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汪曾祺說:“人間有味。”

一個人的口味要寬一點,雜一點,“南甜北鹹東辣西酸”,都去嘗一嘗。

這句話,也是他說的,放在我身上,非常合適。我從小就是一個不挑食的人,吃飯以吃飽為標準。這些年也走過很多地方,大多數食物,我都能吃習慣。

昨晚和我媽影片,聊起晚飯,她說我爸出去工作了,她就隨便吃點,湊合一下。一個人在家,懶得做飯,這不僅是我媽的日常,也經常是我的真實寫照。

習慣了和家人一起吃飯後,剩自己一個人時,總懶得再去多花心思。

今年過年,因為胃不舒服我還去了一趟中醫院,那位老中醫一邊給我把脈,一邊說:“你這是因為吃飯太多而引起的消化不良,小夥子,以後少吃點。另外,吃飯的時候吃慢點,一口飯嚼他個三十多下。”

聽得我哭笑不得。

轉過年來,我們一起做了幾個決定:第一,少吃飯;第二,晚上不吃主食;第三,多蛋白少碳水;第四,不喝飲料;第五,不吃零食。

就這樣,胡吃海喝的階段,過去了。

我還記得以前讀大學時和舍友一起吃飯的場景,我們自詡為“大秦猛士”,左手饅頭,右手菜,旁邊擺著老乾媽,每頓飯都吃得不亦樂乎。說真的,吃飯也需要氣氛,氣氛到了,飯量就大,冷冷清清,胃口也小。

在西安一年多的時間裡,我學會了很多菜的做法,反覆練習後,技藝日漸純熟。到現在,做飯於我,已經成了一種放鬆方式。

比如我在家讀書,坐了一個小時,我會起身活動活動,打打拳扭扭腰,倒杯茶,也可能順便把下一頓飯需要的食材準備一下。再過一小時,去廚房把菜切好;又過了一小時,配菜也準備妥當。

真到飯點的時候,直接炒,就好了。

另外,我還培養了一個做飯習慣——邊做飯邊收拾。具體來講,比如我的菜燒上時,我會回頭將不再用的鍋碗洗淨,收拾妥當。菜好,準備開飯時,剩下需要清理的鍋碗,自然少了很多。

提升效率,在於細節。

想讓做飯變成一項放鬆的事情,儀式感也很重要。

為了提升我做飯時的幸福感,去年我將家裡的刀具、鍋碗瓢盆全部更新了一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說的也就是這個意思。

做飯前,我會把小音響放在旁邊,選一首我最愛的歌曲,於是,節奏感也就來了。

選菜、洗菜、切菜、炒菜,中間再配備主食,熬點小粥,多管齊下,最後一氣呵成。

飯做多了,創造感也就來了。這種創造感,就和我寫文章時差不多,時間和心思用到後,零零散散的文字(食材),最後就組成了一篇文章(飯菜)。

滿足感是自己的,幸福感是家人的。

二胖很喜歡吃我做的飯,有一次在飯店吃清蒸鱸魚時,她說:“這家做的,跟你一模一樣,但口味還不如你做的好。”

其實清蒸鱸魚的關鍵就在於兩點:魚要買新鮮的;去腥工作要做好。

做法也很簡單:

蔥切斷、姜切絲、魚洗淨,在魚背開花刀,在魚腹橫刀片開;

在魚的表面撒一層鹽,為我們的小魚兒做一個愛心SPA;

在魚肚及魚身放上薑絲蔥段,靜置一會,然後直接上鍋蒸。

這裡我還有一個小技巧,也是從網上學的,蒸魚的時候在水裡加一些蔥姜和料酒,去腥效果更好,親測有效,口感更佳。

魚蒸好後,揀去蔥姜,倒出盤內的水,重新換上蔥花,再加點紅椒更好。

澆上熱油,瞬間靈魂注入,再淋上些生抽和蒸魚豉油,大功告成。

早上我有時候會做水蒸蛋,最後用小刀劃線,淋點生抽、香油,加些許蔥花。

嫩豆腐做肉沫豆腐,老豆腐做雞蛋豆腐,口感都不錯。

老豆腐

嫩豆腐

我們山西的名菜——過油肉,之前我還做了一次,味道就和小時候一樣。

微辣食物,像酸辣魚和水煮肉片,我們也愛吃。

偶爾做點肥牛飯。

另外我前些天在網上,和博主@深夜小魚乾兒還學了一個拌藕片的新方法,做出的藕片鮮香酥脆,非常美味。

煮藕片,過水就不多說了,重點在於料汁。

碗里加1勺蒜末、2勺辣椒麵(可以選香辣的,不辣)、2勺白芝麻;

鍋裡燒油,潑碗裡,瞬間激發出香味;

碗裡再加4勺生抽、1勺蠔油、1勺白糖、1勺孜然粉、1勺白胡椒,料汁完成。

需要加鹽的小夥伴自己看著加。

沒想到小魚乾兒下午還回復我了,這種互動實在太有趣。

在家時其實我最愛吃我媽做的烙餅,餅於平鐺上用文火烙好,外酥裡嫩,香氣逼人。

家裡如果有大蔥,一卷,再蘸點山西老陳醋,哎呀呀,人間美味。

大呼一聲:活著真好!

吃飯時,我和二胖喜歡找個電視看,或者是電視劇,或者是綜藝。邊吃邊看邊聊天,這已經成了我們的日常習慣。

不得不說,吃飯真的是一件美好的事情。而且有生之年,我們要吃一輩子,所以研究研究,學習學習,把這件每天都要做的事情變得有意思一些,有儀式感一些,其實對自己也是有好處的。

樂趣和幸福,往往就藏在最平常的事情當中。

等你去找。

12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陳松伶婆婆很過分?你怕是沒當過兒媳婦,這才是人間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