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時候會說這句“好的好的,我會”呢?
可能是,下班收到領導或甲方發來的方案修改意見,無論如何總要先回復一句;也可能是,接到父母的電話,常常說到最後,當催婚、催生的例行話題開啟,雖然心生不耐煩但又不忍傷父母的心,於是只能先滿口答應……
聽起來,這句回答有點像最近流行的“糊弄學”語錄。為了先應付當下的局面,用最省力的方式把事情含混過去了。
而,我最近體會到這句話別有意味,卻是偶然在某一次清晨的瑜伽練習當中。
只不過講話的物件不是別人,而是對自己說的。拋開“糊弄”的色彩,那句話在那時、那地反倒讓我獲得了某種溫柔的力量。靜靜地,在一天的開始之際,引領我舒展開自己的身體,同時也舒展開內心的小小世界。
於是,帶著這種體會,回過頭去聯想生活中的場景,忽然發現,這句話似真的有一種魔力。
它可以是一種積極的自我暗示,既能對別人說,也能對自己說;它代表一種心態,面對溝通與交流,是開放的、是擁抱的;而其背後,或都是一種自我內在的成長。
慢慢體會,瑜伽的很多體式,對於身體來講是具有對抗性的。
拼命向天空伸出去手,肩膀卻要往下沉;指尖越向前觸控,越是要求臀部堅堅實實地“坐”在後方。瑜伽裡的幾乎所有的動作,都在背離我們身體通常用力的慣性。於是,人總會感覺到彆扭,手腳忍不住地顫抖,連面部表情也變得難以控制。
人,大約總是會本能地,對違背自我慣性、讓自己感到不舒服的東西,產生天然的抗拒和排斥。
這就如同,聽到有人反駁你的觀點,或者對你的方案給出其他若干建議時,於你的第一感受,總是很難做到開開心心、立馬就接受的。
而如果此時,心裡出現一個聲音,堅定地告訴自己“好的好的,我會……”,或能開啟一個全然不同的局面,而那可能是一次,如果你抗拒就錯過了的機會或體驗。
回到那個清晨,當我暗示自己,來自身體的對抗之力未必是一件壞事,“不如試著坦然地接受它”,進而真的試著去享受眼下的對抗,那種因對抗而產生的痛感,竟然慢慢消失了。
手腳漸漸恢復穩定,隨之,開闊感與力量感從身體的對抗中慢慢地釋放開來……這種感覺,竟像是在瑜伽中獲得了一次頓悟。
忽然理解,曾經看過南懷瑾一個講靜坐的影片,按照靜坐姿勢要求,“猙獰”地盤完雙腿之後,南師提到了若干條注意事項,其中有一條,便是要始終“面帶微笑”。
當雙腿處在可能不那麼舒服的姿勢中時,仍然要求修行者保持歡喜之心,接受肉體的對抗,用微笑自我暗示、轉變心態,看似是身體的修行,實際上又何嘗不是心靈的修行呢。
我們在日常的生活、工作當中,常常會發現兩類完全不同的人。
一類人,對自己的看法、觀點比較執著、堅定,很難被改變、被說服;而另外一類人,很樂於、且善於傾聽,他們更懂得,透過更多人的觀點、想法,去尋找更廣泛、更準確的靈感和發現。
這兩種特質或並無好壞之分別,但後者,似乎更容易建立與他人之間,正面的、積極的溝通。
這讓我想到一個戲劇遊戲,被稱為“Yes and”。
最初,那是從即興表演中的一條基本原則衍生而來的,它要求演員在無劇本的場景中,用“Yes and”來創造劇情,並且將其合理化地表現出來。
“Yes”的本質是接納、接受,建立正面的連結;而“And”,則是擴充套件、延伸,創造出更多的可能。
聽到別人的建議時,不直接Say no,不試圖勝過別人,而是先接受、再發散,或是對”好的好的,我會……“的另一種理解。
所謂“好的好的,我會……”,並不是盲目地全盤接受,它只是提供了一個可能性,創造了一個溝通的開始,引導我們學著將本能的否定、排斥,有意識地暫且擱置在一邊,先從心態上信任、接納對方,進而再用理性去傾聽、分析、發散,從而作出冷靜的選擇和行動。
然而為什麼,這句話仍然時常讓人覺得是一種糊弄呢?
比如,回覆長輩催婚時,你回答“好的好的,我會……”,更多時候真的就只是想盡快地結束這個話題。
《奇葩說》有一期辯題曾經提到糊弄學,哲學教授劉擎就什麼是“糊弄”,說過這樣的觀點。他認為,糊弄的判斷只有一個內在的標準,只有你自己知道。
有一本講心理學的書,寫到每一個成年人內心,其實都還住著一個小孩。他根源於我們的童年記憶。可能是不那麼美好的,那些曾令我們感到不安、孤獨、甚至痛苦、無奈的童年經歷。
他形成了我們的潛意識,會在不經意間跑出來左右我們的想法、行為,表現為憤怒、自卑、嫉妒、多疑等等。
所以有時候,即便我們年齡上已經成熟、行為上亦表現得大方得體,但如果“內心的小孩”不跟著一起健康成長,外在與內在存在衝突,我們依然很難稱得上真正的成熟,也很難獲得真正的自由、體會真正的幸福感。
對長輩說“好的好的,我會……”,成長的,或只是外在的、有意識的自己;而讓內心的自己聽見那句話,成長的,或才是那個內心無意識的小孩。
撇開任性、情緒化,先去感受長輩的善意,同樣再用善意去回饋,那麼即便回答仍然是同樣一句話,但一定不是在糊弄對方。
或許,當我們對自己足夠自信、自由,對他人亦足夠開放、包容,那麼,同樣一句“好的好的,我會……”,就不再是出於卑微、妥協、無奈,而是出於從容、勇敢和愛。
敢於傾聽、敢於接納;而後,亦敢於拒絕、敢於否定,或才是真正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