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有書君贊同“女人,最好不要長期做全職太太”的說法。

當然全職太太和全職太太也有不同,經濟實力雄厚家庭的全職太太和普通家庭的全職太太是有區別的。

這裡說的最好不要長期做全職太太,主要指的是一般家庭,為了全職帶孩子而留在家裡做全職太太的女性,也包括,賢妻良母型別的家庭主婦。

1.長期做全職太太有風險

全職太太真的有風險。經濟大權在別人手裡,當對方翻臉的時候,自己就失去了主動權。

別人有不如自己有,只有掌握在自己手裡才有支配權,要讓自己始終保持工作和賺錢的能力,始終能夠養活自己。

全職媽媽在家也要不斷學習,才會有工作和賺錢的能力。

丈夫不覺得帶孩子做家務就是妻子的事,承擔家庭責任體諒妻子,回到家也能幫著做家務帶孩子。

如果丈夫不能體諒理解妻子的家庭,回家不管家裡的事,讓女人去承受生活的痛苦,這是沒有家庭責任感的男人。

如果男人不懂得體貼妻子的辛苦付出,也就沒法真正做到尊重妻子。別給自己找照顧孩子、照顧老人、身體不好等之類的理由讓自己心安理得地做全職太太。

如果丈夫能夠理解,會體諒妻子的辛苦付出,並認可做全職太太也是對家庭的貢獻,不像有的人“男人賺的錢給女人花了不算,離婚還得分一半,對男人不公平”這樣想,覺得受到重視,妻子才會毫無壓力並心情愉悅地做全職太太。

做全職太太,夫妻之間相處要能相互溝通理解、相互體諒扶持。

做全職太太要能跟老公常常溝通家庭生活及孩子教育或工作問題,丈夫更需要責任心,也要能對家庭更多愛護,如果做不到,女人在家帶孩子教孩子、做家務、操心家庭的發展只會變成男人眼裡的保姆,長期做全職太太得不償失。

上班的確累,這不可否認。但帶孩子也沒有那麼輕鬆,甚至於可以說比上班還累,要操心整個家庭方方面面的事,只有經歷過全職帶娃的人,才能明白全職媽媽的辛勞。

其實對不認可全職太太付出的人來說,做全職太太就失去付出的意義。

2.做全職太太可能會感覺生活失去意義

做全職太太的風險太大,不建議長期做,也因為長年累月的圍著孩子轉,沒有了正常的人際交往關係,生活就如同“囚籠”一般,全職媽媽難免精神上會出現問題。

心痛妻子的丈夫會發現因為帶孩子,妻子沒有了之前那樣的社交環境,感覺整個人的精神狀態都不是很好,妻子會調整不過來,帶孩子壓力挺大。

而原來同樣的工作環境中,相同的工資待遇,辭職回家做全職太太的女性就失去了退休金,如果家裡沒有積蓄,萬一晚年身體不好需要治病、發生變故需要養老錢,是非常令人作難而後悔的事。有退休金能給年老時的自己一份保障,不會給孩子添太大的麻煩。

不只為賺錢,不想被社會所淘汰,為有一個工作環境,也要出去工作。

如果碰上更不堪的情變,就算老公變了,找小三翻臉不認人,不但要離婚,甚至還設法謀奪房產,自己有工作、有同事、有朋友,可以找人商量解決的辦法,也有經濟條件找好一點的律師解決問題,不用一個人在家裡兩眼一抹黑只有哭天喊地抹淚的份。

當全職太太遇上孩子爸爸不給生活費時,無論是處於什麼情況下,是他支撐不了,或者他不願意支撐,出現了這個情況,說明不能再當全職媽媽了。

要徹底改變自己的狀況,必須讓自己出去工作,讓自己具備養活自己的能力。

許多人在家裡不出去工作,時間長了思維方式就跟不上社會的發展需要了,自己覺得心理上也害怕激烈競爭的環境,也怕適應不了而不願意出去工作。

丈夫一直在進步,自己卻無法同時進步,思想上不同步,各自關注事情的重心不同,經常會出現雞同鴨講的現象,沒有共同的奮鬥目標和努力方向,雙方難以溝通交流,沒法成為對方的支撐。

