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之前,曾看到孫儷在微博吐槽,自己帶倆個孩子去餐廳吃飯時,飯前催了800遍,讓他們去洗手,結果卻沒人理。“娘娘”隨即想索性不管,但又怕孩子用髒手吃飯會生病,10秒之後,只好又開始“八百遍”催促孩子去洗手。

網友評論,娘娘好接地氣,這樣的場景簡直不要太熟悉!那麼,為何我們日常在管教孩子時,會感覺自己的管教方法,時常失效或者起反作用?其實,根本原因就是,很多時候,我們的管教方式,是與心理學背道而馳的。

那麼,日常管教孩子時,我們最喜歡用哪些違背心理學常理的錯誤方式?

▲▲嘮叨

嘮叨,恐怕是父母日常管教孩子時,最容易犯的管教錯誤方式了。

記得在《放學後》有一期節目中,小寶小朋友的爸爸,老是覺得孩子的字寫得歪歪扭扭的,認為是坐姿出了問題,於是這位爸爸像犯了強迫症一般,想幫孩子糾正坐姿,連孩子在吃飯時,都不停嘮叨提醒,“挺直背”“為什麼要踢凳子”“注意坐姿”……

而在另一期節目中,一位媽媽在輔導孩子寫作業時,想讓孩子作業寫得快點好點,卻沒意識到自己在輔導過程中,一直囉嗦孩子,“你到底有沒有思考”“凳子為什麼一直在動”等等,讓孩子無所適從。

此外,生活中,父母嘮叨孩子的現象也很常見,比如孩子吃飯慢,喋喋不休提醒“快點吃”、“飯涼了”、“你看誰吃飯這麼慢”;孩子喜歡跑,擔心他磕著碰著,總是跟在孩子屁股後面喊,“慢點跑”“別到外邊去,有水溝”等等。

▲▲打罵

不用說打罵,是很多家長最喜歡用的管教方式了,因為打罵可謂是讓孩子停止當前不良行為的最快捷方式。

孩子不合作,罵一頓,強迫他就範;

孩子調皮,恰巧碰上自己情緒不好,心煩意亂,打罵一頓,孩子成了自己情緒發洩的出口;孩子犯錯,打一頓了事,誤以為起到了震懾作用,孩子下次就不敢再犯了……

於是,網上,關於打罵孩子引起悲劇的新聞,層出不窮。

▲▲貼標籤

心理學上有個詞叫“選擇性關注”,而父母們在養育過程中,總是很容易選擇性關注孩子的負面行為。比如下面的話語就經常是父母的口頭禪:

“你怎麼這麼笨?”

“最懶就是你了!”

“你太壞了!”

“你怎麼這麼粗心?”

在生活中,孩子表現不好,父母總是很容易忘記孩子需要在錯誤中學習和成長,動不動就給孩子貼上各種負面標籤,“懶”、“笨”、“粗心”諸如此類。

他們也似乎忘記了“人非聖賢”,偶爾某次具體的行為錯誤,並不一定代表孩子一生的行為習慣和性格就此定格。

▲▲翻舊賬

千萬不要低估父母在管教孩子時的思維擴充套件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記憶能力。

我曾在公園見過一個媽媽,因為孩子不小心弄髒衣服,不斷從這件小事擴充套件開來,開始翻舊賬,放電影一般數落了孩子之前所有的不良行為,足足訓了孩子20多分鐘。

訓得孩子低頭扯著衣角,在不停啜泣。

其實,以上常見的管教方式,都是違背兒童心理髮展規律的,不利於孩子身心健康成長。

所以,針對以上問題,我們在管教孩子時,要注意以下幾個心理學效應,才能對孩子進行有效管教。

▲▲超限效應

“超限效應”這個心理學名詞,即意指因為刺激過多、時間過長,從而引起聽者不耐煩或逆反的心理現象。這個名詞來自馬克吐溫給牧師捐錢捐錢的故事,本來牧師開始演講時,馬克吐溫打算捐錢,後因牧師演講時間太長不耐煩,他不但沒捐錢,還從盤子裡取了2元錢。所以,引申到父母,管教孩子時,如果一直嘮叨,也會出現超限效應。

曾看過一部影片《小孩不笨》,男孩傑瑞每天放學回家都要被家長頻繁訓話,但他被訓話時,內心獨白卻是這樣的:大人以為和我們說話,就是溝通,卻沒想到我們可能就是假裝在聽,根本沒有聽進去。就算我們被他們的口水淹死,他們都不知道為什麼。

所以,在管教孩子時,父母不停嘮叨,動不動跟孩子講半個小時的道理,或三番四次,用同樣的方式,跟孩子重複強調某件事情,他們看似在聽,說不定,早就已經因為不耐煩和逆反自動遮蔽我們的話語了。

所以,為避免超限效應,父母在管教孩子過程中,應該掌握一些技巧。

1、言傳身教

有道是,一個行動勝過一萬句空洞的語言,所以與其喋喋不休訓斥,不如直接做示範。

比如,孩子剛學會吃飯不久,喜歡把桌子上搞得到處都是米粒,與其大罵孩子,“能不能好好吃飯?”,不如直接行動起來,教孩子如何握好勺子,然後邊把米粒都撿起來,然後邊說,我們要儘量避免灑飯,珍惜糧食哦。

