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的智慧,不需要用言語來表達,也不能精準地描繪。不如堅持靠邊站,聽別人說什麼,就當所有的人,都在為自己做表演。
你在社交的時候,總會發現一些人,習慣了沉默,內心卻自由自在。他們本是不合群的人,但是為了生存,不得不假裝合群,但是骨子裡卻有一股傲氣。
幼稚的人,什麼都不知道,總愛問;成熟的人,什麼都知道,卻不說。如果你選擇了後者,那麼恭喜你,做人的境界,更上一層樓。
莫言在《晚熟的人》中說過這樣一段話:
“本性善良的人都晚熟,並且是被劣人催熟的。
後來雖然開竅了,但他仍然善良與赤誠,不斷尋找同類,最後變成最孤獨的一個人。”
當人人都追求出名趁早時,莫言卻說自己更喜歡晚熟。
“晚熟的人,到了合適的時候,出現了能讓他展現才華的舞臺,他便會閃閃發光的。”
一向不著急的莫言,用自己的經歷印證了一個至簡至深的真理:
這世上沒有一蹴而就的成功,也沒有一步登天的雲梯。
所有看似“悄然而至”的輝煌,都是沉下心耐住寂寞,一點一滴慢慢熬,一步一步踏實積累的結果。
《晚熟的人》是莫言獲得諾獎後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其中大多數都是他的親身經歷,他是個會說故事的人,通過小說中的故事,他向我們傳遞著溫暖與愛
《晚熟的人》:如果有一天,你習慣了沉默寡言,說明你真正成熟了
做人,學會尊重,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
唐代文學家羅隱說:“家國興亡自有時,吳人何苦怨西施。”
春秋時,越王勾踐把美女西施送給了吳國的夫差。從而,夫差每天和美人在一起,慢慢荒廢了朝政,降低了對越國的防備。
當勾踐一舉吞併吳國之後,吳國人都怨恨西施,認為這是“亡國女”。可是又有誰能理解,西施不過是一個棋子。
西施本是苧蘿村的一個普通女子。因為勾踐被夫差打敗了,想要保住自己的地位,因此開了一次選美大賽。
當西施成為第一美女的時候,越國的大臣范蠡把她放在朱樓上,並且讓觀看的人,給一文錢。范蠡賺錢了,可是西施呢?
沒有人詢問,西施到底願不願意嫁給夫差。也沒有人為她安排晚年的生活。
在我們身邊,有多少人,外表很好,但是內心深處,卻有一道難言的傷疤。你勸他做什麼,說點什麼,其實是讓他再一次翻開傷疤而已。
比方說,一個美女,嫁給了一個有錢有勢的男人。他們屬於郎才女貌的夫妻。你認為他們是絕配,卻不知道他們一直在鬧離婚。
還比方說,你勸朋友不要離婚,卻不知道,朋友和愛人已經鬧得水火不容了,甚至有家暴行為。朋友怎麼能夠一直忍受,一輩子都做受害人呢?
顯然,我們要對某件事進行評議,都是憑藉主觀判斷而已;提出的建議,多半不合適。
詩人徐志摩說過:“如果真相是種傷害,請選擇謊言;如果謊言是一種傷害,請選擇沉默;如果沉默是一種傷害,請選擇離開。”
不遠不近地守望,不打擾別人的幸福,不揭露別人的痛苦,不勸說別人做出選擇,就是最好的“對待”。
做人,冷暖自知,別人不懂你,不如不說。
高考結束後,朋友的兒子小劉,成績很不理想。
小劉逢人便說:“考試那天,我頭暈,還有些高燒......”
話音剛落,有人就反駁:“一個大男人,這點苦,算什麼?”
大家都認為,小劉在找藉口。
有女人說:“你們知道嗎,為了兒子的高考,我三年沒有睡安穩覺。”
女人的親戚說:“放手才是愛。你這是何苦呢?自找苦吃吧。”
有道是,高考是人生的一戰,也是一個人的戰。
當你喋喋不休地訴苦的時候,別人會看你笑話。因此你不如保持沉默。就算吃了很多的苦,受了很多的委屈,也不要說了。
別人詢問你的過往,你就說:“還好吧。”
簡單的三個字,就足夠了。多說幾句,你就應該會流淚了,而問話的人,卻不知所措。或者他只是希望看到你痛苦的樣子。
《寂寞人心》裡寫道:“傻氣的人,喜歡給心,也許會被人騙,卻未必能得到別人的。你以為我刀槍不入,我以為你百毒不侵。”
這一生,真正愛你的人,是父母。雖然父母不能給你最好的安慰,也不能真正懂你,但是他們會毫不猶豫地和你站在一起。
難過的時候,在父母的身邊靠一靠,就足夠好了。如果父母在遠方,或者已經很老了,你就得靠自己。
說什麼,不如安靜地待一會,給自己一個擁抱。
莫言的話總是這麼精闢,觀察生活中的細微小事,從而寫出戳入了我們內心深處的文字,所以他的文字才能贏得我們的共鳴,他的小說才能受到眾人的崇敬與敬仰。而寫到這兒,我也很有必要給大家推薦他的新作《晚熟的人》了。
眾所周知,莫言是首位中國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諾獎分量不小,莫言能夠獲得,足以說明實力。但實力是要靠作品說話的,我們普通人大可以買他的作品來見證一下。但在我看來,莫言確切是個大師,比如說,上面的文字,便是好的佐證。
大家信我的話,不妨讀讀他的新作《晚熟的人》,這比他之前的小說更經典,裡頭描寫的人性更深邃。因為這是一本他打磨了八年的小說,當中寫的又是他回到老家後的種種經歷,比如說表弟的妒忌打擊與迫害啦,在村裡大肆傳播他的謠言啦,莫言傷痛地接收這一切,卻以文學的形式表達在了新作《晚熟的人》中。
《晚熟的人》是一部讀懂人性的佳作,莫言為何花費了八年時間才將其完成?全在於莫言費了許多心血與精力,越是榮獲此獎,越是在乎質量而非數量;也可以說,莫言將自己大半輩子的人生智慧與閱歷全然寫在了書中,毫不吝嗇地跟我們分享。細細思索,我們每個人都可從書中學來智慧,都可將人性給研究透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