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家長總覺得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應該給予他們更多的愛,讓孩子處在一個充滿愛的狀態,長大之後就會變得更加快樂,有些家長對愛的方式可能有些誤解,總覺得無條件的滿足,就是呵護孩子的一種表現,實際上什麼要求都滿足,只會讓寶貝們變得更加貪婪,很多啃老族在一開始,就是被父母嬌慣壞了,才會失去了生存能力,面向社會他們始終都是一個小孩子,不知道自己去努力,遇到挫折就會回頭喊媽媽。

孩子小的時候特別喜歡玩,還會纏著父母買各種各樣的文具,如果不滿足孩子,他們的心理就會受到傷害,所以一味的滿足並不是對孩子的愛。孩子們只是覺得,父母滿足了自己的需求,以後可以要求的更多。如果父母停止滿足孩子的各種無理要求,就會覺得父母是不是不喜歡自己了。家長在教育孩子之前需要明白的一件事情,就是無條件的愛孩子,並不等於什麼條件都答應,什麼條件都滿足,一味的嬌慣只會讓一個人變得更加的過分。

一,要分得清什麼才是無條件的愛?

有些愛是有條件的,是需要回報的,但是家長給予給自己的孩子愛應該是大公無私的,甚至是不求回報的。就算是做了很多感動的事情,可能也毫不在乎。這樣的父母在愛孩子的過程當中,不會因為寶貝們做錯了一件小事,或者是沒有達到自己的要求就大聲呵斥他們。

1,無條件的愛不需要回報。

沒有條件說明,孩子在什麼都不需要做的情況下就可以得到溫暖,能夠得到關懷。而且在愛孩子的過程當中,不會期盼他們去回報自己什麼,發展得好不好,長大之後會獲得怎樣的生活,都與父母無關。

2,無條件的愛會接納孩子的一切。

有些孩子註定就是平庸的,甚至會有很多的缺點,但是家長在孩子一出生的時候並沒有表示出過多的嫌棄。在成長過程當中就算是努力過,沒有其他人強,家長也會愛自己的孩子,甚至讓他們收穫一個快快樂樂的生活。而且在孩子犯錯的時候,家長也會給予自己的寬容,甚至是讓寶貝們在錯誤當中逐漸反省。

二,這樣的愛和溺愛有什麼區別?

很多人都不知道這樣的愛到底和溺愛有什麼分別,實際上兩者之間的區別還是很大的,關注的點,或者是最終所達到的目的都是截然相反的。

1,關注點不一樣。

溺愛只不過是為了滿足一種表面情感而已,重視的不是孩子內心的成長,只不過是為了滿足孩子表面的需求,比如他們哭鬧著想要做什麼,那麼家長就會去滿足,如果不想上學了就不去上學,如果不想吃飯就不用吃飯。可是無條件的愛卻不是這樣的,愛孩子需要讓他們更好的成長。

2,解決的問題也不一樣。

因為關注的點不同,所以想法也會有很大的差別。溺愛只不過是暫時緩解孩子的消極情緒讓他們不哭不鬧,家長想用最簡單的方法去解決麻煩。只不過溺愛時家長所解決的並不是真正的問題,只不過是暫時起到效果而已,並不會給孩子的內心提供力量,讓他們更好的站起來。可是無條件的愛孩子,是從長遠的角度去發展,讓他們的身心都得到鍛鍊,更加的健康快樂。

3,溺愛其實是解決的是家長的需求。

想要更好的愛孩子,想要無條件的讓孩子們更好的成長,其實是以孩子為出發點的。但溺愛更多的是為了滿足家長的需求,比如寶貝們實在是太煩人了,所以家長就儘可能的滿足孩子的需求,這樣寶貝們就不會再煩人了。每個孩子都需要在心底裡感受到被需要、被依賴,可是家長的溺愛也只不過是表面敷衍,無論是給他們多少錢或者是給他們買多少玩具,孩子的內心都是很空虛的。

很多家長都不理解到底什麼是愛,實際上不是用物質去填補孩子空虛的內心,而是更多的讓寶貝們得到關注,讓他們被看見,更好的被需求才是愛的本身。與其買更多的玩具讓孩子自己一個人在角落裡玩,還不如多抽出一些時間帶著他們去遊樂場逛逛,就算是在自家的花園散心也是可以的。

三,孩子到底怎麼變得越來越貪婪的?

其實孩子到底會不會變貪婪,和他們前期人格的形成有一定的關係。如果他們的心裡被愛填滿,那麼孩子就不會變得貪婪。道德上如果出現了偏差,那麼之後在做出決定的時候也會出現偏差。在一開始是因為愛才做的決定,之後也不會變得貪婪,但如果是因為想要佔有,那麼孩子在成長道路上做的每一個選擇,都只不過是滿足自己的貪慾而已。

家長如果用愛去包圍自己的孩子,接收到愛的孩子會想,可不可以用同樣的方式讓其他的人也得到關懷。孩子會漸漸展示出自己對別人的關注,會用愛去感化別人,去交朋友。但如果父母只是一味的滿足孩子,慢慢的寶貝在成長過程當中,就希望得到更多的東西,就算不是自己的也想要,也想強行佔有,可是這樣的人會變得十分自私。

同樣如果孩子在小的時候沒有得到純粹的愛,或者是內心沒有得到滿足,孩子長大之後心靈的情感逐漸匱乏,從而感到空虛,只能一次又一次的通過佔有其他的物品來得到內心的滿足。更重要的是越長越大孩子是很難得到幸福或是安全感的,所以孩子都是一步一步變得更加貪婪的。

想要佔有,變得更貪婪,只不過是內心無愛的一種表現。

小孩子內心都是需要得到滿足的,如果沒有愛,那麼他們就沒有辦法獲取最自然、最為強大的力量,所以就需要在其他方面尋求滿足,當一個人獨自面對世界的時候,內心會產生一種力量,如果孩子從小被愛包圍,他們會非常快適應新的環境;但如果從小就被人忽視,內心沒有被愛填滿,應對新環境時內心的力量就不是特別的強大,漸漸的就會變得更加的貪婪,想要尋求更多,從而來彌補自己缺失的愛與安全感。

舉個例子,如果孩子知道自己的內心力量不夠強大,但是他們知道成年人可以做到自己想要做的事情,這時孩子就會尋求成年人的幫助,從大人那裡獲取自己想要的。前期提出的要求或許很小,但是後期因為佔有慾變得更強烈,他們會提出更加無理的要求。

漸漸的想象力豐富的孩子也會提出更多無理的要求,而在這種孩子的認知裡會覺得家長能夠無條件的滿足自己,慢慢的小孩子就會變得很貪婪,就算是有什麼難以滿足的願望,家長也不會及時制止,而是會想辦法去滿足他們的需求。

四,想讓孩子不貪婪,就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

其實愛的本質就是基於孩子更高的關注,家長總是習慣性的忽視自己的寶貝,工作時會以工作忙為理由,在家時又覺得自己要做各種各樣的家務,根本就沒有時間照看孩子,甚至還覺得給孩子買各種各樣的文具,他們在一旁玩還挺開心的。

可是這並沒有辦法滿足他們內心的需求,想讓孩子不貪婪就要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讓他們感受到愛與關懷,自然就不會想提出無理的要求。甚至他們會從愛的角度去理解父母的辛苦和不易,在做什麼事情的時候也會以愛為出發點。

20

玩具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我全職帶娃,然而兒子卻考了全班倒數第一,我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