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傑斯在他的《關於促進個人成長的若干假設》這篇文章中闡述了經過他大量研究與體驗的成果——促進型的人際關係。
首先他仍然貫徹自己的不帶評判的宗旨,即使對於他的研究成果,他也表示他所提出的促進型人際關係並沒有給出必定或固定完美的結果,因為任何事物包括人都是流動性的改變著的,沒有一個固定。即使是做研究,我們也說的是有百分之多少的機率劃分,對於科學來說,嚴謹是一個原則,所以即使羅傑斯對於新的一個體驗和研究的成果,也不能百分百肯定的認為它就是一個標準或者就是一個最終的結果。
針對於他對此發現,我們可以瞭解一下促進型人際關係的意義,以及他的方式。
首先羅傑斯告訴我們“他逐漸養成的工作方式來自於工作的經驗以及透過體驗和研究得到的檢驗,提煉和改造”。對於促進型的人際關係,他將其暫名為一個普遍的假設。這個假設透過他所提問題的演變可以反映出來 ,羅傑斯以前一直問自己的問題是,“我如何治療治癒或者改變當事人”,而自從他建立了促進型人際關係的假設後,他將問題改變成了“我怎樣為此當事人的個人成長提供一種有用的人際關係”。這種問題的改變就來自於羅傑斯在工作中的經驗和體驗,以及他為此作出的研究。
也是透過這樣一個問題的轉變,讓羅傑斯意識到他所學到的所有的東西都要用於各種人際關係,而不是單純的用來處理來訪者的個人問題。
那這一個體驗和研究成果是如何得來的呢?
羅傑斯在用第1個問題即如何治療治癒或改變當事人來去對待來訪者時,他發現他所採用的所謂心理諮詢的程式和工具方法對來訪者並沒有任何幫助,他給到當事人各種解釋,以及為當事人做好的行動規劃,最多也只是讓當事人有一些臨時性的變化,而最終變化很快就會消失,並且留給了受訪者比以前更多的挫敗感。我能體會這種感受,就好像我們現在都在說自律,但是當一個人用一種壓力型的方式來逼迫自己去做一個還無法適應的自律時,本身就容易失敗,於是當我們面對一個又一個失敗的打擊,不斷的挫敗感就會籠罩著我們,越來越阻斷我們繼續的步伐和信心。所以現在我們也都知道心理諮詢工作者,他們的主要職責並不是說去直接插手受訪者的改變,最好的方式是他們只是做一個推手或者是說教練式的指引,去協助受訪者自我內心的認知改變。也就是說,為別人想好不如讓其自己想開,因為唯有自我內驅力才是堅持下去的動力。
所以羅傑斯對於這個普遍的假設做了一個簡單的陳述:“如果我能提供某種型別的人際關係,那麼對方就會在他自己身上發現運用這種關係來促進成長的能力,同時也就會產生個人的變化和發展”。
那促進型人際關係到底有什麼意義?主要分為3點:
一、助益性的人際關係。
也就是說,首先要清楚我所提供的是一種什麼型別的關係?
羅傑斯認為對別人有幫助作用的人際關係有兩個非常重要的原則。一是真實,二是接納和理解。理解是需要在接納的基礎上才會有相互作用。
二、追求變化的動機。
羅傑斯認為,個體有一種先天的能力,來理解他生活中和他自身引起他痛苦和失意的方方面面的經驗。所以我們人類會出於自我保護的原始本能,對我們的經驗進行一種條件反射式的行為。有些自我保護是深藏於自我意識之下的經驗反射。
我們常常會聽說,你不是不會,只是你潛意識裡認為自己不可能會。所以有的時候我們深藏於潛意識之下的才是我們真實的信念。
但任何一個人他都有積極的傾向,積極是一個基本。也正是基於此,所以我們都有自我成長以及自我實現的驅動力,即我們都有追求變化的東西。所以羅傑斯更多的是透過這種人際關係的運用來幫助受訪者發現他的能力傾向,並且打破他防禦的硬殼,揭開自我實現下傾向的否定和拒絕的面具,將其傾向得到釋放和表現。
三、結果。
結果是一個邏輯順序。因為對於建設性的人格改變來說,最為緊要的是助益型的人際關係以及受訪者對進入關係時所帶有的那種先天能力及追求變化的動機,最後才會有受訪者人格改變及其發展的變化結果。
到這裡羅傑斯就已經闡述了他所提出的促進性人際關係的個人成長理論。
這也讓我想到了曾經看過的《心靈捕手》這部電影。羅傑斯這篇文章的闡述以及不同心理諮詢的方式方法和成果,正好對應了心靈捕手電影中對主人公心理治療的不同心理諮詢師所採取的不同模式。前面有些心理諮詢師採用的就是給主人公直接提供一個改變建議或者是進行催眠,甚至做心理測驗,用的都是一些工具。而最後一個老師,他是從人際關係為底層建築,慢慢走入到主人公的身邊,在獲得被接受的關係的基礎上找到主人公內心隱藏起來的能力傾向以及真正的問題源頭,從而幫助到主人公打破他自我防禦的硬殼釋放出他自我實現的驅動力,進而自主型的實現個人的成長。
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不僅僅是看得見摸得著的物質,還有聯絡彼此的精神環境,即社會關係。那些好的關係促進我們自我的不斷的驅動力,就像那有溫度的鮮血,迴圈不斷給予我們身體存活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