2、對孩子提要求明確具體

心理研究表明,相對於抽象的詞彙,孩子更容易理解具體詞語的意思。

與其嘮叨半天抱怨孩子,不如對孩子說具體要求,比如與其說,“你怎麼這麼懶,從來不收拾房間”“你怎麼這麼磨蹭”,不如直接跟孩子說,“你把地上的書撿起來,把床上的衣服收拾乾淨”、“我們5分鐘後,準備出門,你把鞋子和衣服穿好”等等。

▲▲踢貓效應

兒童心理學家孫瑞雪老師在《完整的成長》一書中,曾說,每個人都要做自己情緒的主人,對自己負責。

而現實生活中,父母打罵孩子,其實很多時候是因為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發洩到孩子的身上。

記得《超級育兒師》中,有一個8歲的男孩晨晨,被媽媽強迫寫作業時,不僅很抗拒,並且咬媽媽,用盡一切方式嚇唬媽媽。

後來,孩子說出了自己的心理話,原來因為媽媽從他4-5歲開始,就開始打自己,自己現在要開始反擊。而媽媽之所以經常打孩子,竟然是因為孩子的爸爸不回家,媽媽把怨氣撒在孩子身上。

心理學認為,父母隨意打罵孩子,很容易把自己的壞情緒傳染給孩子,讓孩子也做出同樣的舉動,把自己的壞情緒發洩到比自己更弱的物件身上,這就是心理學上著名的“踢貓效應”。

那麼,如何讓父母停止打罵孩子呢?

有兩種方式:

第一種,父母從自身做起,一旦感覺自己情緒要爆發時,要用以下的方式讓自己暫停下來:

自己主動離開孩子;

給孩子發出情緒預警,告訴孩子自己要爆發了,讓他趕緊離開自己;

隨時給自己一枚手環,命名為“憤怒手環”,感覺自己要爆發時,用手環提醒自己不要傷害孩子。

第二種,教會孩子提醒自己,“請您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蘭海說成長》節目中,就有這麼一幕,7歲男孩小博的媽媽,老是因為他作業做不好,打他。蘭海告訴小博,當媽媽情緒要爆發時,他可以跟媽媽說,“請你不要打我,請你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貼標籤效應

心理學上有個名詞叫貼標籤效應, 指的是當孩子被貼上某種標籤時,他很容易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為被與標籤描述的一致。

所以當孩子行為不當時,家長切忌給孩子貼上“不愛整潔”、“丟三落四”、“貪吃”等負面的標籤,使孩子向自己期望的相反方向發展,而是要關注當前的具體行為,告訴他目前的行為該如何糾正,以及對他的期待是什麼。

比如,在《媽媽是超人3》裡,咘咘推到波妞,賈靜雯並沒有說她“愛欺負妹妹”,而是溫柔地問她為什麼,後來咘咘說,自己是想抱妹妹,賈靜雯為了糾正咘咘的行為,給她演示了如何抱妹妹;咘咘偷吃零食,賈靜雯發現後,也沒有說她“貪吃”,而是平靜地告訴她,咘咘,零食你已經吃了,媽媽知道你是第一次犯錯,就不說你了,但是你等一下要把飯和湯都吃完”。

另外,在育兒過程中,家長要訓練自己儘量關注孩子的正面行為。家長可以嘗試將自己每天所發現的孩子的積極行為,寫下來,將孩子的積極行為列成清單表,堅持一段時間後,關注孩子正面行為的思維習慣,就慢慢形成了。

▲▲情緒依存效應

其實父母特別是母親,在管教孩子時,很喜歡翻舊賬,其實是“情緒依存效應”在起作用。

情緒依存效應,是指當人們在提取記憶的過程中,會受到當下情緒狀態的影響。當父母在管教孩子的過程中,很容易因為情緒不好,回想起孩子以往一連串不好的行為表現,於是孩子的種種“劣跡”在腦海中浮現。

就像上文例子中的媽媽,本來孩子只是弄髒了衣服,媽媽卻開始添油加醋,翻舊賬,把孩子以前的負面行為表現都翻出來,羞辱孩子。

為了避免自己在孩子犯錯時,翻舊賬,父母應該這麼做:

冷靜對待孩子的每一次失誤,當成孩子的成長機會,當孩子犯錯時,要就事論事,指出他在這件事中做得不對的地方就好了,比如孩子不小心把碗打碎了,可以問他是故意的還是沒拿穩,如果是故意的,明確告訴他你不喜歡他這樣故意破壞的行為,如果是拿不穩,那就給他示範,如何把更好把碗拿穩。

其實,孩子每一個不良行為的背後,都藏著孩子的隱性需求,表明孩子需要父母的幫助,孩子的隱性需求被滿足後,他的不良行為,也就改正了。所以,為人父母,對孩子多一點耐心和細心,一定會有更多的收穫。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謝謝你,喜歡我!果姨媽給爸爸媽媽們的一封表白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