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2年前,有幸參加了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的決策學課程,授課的老師是烏耀中教授。這個課程圍繞著人們在判斷和決策過程中會出現的不自覺的決策思維方式展開,著重討論瞭如何避免自己在思考上的決策陷阱以及使用正確的決策思維方式。儘管2年過去了,我對烏教授的講解依然記憶猶新,並經常能在自己的學習工作中運用當時所學。所以想重新再一次回顧這一段課程的學習,記錄下烏教授講解的精彩之處。

在課堂上烏教授講到過一個概念:證實偏差(Confirmation Bias)

證實偏差是指當人們確立了某一個信念或觀念時,在收集資訊和分析資訊的過程中,產生的一種尋找支援這個信念的證據的傾向。也就是說人們會很容易接受支援這個信念的資訊,而忽略否定這個信念的資訊,甚至還會花費更多的時間和資源去貶低與他們看法相左的觀點。

證實偏差

證實偏差有認知證實偏差和行為證實偏差兩種

認知證實偏差是指人們總是有選擇地去解釋並記憶某些能夠證實自己所確立的信念或觀點。比如說平時我們對一個人的第一印象非常好,留下了他是一個好人的觀點,那麼在後續和他交往的過程當中,我們也會不自覺地關注到他好的一面,而常常會忽略到他不好的那一面。甚至在有人提醒自己,他這個人有不好的一面的時候。我們還是會傾向於找出一些他好的一面的證據來佐證自己的判斷。或者乾脆選擇不聽其他人的建議,拒絕瞭解他的另一面。

情人眼裡出西施

行為證實偏差是指人們的社會行為總有一定的模式,而這種既有的模式會使人們在社會交往時作出符合該模式的行為,也就是說其行為表現會去符合他人對自己行為的期望。類似於"自我實現的預言"。比如說作為一個領導,如果我們的觀點是聽話的員工才是好員工,這樣的一種期待如果被員工所感知,員工就有可能會出現符合“聽話的員工”這一人設的行為。在老闆釋出指令的時候,不再出現質疑的聲音,也不會提出不同的意見。西方國家在孩子教育的模式上經常使用鼓勵和表揚的模式。一直跟孩子強調你是不一樣的,你是很棒。孩子在鼓勵和表揚下的行為模式趨於符合表揚模式中的人設。這種心理自我暗示的力量也來源於行為證實偏差。

心理的自我暗示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降低證實偏差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呢?烏教授在課程中為我們提供了一些思路,即努力養成採納外部意見的決策習慣。烏教授還舉了幾個例子:

巴菲特:為團隊引入外部人員,形成團隊多樣性,減少趨同,聽取並重視反對意見。達爾文:在30分鐘內記錄收到的反對意見,以免自己自動過濾了這些反對意見。華為:設立了藍軍參謀部。解放軍:朱日和基地,假想敵制度。

這些方法都是因為別人可以看到自己看不到

的地方,發現自己忽略的資訊,給自己的決策和判斷提供給更多的依據。

6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身為已婚男人,你是兒子做得好還是女婿做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