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思遠|作者
樸素的樹、如歡|編輯
nandi-gustian|圖源
第7季《奇葩說》有個辯題:
身邊的同齡人都過得比我好,我該 / 不該玩兒命追。
辯手馮曉桐說:“我這麼拼,不是因為我想拿BB king,而是跟同齡的辯手比較,我沒有他們那麼受歡迎。是那個恥辱感逼著我,熬下了一個又一個的長夜,是它在陪伴著我。”
這種跟同齡人比較帶來的壓力,心理學上稱為朋輩壓力。
和朋友聊起這個話題,有些人說“十年前我可能會拼命追;但是十年後的自己,不追了”;有些人則正相反“十年前我不會追的,可現在,死也要追上”。
朋輩競爭和年齡有關係嗎?該怎樣面對朋輩壓力?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
朋輩壓力,會隨著年齡而減緩嗎?
最近看了梅耶·馬斯克的自傳《人生由我》,對,就是特斯拉公司創始人埃隆·馬斯克的母親。
她在書中說,七十歲是人生最美好的時光,很想知道接下來究竟會發生什麼。
你能從她的筆觸間看到她的從容、豁達。
可年輕時的梅耶,並不是這樣。
書中講了一個故事:有一次,她和當時的丈夫去參加啤酒節慶祝活動。
期間,和朋友一起去洗手間,旁邊有人對她們吹口哨:“美女們好啊,你們看起來都好性感。”
這時,前夫對著她大喊“蕩婦”,並且衝過來當眾打了她。
這並不是梅耶第一次遭遇前夫的暴力,從22歲結婚開始,她就常常渾身佈滿淤青。
不僅如此,前夫還禁止她和家人來往。
這樣暗無天日的婚姻生活持續了8年,直到31歲,她才從這段婚姻中掙脫出來。
之所以用了8年,除了擔心丈夫會傷害家人,她更多是因為“羞於啟齒”,怕自己活的不如別人。
從二十多歲的壓抑、恐懼,到七十歲的坦然,在梅耶·馬斯克的身上,我看到了不同年齡,對朋輩壓力不同的態度。
年齡帶來的不僅僅是變老,還有成熟。
一個是生理上的。比如前額葉——大腦中負責理性思考和情緒反應的關鍵部位。
它在30歲左右才成熟。
也就是說,越年輕對待壓力的腦區越不成熟,能更敏感地感知到壓力,同時又缺乏理性處理這些壓力的能力。
另一方面,年齡增長,也意味著更立體的經歷。
這些經歷,讓我們瞭解自己是誰,自己的邊界在哪裡,自己真正渴望的是什麼。這些關於自我的答案,也會讓我們更客觀地看待朋輩壓力。
老一輩更愛比,年輕人更佛系?
《你好,李煥英》有這樣一個片段:女兒“考學成功”,李煥英擺了宴席,親朋都來祝賀。
大家聚在一起,雖然嘴上互道祝賀,但言辭之中不乏暗暗較勁,互相攀比:
年輕時比誰的工作能力強;
誰家買了第一臺電視機;
誰家的孩子更優秀、賺錢多。
老一輩愛攀比,是因為他們更能感受到朋輩壓力。
為什麼?
《你好,李煥英》裡也有答案,比如:廠長兒子不好意思承認自己在相親、不敢直接邀喜歡的女生去約會,等等。
這背後,其實也描述著那個時代:
人被更多規則束縛,不太敢追求自我——這正是老一輩人更能感受到朋輩壓力的原因,他們更渴望被認同,追求一種情感融合狀態。
內心深處,他們渴望變成別人期待的樣子。
社會上規則很多,家庭教育中更是,過度強調母慈子孝,以至於孩子不能和父母或其他重要的人區分開來。
他們太害怕和別人不一樣了。
不僅僅自己要比,孩子也不能落後。
可到了年輕人這裡,生活節奏快,圈子變動大。
有人說:“我連朋友都沒有,更沒什麼朋輩壓力”;
還有人說:“朋友換了一撥又一撥,還沒等比較呢,大家就散了”。
朋友不多、友情短暫、追求個性……對他們而言,和別人比是一件不夠酷的事情,和自己比,才是年輕人該有的態度。
面對朋輩壓力3種心態
面對朋輩壓力,一般有以下幾個主流心態:
a.“我應該更好”
我常常聽人說“我本應該如何如何”。
比如26歲,周圍的朋友都結婚了,他們就會著急“我也應該好好戀愛結婚的”。
“應該指令”是心理學TA流派的一個專有名詞。
指的是:由於童年缺乏自主經歷,我們要依賴外界的評價標準做決策。
可是“應該如何”這樣的想法,並不是自己內心深處的渴望。
潛意識會抗拒,徒增焦慮,也不會真的讓我們變好。
b.“比不過就算了,放過自己”
美國積極心理學家本·沙哈爾認為,我們要接受自己是一個凡人的事實,因為我們正處於一個極大不確定性的世界中,世界很多時候不會按照我們的預期發展。
