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池魚
我一個朋友給我吐槽說,她最近很不快樂。不,準確來說,是自從大學畢業以後,她就很少真的快樂過。
壓力,總是如影隨形,她一刻都不敢讓自己鬆懈。
其實,初聽她吐槽,我是比較吃驚的。因為她在我朋友當中評價很高,外人眼中的她,是聰明努力,工作好,工資高,能幹的形象,很多人說起她,都是誇她厲害,說她是個女強人。
因為大學畢業不到四年的時間,她就依靠自己的努力,在市區裡買了房子。
而看似光鮮的背後,藏著的卻是她內心深處的焦慮和糾結。
她每日都活在自己的鞭策中,想起房貸的壓力,生活的壓力,工作的壓力,種種壓力堆積在一起,時常讓她頭疼。
哪怕,在我看來,其實她有很多壓力,完全是自我賦予的。她總是想要掙更多錢,一開始畢業的時候,她實習工資月薪只有三千多,後來漲到五千多,七千多,直到兩萬多,她還是很不滿足。
她說:“感覺世界上厲害的人真的很多,我什麼都算不上,所以我必須要很努力,不然的話,我就不能過上想要的生活,我孩子以後的起跑線,也會落後於別人。”
我說壓根還沒結婚的她,真的想多了。
她卻說自己是未雨綢繆。
她總是這樣一個人,把事情想得很遠,很深刻,哪怕現在什麼都還沒發生,她卻會預設好最壞的結局,然後開始焦慮:萬一這件事真的發生,自己究竟要怎麼辦?
她總是和更加厲害的人攀比,想要去追逐他人的腳步,生活中要是接觸到比自己更加厲害的人,她就會有緊迫感,想要超越。
當她一直保持這樣的心態,自然很難真的做到隨心所欲,心底的那根弦時常都是緊繃的,從未放鬆過。
她擔心被超越,也過於在乎別人的實力,看重他人對自己的看法,所以總是這般鞭策自己,但卻漸漸丟失了當初的快樂。
她有次說:“想起我人生第一次拿工資的時候,不到四千塊,但卻是最開心的,怎麼現在不管工資多少,都開心不起來呢?”
為什麼?
因為當她見識到更大的世界,更為廣闊的天空以後,就會焦慮於自己棲息處的狹仄。
她說:“我現在一個月工資兩萬多,其實一年到頭也不過20多萬,比起那些年薪百萬甚至千萬的人來說,差得太遠了。”
她能夠精準看到別人擁有的東西,但是卻很少去回顧自己眼前的風景,因為一直在追逐,自然也忘了停下來欣賞。
所以,她總在焦慮,總在惶恐不安。
哪怕,其實她現在擁有的東西,也曾是很多人眼中的羨慕,大家都說她還是比較厲害,只有她自己不這麼認為,她說比她厲害的人太多了。
真的,人這一輩子,一旦想得多了,就容易不快樂。
因為想得多了,就容易把他人的幸福,當作是自己追逐的目標,卻忽略最為關鍵的一件事:
人與人之間是不同的,起點不同,方向不同,最後的目標自然也不同,所以你要過好自己的生活才是王道。
說句扎心的話,有些人的終點,可能還無法到達別人的起點。
要是你總是耿耿於懷自己沒有的東西,那麼你眼前擁有的任何幸福,在你看來都不值一提,你都不會珍惜。
有些人,就是認為別人的都是好的,自己擁有的都不夠珍貴,殊不知你也有他人羨慕的東西。
人活一世,足知常樂。
想起網上看到的一段話,分享給你:
少年貪玩,青年迷戀愛情,壯年汲汲於成名成家,暮年自安於自欺欺人。
人壽幾何,頑鐵能煉成的精金,能有多少?
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
越是長大,越是發現很多事總是事與願違。
曾經年少時的很多想法,長大以後才發現不過是一個不切實際的夢,有多少人能夠真的堅持初心,執著前往最初的夢想呢?
多數人,都因為現實因素和自身條件的限制,最後不得不屈服,承認自己的普通,用最大的努力,才能換來最為基本的安穩生活。
越是如此,我們越是應該學會寬容。
最終,我們都得學會和人生中所有的不如意選擇和解,因為不管你抱著怎樣的心態,是開心,是埋怨,是努力,還是糾結,人生都是如常地過,都需要一天一天地熬。
你遇見的困難,並不會因為你起伏的心態而有所改變,它始終都是客觀存在的。
既然如此,為何不乾脆用一種好的心情,去面對生活的每一天呢?
你為什麼不快樂?
當你總是不知滿足;
當你做任何一件事,都渴望必須要有一個結果;
當你總在和他人比較,當你看不到自己眼前的生活;當你想要的東西太多,無法一一付諸實踐,你自然容易不快樂。
所有的事情換個角度看,就會大有變化。凡事不要計較太多,想得開,好事自然來。換個心情,放開自己也放了別人。
好好努力,順其自然,這8個字恰恰是最好的人生活法。
首先,你肯定不能只是坐著等待好運找上門,守株待兔的故事充滿了偶然性,並不值得借鑑。
你要努力去完成自己的目標,一步一個腳印地往前走,不要想很多,不要過分在意結果,你只管努力,只管好好享受自己在這個過程中的收穫。
我們每走一段路,肯定也需要自我審視內心的得到和失去,偶爾平衡自己的心態。
其次,當你做到這點,最後屬於你的東西自然能夠來到你的身邊,要是不能如你所願,你要學會看開,多把目光放在自己擁有的事物上,而不是一直耿耿於懷沒有得到的東西。
人病了,能睡下的只是一張床,餓了的話,一碗飯就能吃飽。別想得太多,淡然一點,幸福就擁有多一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