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夜深人靜的時候,你是否也會追問自己,自己忙忙碌碌的人生到底有什麼意義?
回顧自己半生:0-6歲無知;6-22歲求學;23-25歲懷著一腔熱血進入社會;26-30歲在社會的毒打下,反覆懷疑自己又振作;31-35歲開始向現實投降,在父母的勸說安排下結婚生子;36-45歲按部就班的工作照顧孩子。
46-55歲開始懼怕衰老;55-60歲你發現孩子開始走上一條你當年走過的路。
那瞬間你極度錯愕,不禁反問自己這一生究竟有什麼意義?
人是這個世界上唯一一種會追問自身存在意義的物種,周國平說:“這既是人的偉大之處,也是人的悲壯之處”。偉大之處,在於人類對於意義的追問思考使得人類可以站在食物鏈的頂端,創造了大量文明。而悲壯之處在於,其實“意義”本身並不存在。
一個人的一生並非志得意滿就有意義,也並非窮困潦倒沒有大作為就沒有意義。人生的意義都是被構建出來的。主要你主動自發地做了某一件事情,那件事情讓你獲得心靈的寧靜那就是有意義的。
從這個程度上講意義取決於你做主動“做”這件事,至於具體做什麼,每一個人有自己不同的衡量標準。有的人覺得好好生活就有意義,有的人覺得功成名就才是意義,但只要真誠地投入到生活本身生機蓬勃地活著,那麼你的生命就能閃耀出意義的光芒,意義就會產生。
“意義”原本也不該有具體的意義,如果人類非得要確定某一種人生才有意義的話,那這個世界該多無聊。正如尼采所說:“人是尚未定型的動物。”
人對意義的追求是基於一種本能。
因為人類的大腦天生喜歡有秩序和可預測的感覺,始終喜歡對生活中遇到的事進行歸類和總結,尋找其中的因果關係。依靠追尋到的這種規律來推測未來的生活,以及指導當下的生活,從而讓內心得到安寧。
美國心理學家Kirkpatricfk認為,人類終其一生都需要某種精神依戀。例如童年時期的母嬰依戀、愛情中的戀人依戀、對宗教神明的依戀。從這種依戀中我們能找到歸屬感和安全感。
如果一個人長期處於無依戀感的生活狀態,包括對人和對事就會產生出強烈的無意義感,從而變得痛苦。用流行的說法,我們可以將之稱為“空心病”,這種“空心病”極其有可能吞噬一個人的生命。我們經常在生活中遇到有人覺得生活沒有意義,而選擇自殺。
但這種無意義感並不是說沒有解決的辦法,只是很多人被困住了,所以沒能找到出口。
極心理學之父賽裡格曼曾說:“人生意義意味著,用你的全部力量和才能去和一個超越自身的東西產生連結,設定目標去服務於它,並用恰當的方式實現這些目標。”
覺得人生無意義,直接原因是因為自我得不到實現,而去尋找一件可以寄託自我的事情就非常重要。就像古人們不得志的時候會寄情于山水,託志於字畫,找到一件自己願意為其努力奔赴一生的事情,是個人不被無意義感充斥的最佳途徑。
對人生有何意義這一題,作家司湯達曾給出了教科書級的答案。他在他的墓誌銘上寫道:“活過,寫過,愛過。”
現代社會物質文明空前絕後,到處充斥著浮躁。
人們很容易被眼前的虛假繁華矇蔽雙眼,為了獲得普世意義的成功拼命壓制自己的真實自我,當真正獲得了某些豐厚物質回報時,卻被無意義感壓垮。
其實一個人能不能過得心安、平靜、幸福,很大程度上並不取決於取得了多麼大的成就,而是因為天賦、價值和潛能被真正發揮出來,自我得到了實現。使得個體於世間真正地感受到了活著的痕跡。
人生不一定非得要轟轟烈烈,經歷大起大落才算有意義,每一種能夠讓個體獲得自我滿足的生活,無論主流價值觀是否認可,對於個體來說都有意義。當你能擺脫物質和慾望的束縛時,人生將不再侷限於一場有限的遊戲裡。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與其苦苦追尋人生的意義,不如踏踏實實投身生活的海洋,去感受每一個真實的存在,你清晨看見的日出、午飯吃到的排骨、散步時吹來的晚風裡都飽含著人生的意義,你要做的不是去追尋它,而是感受它的存在。
尼采說:“探求世界意義的人們與探求人生意義的人們,以及探求自我存在意義的人們,就像赤手空拳在沙漠中跋涉一樣。因為生命的意義不會放在任何地方,更不會藏起來。因為一開始‘意義’本身就不存在。”
若因為耗費時間探求不存在的意義,而忽略了真正圍繞在自己身邊的美好,豈不是得不償失。人生的意義不是尋找到的,而是自己創造出來的,是你自己用心的去生活,然後給其賦予了一個意義。
不要小看自己的碌碌無為;不要覺得沒有站在人群中央備受矚目的自己,就是失敗者;不要覺得自己日復一日重複著相同的生活,就沒有意義。
人生不需要每一件事情都具有宏大的意義,你世界裡的小慶幸也值得尊敬。
每一個用力生活的人,都是生活的英雄,也註定能創造出屬於自己的人生意義。在此之前,你只需要像永遠不會死那樣全力恣意地生活。
我們每一個人的一生,都會在不同的境遇中遇到生理、心理上各種各樣的問題,會對所有的一切產生質疑。別急著放棄,這只是人生的一道選擇題,做了再說。不要對正確答案執著,這道題沒有絕對的正確答案,在你決心下筆的那一刻,你就已經拿到了一份不錯的答卷。
荀子說:“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
你的人生或成或敗,有沒有意義,答案全在你。
- The End -
作者 | 湯米
編輯 | 一粒米
參考資料:Smith, E. (2020). Your Flaws Are Probably More Attractive Than You Think They Are. Vulnerability.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