為何今年小陳爸爸如此著急於兒子的婚戀情況?表面上,主要是因為今年六月份,小陳將要結束學生生涯,畢業工作,以小陳的年齡階段,一旦工作後,確實是馬上就進入了談婚論嫁的年齡階段。若我們細究這一表面原因背後的原因,則能看到許多華北地區的地域婚戀觀以及很多結構性的社會因素對小陳爸爸的影響,驅使他在今年過年期間時時為小陳的相親事宜絞盡腦汁。
在我們這個鄉鎮上,像小陳這樣讀書一直讀到二十五、六歲的並不多,許多年輕人都是初(職)高中畢業、大專或本科畢業,二十歲左右外出工作。蘇北蘇南的經濟發展水平差距與就業機會的差異,使得大多數年輕人都跟隨著父母、親朋好友流向了蘇南蘇中,尋找工作機會。不過,在這些外出工作的年輕人中,能夠在蘇南蘇中定居的佔很小的比例。這些年輕人的父母一般都在外工作到子女結婚成家,為兒子在本縣縣城買房。等到孫輩出生後,則漸次回到家鄉工作與照顧孫輩,子輩則繼續在外工作。
近年來,隨著產業轉移,蘇北地區的工業化程序的推進,很多年輕人開始返鄉就業。這樣,許多家庭順利實現“全家進城”,亦有很多家庭是“半工半耕”的模式,年輕一代已經順利進城,父代在完成送子代進城的任務後繼續回到家鄉,過起“半退休”生活——之所以說是“半退休”,是指他們一般仍然會從事農業生產或打工,但此時,完成人生任務的他們從心態上來說已經放鬆了許多,掙錢更多的是為了養老與補貼一下子輩、孫輩。
而像小陳這樣,之所以能夠讀了大專還能專升本讀本科,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父母在他小時候沒有常年外出打工,有了父母在身邊一直以來的管束,對學習頗為重視。不過,也正是因為他的父母沒有外出工作,使得他家的經濟收入水平一直不高。並且,雖然小陳讀書期間雖然有來自國家與社會的各種資助,讀大學並沒有花很多錢。但是,在此期間,作為勞動力的小陳沒有參加工作,讀書的隱性成本便是這五年的參加工作的工作收入。這些原因導致小陳家難以實現“進城”,一直到前幾年小陳家才拿出積蓄,又借了些錢在鎮上買了套二手房。
而在家鄉目前的婚姻市場中,男方在縣城購房通常已經成了必備條件,甚至已經成了相親的隱性前置要求。一般而言,媒人在介紹的過程,女方家庭都會直接詢問媒人男方家是否在縣城買了房。即使現在沒有房子,男方也要告訴媒人婚前是否有能力買房。縣城購房之外,彩禮與“三金”也是必備條件,一般而言,彩禮與“三金”花銷都在十萬左右。有車雖然不是必備條件,但也是一項加分條件。這些物質情況之外,女方往往還要了解男方父母性格等各種情況。往往在對這些情況有所瞭解之後,女方與男方才進一步進行接觸。
瞭解這些,我們就能理解小陳父母為何如此焦慮於小陳的婚戀問題。一方面而言,小陳今年已經二十六歲,在相親圈中。這個年齡已經不小了。家鄉那些沒有讀大學的年輕人在這個年齡階段大多數都已經有了孩子,甚至有了兩個孩子。另一方面而言,就小陳父母的年齡、工作收入情況而言,由小陳父母出資為其在縣城購房,哪怕是出首付,也基本不可能。而小陳專升本讀了一個普通本科,可以預見,畢業前幾年工作的收入並不是很高,在畢業幾年內在縣城買房機率也很小。並且,隨著本縣的經濟發展,本縣房價正在節節攀高,目前,房價已經漲到均價八千多元一平。
此外,在小陳爸爸看來,小陳並不是一個會“混”的人,在家鄉不會“混”一般有兩種含義,第一種是指在工作上,不能透過自主創業或尋找好的工作獲得高收入;第二種是指在婚戀上,沒有能力透過自主戀愛以找到合適的物件。既然指望小陳自主戀愛的可能性很小,家庭物質情況又使小陳在婚戀市場中處於不利位置,那就只能“笨鳥先飛”,在即將畢業時儘快相親。即使相親不成功,為以後工作之後過年回家再次相親積累一些經驗,
小陳第一次相親便是上文提到的小陳爸爸去打聽的那戶人家的三女兒,目前在本縣當老師。相親地點在鎮上一處公共廣場上,小陳爸爸礙於面子並沒有到場,小陳的姐姐姐夫帶他去見了女生和她媽媽。相親結婚幾天後女方透過中介人向小陳家傳達了相親後的想法,認為小陳還沒有工作,不合適。小陳的第二次相親並未見到相親的女生,這個女生的爸爸便是業餘媒人,在小陳家中的時候,和小陳說自己女兒也與他年齡相當,可以接觸看看。但幾天後也給了反饋,說小陳還沒有工作,為時尚早。
兩次失敗的相親並沒有使小陳爸爸感到挫敗,相比往年。今年小陳爸爸出門走親訪友的頻率更高了,在與親友的聊天過程中,小陳爸爸總會見機提一句,自己的兒子快工作了,如果親友有認識年齡、家庭條件各方面條件合適的女生多多幫忙介紹一下。不過,在家裡吃飯的時候,小陳爸爸一個人喝了幾杯酒之後,像是自然自語又像是對小陳說道:家裡還是有點太空,沒有小孩不熱鬧。有時候會更直白地說:要是明年家裡四個人過年就好了。
對於小陳父母來說,由於年齡、身體狀況、工作性質等因素,使得他們已經不再可能在物質上給予小陳太多的幫助。但是,兒子順利地結婚成家又是他們必須完成的“人生任務”。鎮上,有一些三四十歲,因為家庭經濟原因較差成為光棍的男性成為許多家長催促子女結婚的反例,成為鎮上一些人茶餘飯後的嘲笑物件,他們的父母當然也會被提及。對於小陳這樣的年輕人的父母們來說,他們怕自己的兒子成為這些光棍,更怕自己也成為他人口中提及的那種掙不到錢、導致子女成不了家的反例。
因此,對於小陳父母來說,什麼時候完成小陳結婚成家這一最為重要的人生任務,他們什麼時候才能夠鬆懈下來,移去壓在心裡的這座大山。而他們目前所能做的,就是繼續為小陳安排更多的相親,在這幾年內省吃儉用,再攢些錢以備小陳結婚買房。他們也希望在自己尚有生活與勞動能力的時候,能夠幫小陳照顧一下孫輩。如果小陳結婚生育太遲,到時候小陳要面臨著既要照顧父母,又要撫育子女的難題,這是小陳父母不願意看到的,
正是在蘇北這種上代對下代人承擔“無限責任”的社會環境下,像小陳父母這樣將子女結婚成家作為自己最為重要的“人生任務”的父母大量存在。很多年輕人一過年就面臨著“催婚”焦慮,而他們的父母,則面臨著儘快完成“人生任務”的焦慮。年輕人希望選擇愛情、在離婚率不斷攀高的現代社會對待婚姻更加慎重,而他們的父母卻希望儘快完成“人生任務”,儘快卸下心頭的重擔。
2020年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