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秋玲愛自己第638天(5月18日)分享:
今天下午一位朋友發過來一張圖片,說要借我女兒這樣的衣服,我說她確實有類似的衣服,不過不知道她是不是帶到學校了,還是放在家裡,晚上回去看一下吧。她說好的,後來快下班的時候,她發信息說不用借了,沒說什麼原因,我回復說好的,回完資訊後就離開辦公室出去了。
在路上,我就開始想了,她為什麼突然又不借了呢,是不是怕我跟她說別的事情,她不想支援我,又不好意思拒絕,所以連衣服也不借了?還是我說的太多了,她很反感,不想再見我了呢?一直糾結到晚上九點多,跟另一個朋友說起這個事兒,她說,你想的太多了,直接打個電話問問不就知道了嗎?我想也對啊,問一下不就清楚了嗎?打完電話才知道,原來是她孩子學校又讓換別的衣服了。
類似的情況還有很多,當我們對於別人的行為有了疑問的時候,往往會在自己的內心假設出一種負面的可能,然後找出各種線索來加以確定,讓自己更加確信這就是真相,最終導致誤會的產生,影響到關係惡化。
我們說遇事要大膽假設,小心求證。這個假設不夠大膽,因為我們只假設了不好的一面,後面還沒有去求證,就是自己在內心跟自己演了一場戲,而且還演的豐富多彩!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