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風箏的故事,你一定聽過吧,說一個自己的體會:有一次和同事出去放風箏,由於操作不當,所以別人的風箏都飛起來了,只有我的還在原地踏步。
後來,同事告訴我放風箏的時候,手裡的線不能抓得太緊,這樣風箏就沒有起飛的動力,同時也不能太鬆,這樣風箏就會不受控制。
所以,放風箏最好的方式就是不緊不松地抓在手裡,這樣它不管飛得多高,主導權始終都掌握在自己手裡。
其實,愛情也是這樣一個道理,並不是兩個人之間的距離越近感情就越好,沒有距離的愛情只會讓人產生一種負重心理,然後就想要逃離。
愛情裡面需要控制,但同時也需要保留一定的空間,這樣愛情才會在一個舒適的氛圍裡越飛越高。越走越遠。
不要每天都聯絡,男人容易產生不愛你的情緒有一個人一個人願意多走2英里路,並不是因為他喜歡運動,而是因為兩英里之後的那家文具店的鋼筆賣2美元,而原來那家文具店卻要賣5美元。
一家店的電腦賣1000美元,2英里之外有家店賣979美元,但是這個人卻不願去再去走兩英里來省這幾美元。
這便是心理學中的貝勃定律,它指的是第一次刺激能沖淡第二次刺激,若想要達到第一次比例帶來的效果,就需要不斷地去增加刺激程度。
在兩性關係中,女人每天都在和男人聯絡,一開始產生的刺激效果一定會有的。
但是時間長了,這種刺激感就會逐漸淡去,若是想要持續這種感覺,就需要女人在現有的基礎上,再增加更強烈的刺激。
然而,人的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在一個範圍內可以實現自己的價值,但是在一個更高的範圍內就會力不從心。
那麼這時候,依靠頻繁聯絡建立起來的感情瞬間就會變得脆弱不堪,然後土崩瓦解。
因此,在兩性關係中,與其總是給予對方錦上添花的事情,倒不如側重於雪中送炭,這樣被給予的一方才會懂得珍惜自己的點滴所得,而不是有恃無恐。
“感覺適應”:長時間地單一資訊,會讓感覺到厭倦01)、當我們駕車進入隧道的時候,光線從明到暗的一開始會讓我們感覺到不適應,但是過了一會也就可以適應暗光氛圍。
當我們再從隧道里出來的時候,突然到了一個光線強的環境裡也會讓我們感覺到不適應,甚至在強光刺激下,眼睛還會睜不開,但是過一段時間,我們也依舊會適應。
我們的身體器官對於某一件事情的感受性,是會隨著處於氛圍時間的長度而逐漸降低。
這就是心理學中的“感覺適應”,它是指刺激物對同一感受器持續作用,使感覺閾限發生變化,導致對後來的刺激物的感受性提高或降低的現象。
02)、長期聯絡更多的是對於情感需求的一種刺激,而當對方長期處於這個環境中的時候,內心也會對這件事情的感受性下降,也就是說我們常說的“審美疲勞”。
男女之間的感情如果只是圍繞著一件事情來維持,那麼越到後期,就越會覺得感情的發展舉步維艱。
因為他們長期地圍繞著單一的情感輸出,所以,時間長了,感覺到厭煩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好的愛情,一定是保留距離感的蔡康永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過於熱情不是一個人維持良好關係的方法,與人相處最好‘冷淡一點’,與外界保持一定的距離感。”
電視劇《歡樂頌》裡面的安迪和包奕凡相處的時候不會像熱戀情侶那般甜蜜,安迪很少主動去找包奕凡聊天,但是每次包奕凡來找她的時候,她也會熱情迴應。
安迪不會干預包奕凡的生活,相反她會把更多的時間集中在自己的事情之上,去工作,去運動,或者是去提升自己的廚藝。
他們之間的相處雖然沒有熱戀的那種如膠似漆,卻也舒適融洽,不會感覺到有任何壓抑的地方。
男女之間相處的距離如果太過於接近,那種狀態就像是擁抱得太緊,感覺不到甜蜜,只有呼吸困難以及不舒服。
“距離產生美”是兩性關係中需要去注意的一個真理,因為兩個人在相處的過程中保留一個合適的距離,才能夠有空間去發展新的事情,為愛情注入新的血液。
總之,異性相處的潛規則就在於一個舒服,而獲得舒適感的前提就是彼此距離的一個把控。只有掌握分寸感的愛情,才能夠走得長久。
The End -
戀愛婚姻心理主筆團 | 用心理學分析愛情、婚姻、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