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當一個孩子和家長總是保持在1.5米以上的距離時,那麼,這個孩子已經開始注意保護自己了。為了和孩子親近再親近一些,家長們想盡了一切辦法。哪怕是家長想看看孩子的作業,孩子也是伸長了胳膊遞出去。當家長為孩子指出其中的錯誤時,孩子也是伸長了脖子掃一眼,說一聲:我知道了。那麼,這個時候,就是孩子進入叛逆期的苗頭了。

01和孩子進行必要的溝通,是化解代溝的好方法

你發現孩子開始對你避嫌了嗎?你發現孩子欲言又止了嗎?你發現孩子拒絕回答你的問題了嗎?只要你注意觀察,你就一定看到孩子的變化,而這些變化是在不知不覺中進行的。他們的眼睛裡沒有了過去小時候的那種童真,他們的臉上也失去了天使般燦爛的笑容。取而代之的是對某種事物的敘述和評論,包括對周圍人群的過失言行的指責。當你覺得孩子有了自己的思想的時候,你也應該注意到,孩子已經開始進入一定快速發展的時期了,這個時期就是叛逆期。

進入叛逆期的孩子會言有所指,家長要學會聽出弦外之音。比如孩子在向你敘述他同學的家庭的時候,你不要以為這是他的天真和幼稚,他可能是在向你表達一種他想得到的情緒和欲求。他為什麼要向你說這些呢?這個問題你想過嗎?

這裡通常來說有兩個方面的含義:如果他羨慕這個同學的家庭,那他就用誇張的手法往好裡說;如果他鄙視這個同學的家庭,那他還會用誇張的手法往壞裡說。俗話說:聽話聽音鑼鼓聽聲。和孩子溝通的時候,要謹慎一點,不能隨便發表連自己都不相信的言論。此時,你應該知道孩子到底想表達什麼意思?你應該如何回覆孩子?

有一個14歲的女孩,放學後一邊幫媽媽做事,一邊和媽媽聊天,當她說到某個同學的家長是富豪時,還帶著羨慕的表情。這個母親坐著坐著一頭栽倒在地上了,女兒大驚失色,連忙丟下手裡的活來扶媽媽。這個母親沒有馬上起來,而是用手使勁捏住了女兒的手。女兒低頭看著媽媽粗糙的手上,滿是裂開的道道血口子,她抱住媽媽哭了起來。說都是自己不好,每天只想著吃好穿好,沒有考慮到自己的爸爸媽媽只是一個打工者。從那以後,這個孩子再也沒有在父母面前說起富豪同學了,而且也變得非常懂事,學習也異常優秀。

這個母親用自己的行動回答了女兒提出的問題,而這個女兒也很聰明地理解了自己家庭的實際情況。以前見了面條就發愁的女孩,再也沒有挑剔過家常便飯。由此可以看出,除了和孩子之間的語言溝通以外,還應該有行動上的溝通——默契。及時而有效的溝通,是一劑化解親子關係的最佳藥方。親子關係通暢了,障礙也就消除了,叛逆變成了和諧,對立達成了統一。

當孩子處在青春期的時候,也是他的思想變化最大的時候。他開始對別人的言論進行點評,對親友之間的事情也有了自己的看法,其中包括自己的父母。如何應對孩子的這一變化呢?在傳統的原生態家庭裡,家庭成員的角色很清楚,不能有絲毫的錯位。但是,在現代社會裡,隨著現代文明的進步,和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大量資訊撲面而來。文明的、科學的思想取代了愚昧的、腐朽的思想,親子關係也隨著社會的進步,也不斷賦予著新的內涵。

“家長說的未必是,家長做的未必對”; “不讓孩子做的事,家長首先不要做”;“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家長先要做什麼樣的人”;“在思想認識方面,將家長和孩子置於同一起跑線上,這是新時代對親子關係的心要求”(摘自北京大學鄭日昌教授在伊犁的即興演講)。只有這樣,家長和孩子才沒有距離感;只有這樣,家長和孩子才能交心。孩子可以是家長的同學,也可以成為家長的老師。在現代社會裡,這已經是屢見不鮮的事情了。在這一前提下,傾聽孩子的意見,尊重孩子的意見,採納孩子的意見,已經成了家長們的必修課。“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古人都在這麼說,我們還有什麼抹不開面子呢?