已經在前面的人就會覺得另一半成為了自己前進道路上的絆腳石,為了不影響自己,也為了不受煎熬,只有遠離才能得到更大的發展。

所以作為全職太太,不管嫁到什麼樣的家庭,貧窮的、一般的、富裕的家庭,都有必要爭取機會參加社會工作,自己給自己安全感。

這樣才不至於與社會脫節,至少可以讓自己隨著工作的環境而成長,讓自己蛻變得更加優秀。

3.做全職太太只能是暫時而不是永久的

對很多家庭來說,做全職太太是一種無奈的選擇。

請保姆難,自己上班的工資還不夠支付保姆的工資,也不放心只是保姆帶孩子,老人無法幫忙,不如自己做全職太太,“等孩子長大些,出去上班。”

女人要經營好家庭,不能失去努力賺錢的能力。

有人說“家裡面又不缺錢,錢都在你手裡,你就帶著兩個孩子不好嗎?”但是許多女性都覺得還是自己賺的錢對自己來說更安全有保障,不用受丈夫的控制或情緒失控狀態下的語言攻擊。

如果在家庭中沒有發言權,長期在家的全職太太自己也會變得不自信,認為自己不懂外面的事,家裡的事也不敢拿主意做決定,容易出現對丈夫的依賴心理。

老公不堪重負的情況下也會揹負著情緒,容易看不起妻子,有時說出“你在家裡做了些什麼”“孩子都帶不好,要你有什麼用”之類口無遮攔的話從他口裡迸出來,必然要引發妻子不被理解的痛苦。

“貧賤夫妻百事哀”,當婚姻中看不到希望,覺得離婚才能得到解脫痛苦時,家也就毀了。

不久前,一對夫妻已經去民政局辦離婚,但是被告知要等一個月的冷靜期滿再來辦理,因為離婚是一個人一生中極其重要的決定,希望雙方能夠冷靜下來,不要因為衝動就去離婚,這位媽媽帶著四歲的女兒和兩歲的兒子跳樓走了。

這位媽媽在婆家被罵“吃白食”,開支被緊緊控制,婆家只幫帶男孩,她帶著有耳疾的女孩,雖然上班不便還是盡力上班,夫妻之間沒辦法較好溝通交流,她已經忍受不了這種種的無奈。

而丈夫根本意識不到她的絕望,沒有想過要怎麼從根本上改變現狀,她更加失望以極,才走上了不該走的不歸路。

只有經濟獨立,才能人格獨立。

爸媽有不如老公有,老公有不如自己有。女人自己有能力掙錢,靠自己的能力,靠自己實力不卑不亢,生活才能過得踏實穩定。

如果在經濟並不想完全依賴老公,也可以做兼職,能有自己的收入會比較好。

如果自己沒有收入,男人把錢捏在手中,遇上就連買東西每個月都要先查賬單再還錢,還被覺得一無是處,這樣的生活讓人憋屈,換誰心裡都難以接受。

做到自己賺錢,袋裡有錢,心理有光,不用承受丈夫及婆家施加的苦難,不會覺得太委屈了自己,就算離婚自己過,也會生活得更好。

所以,經濟需要改善的家庭,女效能出去工作會更有價值感和生活保障,孩子稍大一定要做到經濟獨立、有自己獨立謀生的方式。

當然,富有家庭的女性,自己可以投資理財,或者家族企業裡份額在自己名下,有自己的收入,有正常的人際交往關係,較強的能力的人不用擔心自己以後的生活。

全職太太不要只會做家務事帶孩子,要注意提升自己,不要與丈夫的差距拉得太大,要讓他看到你在婚姻中的價值。同時要為將來的自己考慮,給自己選一條生活得更好的路。

有書君覺得要慎重選擇當全職太太。做全職太太是有條件的,丈夫要把經濟大權交給太太,不但全部交,還不能不信任。

丈夫真心實意地愛家、愛妻子兒女,也要夫妻雙方協商好孩子上學後,妻子出去工作,在家期間丈夫不能斷供。

作為女性,無論是家庭主婦還是職場女性,關鍵是要自信、自強、自立,要不斷提升自己與時俱進,才能不被生活所拖累,被社會所淘汰。

優秀的你會得到丈夫及夫家人的尊重和肯定,有能力維護自己的尊嚴和家庭地位。

也許你還會喜歡以下內容:

11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我女兒懷孕,主臥讓她住你回孃家住”婆婆話音剛落,兒媳怒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