對覺得“比不過就算了,放過自己”的人來說,他們最終會不會成功不知道,但可以肯定,他們會過得比較幸福。
因為,他們完成了自洽。
c.“我只和自己比較”
這一期《奇葩說》裡,蔡明說:“蔡康永老師,永遠都面帶微笑,教你們人生道理,他從來不否定你,不打擊你,這樣的蔡康永老師,我怎麼和他比?根本就不具有可比性。每個人的長項是不一樣的”。
確實。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劣勢,拿自己的短板和別人的長板比較,永遠都比不過。
也許,只和自己比就夠了。只要比昨天進步了一點,哪怕只有一點點,也是好的。
完善的自我,才是朋輩壓力的解藥
前文提到的梅耶,就是一個只和自己比的人。
31歲成為單親媽媽,一個人養三個孩子。自傳裡,她說自己40多歲時,經濟還很拮据。
那時,兩個兒子在創業,她為了離兒子們近一點,決定搬去紐約。
沒什麼錢,只能租一個很黑很破的小公寓,搬家那天她忍不住失聲痛哭。
即便如此,她還是拿下了兩個碩士學位,找到新的工作機會,打開了新市場。
梅耶在自傳裡說,她從來不和別人比較,她只和自己比較。幾乎不會考慮別人怎麼看待自己,也不會看別人做得如何,她只會著眼於自己的現實情況,不斷解決出現的各種問題。
72歲時,滿頭白髮的她,成了數千萬女性的精神偶像。
人格越完善,外界對她的影響就越小,越敢於對別人的評價說不,把注意力聚焦在自我身上。
生活中的我們其實也一樣,你越是內在不堅定,外界的人和事越會刺激到你。
看到別人結婚,自己年齡焦慮;
看到別人升職加薪,就開始質疑自己是不是不行;
但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節奏。同齡人比你優秀,穩住別怕。
那麼,如何完善人格,在自己的生活脈絡裡,變優秀呢?
a. 透過冥想練習,自我覺察
想要完善人格,第一步是先要自我覺察。
發現自己,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受?
只有開始覺察,才能從慣性的行為模式裡跳脫出來。
自我覺察的練習方式有很多,比如冥想、書寫練習等等。
b. 透過感恩練習調節關係狀態
人格完善一個最重要的標誌就是:完成心理分化。
可以簡單理解為心理層面更獨立,這意味著你不會追求總和他人保持一致,也不會別人一句話就讓你情緒失控。
你能更客觀地面對生活中各種各樣的關係。
感恩練習可以幫助我們從共生關係裡走出來,具體操作方式是:找個筆記本,每天記錄三件值得感恩的小事兒。
長期堅持,不僅會提高個人幸福感,還會讓你感覺自己越來越有力量。
c. 透過刻意練習調整行為習慣
人格不完善的人容易因為內在衝突,導致拖延、懶散等,刻意練習是調整這些行為習慣的好方法。
刻意練習的方式有很多,其中有效的一個方式是:告訴自己完成比完美重要。
想讓自己更自律?那麼你可以給自己定一個小目標,比如每天只做一個仰臥起坐,每天只看一頁書......
小目標更容易完成,不會那麼排斥。
一般還會因為覺得“一個”太簡單,不自覺地多做幾個。
一次次正反饋,就會激勵你越來越主動,越來越自律。
完善的人格,意味著你有能力活在自己認同的世界裡。
就像梅耶·馬斯克一樣,不畏懼單身、不畏懼衰老、不畏懼別人眼裡的“不正常”。
敢於選擇“不正常”,才是朋輩壓力最好的解藥。
寫在最後
這一季《奇葩說》半決賽的主題是:
收到30年後的自己發來的人生建議,你要 / 不要看?
我們來換個問法:
如果30年後的自己,告訴你過的不如同齡人,你會從現在開始玩命追嗎?
我想我不會,因為我按照現在自己的節奏,過得很舒服。
聽他的建議,可能確實會更成功,可我也失去了按自己方式生活的經歷。
我不需要別人來判斷“你該怎麼樣”,哪怕這個“別人”是30年後的自己。
做自己的選擇題,而不是別人的判斷題。
世界和我愛著你。
參考資料:
1、奇葩說:20210211《同齡人都比你優秀,要不要拼命追》
2、梅耶·馬斯克《人生由我》
- The End -
作者簡介:楊思遠:動力學心理諮詢師,心理學科普作者,著有《別讓壞情緒,毀了你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