有一對父子同去學駕照,孩子拿到駕照三個月了,可父親還在駕校學習科三。每天下午晚飯後,兒子都要開車到郊外的晒場上,去陪父親練一個小時的車。有時候,兒子也會像教練一樣吼幾句。可父親還是陪著笑臉說:我總是忘記這個程式。在兒子耐心輔導下,這個父親終於實現了自己的願望。他對朋友說:我兒子可厲害了,沒有他的幫助,我可能還要再學半年。

親子關係就是這樣轉換的,誰說得對,就聽誰的。隨著年齡的增長,身份不是一個重要問題,關鍵是真理掌握在誰的手裡。

03要讓孩子心理健康,家長先要有健康心理

“大錯不犯,小錯不斷”。這是很多家長面對叛逆期的孩子,作出的無奈評價。其實,隨著年齡的增長,這也是孩子們鼓足了勇氣,慢慢地將家長“拉下神壇”的勇敢表現。都說熊孩子是敗家子,可是有的家長比敗家的孩子更可惡。有的家長酗酒成性,無所事事。喝醉了酒就罵孩子,打老婆;有的家長在外面尋歡作樂,哪管家裡沒油沒面;有的家庭三天兩頭吵吵鬧鬧,動輒以離婚作為口頭禪來嚇唬對方。家長們不孝敬老人,不勤儉持家,不與鄰為善。甚至還以竊取、詐騙為能事。他們常常遊走在有悖於道德和法律的邊緣,他們才是真正的“大錯不犯,小錯不斷”。

這些家長們的敗家行為不僅會讓孩子感到失望,而且還會被孩子們模仿。一位40多歲的男子對自己的父親極端殘酷,不是打就是罵,給老人吃的都是剩飯,連一件像樣的衣服也沒有,到夏天了還穿著棉袍。每天還讓老人給他拾柴劈柴,幹一些雜活。知道底細的人說:這個老漢年輕的時候可不是個東西了,經常和他父母頂嘴,還動手打傷了母親;他自己在外面沾花惹草,回家後還毒打老婆,最後老婆被打致殘,早早就去世了。三個沒孃的孩子真可憐,都是在親友和四鄰八舍的接濟下才長大的。現在孩子們都對這個爹很不好,經常拿過去的事情羞辱他。他們寧可繞道去看親戚,也不願意看看這個生了他們的親爹。他受到這樣的對待是應該的,是老天對他的報應。

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說:“孩子害怕黑暗,情有可原;人生真正的悲劇,是成人害怕光明。”這個悲催的事例告訴我們,孩子的不幸,可能來自於家長,但老年的不幸,卻大多來自於自己。此時,我所擔心的是,這個家庭裡的下一代人,又會是怎樣的表現呢?扭曲的靈魂也會不斷傳承的。他們的報復心理什麼時候才能理順呢?雖然我們沒有看到這個家庭的下一代,只從老鄉們的傳言裡可以隱約聽到,這個老漢的五六個孫子都不在家裡,他們很少和家裡人聯絡。

要想讓孩子心理健康,家長的心理首先必須健康。沒有健康心理的家長,是很難培養出心理健康的孩子的。賽繆爾.約翰森(英國文豪)說:“幾乎所有荒謬的行為,均源自於模仿那些我們不可能雷同的人。”這的確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孩子們不願意回家,這說明了什麼?責任不能完全在孩子,他們有時候也是有苦衷的。如果一個家庭裡,沒有溫暖、沒有笑聲、沒有理解、沒有相互尊重的時候,彼此間的距離就已經拉開了。由最初的1.5米,到後來的3米、5米,距離越遠說明叛逆就越嚴重。家長們可能忽略了一個問題,自己曾經的“威信”怎麼就忽然消失了呢?仔細想想,還不是因為你自己的承而不諾、言而不信所導致的嗎?

要想在孩子眼裡樹立起家長的威信,還是要以德服人。家長如果在自己的言行裡,始終做到“以德為先”的時候,孩子最終還是會回到你的身邊的。許多家庭喜劇不都是以這樣的團聚來結束的嗎?

所以,家長們千萬不要忽視了孩子和你的距離。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有娃之後才知道你嫁的是人是狗?說說孩子出生後,老公的變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