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大學生活是很多學生都十分憧憬與期待的,因為這是每個孩子從青年邁向成年後,獨立生活的第一站。
在大學裡,學習不再是學生們的全部,大學中的日常生活及活動等等,都能讓學生逐漸與社會接軌,所以,很多人也說過,大學生涯就是個小型社會。
就是這樣一個看似和諧與歡樂的小型社會,也存在著激烈的競爭與無聲的廝殺。
02
17歲的王曉明今年高考失利了,雖然他的成績一直不穩定,總是在一本分數線上下遊蕩,但他從沒想到,自己高考也會夠不上一本的分數線。
而父母對於他提出的復讀要求並不同意,所以最終,王曉明只好到一所二本上大學,但王曉明還是對未知的大學生活充滿了期待,因為這也是他第一次遠離父母,獨自生活。
入學後不久,王曉明的班主任便在班級中公開競選班長,向來好勝心強的王曉明第一個踴躍報名。
王曉明對於班長的職位志在必得,因為從小到大,頗為自傲的他一直都是班長,而他這次更是自命不凡,很是有優越感,因為他是以班級第一的成績被錄取了進來,所以他總覺得自己強於同班其他同學。
結果也如他所料的那樣,班長一職順利被他收入囊中,他對班級事務也的確任勞任怨、盡職盡責。
這主要還是因為王曉明是一個非常自傲,以自我為中心的人,平時又很愛炫耀、攀比,這樣的性格就導致了他並沒有太多朋友。
平時班級內有什麼活動,其他班的班長都是讓大家自願參加,而王曉明偏要端著班長、領導的架子,強制性要求大家必須參加,不參加的還要給他假條,這樣一來,他就能和其他班級、其他專業的人去比較,顯得他更有號召力。
在學習上,由於他從前的基礎確實還算牢固,學校的學業對於他而言的確不算太難,大一大二的基礎課和專業課,王曉明的成績都是名列前茅的,於是,他便經常和同學炫耀他的成績優異,不把他人看在眼裡。
成績大概是他唯一能攀比的了,王曉明家境一般,雖然算不得貧困,但家中也不是很富有,比不上同寢室的同學。
現在的男孩子們又都追求名牌鞋,他一向眼紅同寢室同學的鞋,但驕傲的自尊心使他總是貶低他們,總是說些似是而非的話,例如鞋子不是最新款,他買也要買最新款的鞋等等。
後來,學校評定獎學金時,他也因為成績優異,平時和輔導員、專業老師的關係都走得近,所以,他班級的獎學金人選便選定了他。
王曉明拿到獎學金的第一件事,便又是和同寢室的同學一頓炫耀,又用獎學金買了一雙他心儀很久的名牌球鞋,這無疑對他來說是一種高奢消費,但他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硬是瞞下父母,給自己打腫臉充胖子。
而同學們對他的這種行徑是又鄙夷又嫉妒,鄙夷於他的攀比炫耀心理,嫉妒他的優秀與收穫。
就這樣,王曉明與同學的關係一直不鹹不淡,不冷不熱,時間過去得飛快,屬於他們的四年大學時光就這樣飛度而去,轉眼間他們便迎來了自己的畢業季。
畢業對於很多同學都是一場未知的冒險,他們不知道自己未來將迎接什麼,是忙碌的工作,還是不知結果的漫漫考研路。
但這些事情對於王曉明來說卻不足為懼,因為他早已拿到保研名額,成功上岸。
在大家都忙碌的這個節骨眼,不知他這個班長是出於什麼原因考慮,竟組織同寢室的室友們一起聚餐。
除了王曉明以外的幾人在飯桌上一直烏雲密佈,氣氛比較低沉,他便在吃飯的期間一直熱情地招呼大家,又是斟酒又是敬酒的,好不忙乎。
酒過三巡,喝得酣暢淋漓的他不知是被酒精麻痺了神經還是仍然想炫耀攀比,竟不過腦子地說了句令在場人都十分氣憤的話:“看你們都這麼忙碌,忙啥的都有,找工作的找工作,準備考研的也一直在備考,不像我,確定保研了以後就是閒人一個,大家實在是很不容易啊。”
“哎,大家一起走一個吧,祝福大家都可以一直忙起來!”
這話可以說是在眾人的傷口上撒鹽,畢竟現場除了他,前途都一片迷茫,本身大家看他喜笑顏開的樣子就心存芥蒂,滿腹嫉妒,這居然又當著眾人面炫耀他保研,不知是真不懂人情世故,還是看不起他們。
這一頓飯除了王曉明一直開開心心的,其他人吃得都沒了心情,只想儘快結束這場尷尬的聚會。
飯後,王曉明想著自己是組織者,又是班長領導,便自己先行結賬,等大家都散去後,他便把賬單發到宿舍群裡,要求大家一起A A,但他卻沒想到居然沒人理他。
後來,在他一再催促下,眾人才發聲,可說出的卻盡是嘲諷之詞:“以為是你保研所以才請大家吃飯,沒錢充什麼大款啊。”
“就是,沒錢你組織個啥。”
“大家都是剛畢業的學生,不像你年年拿獎學金,我們手裡錢都不夠花,沒錢AA,這次就班長大方點吧。”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就是不想轉給王曉明轉賬,最終王曉明只好無奈自己承擔。
03
bu一個班級裡聚集著四面八方的學生,彼此之間性格迥異,同學之間的人際關係都更為複雜,從陌生到熟悉是個漫長的過程,每個人都要學習面對如何與不同性格的人相處。
大家都會認為,在這個過程中,這些孩子們多多少少都會經歷和學會些人情世故。
但實際上,很多人只會處理好自己的生活與學業,對於如何與同學相處等人情世故卻做得並不那麼理想。
一:炫耀攀比是種極大的危害
每個地方都會有炫耀攀比的現象,這種現象不僅會出現在成年人身上,還會出現在孩子身上,大多數孩子是攀比學習,攀比成績,攀比努力程度,這些都是正向的。
正向的攀比可以促進孩子的成長與提升,也會對學習、生活更有動力。
但當他們日漸長大,到了成年之後,再沒有經歷社會的錘鍊,思想並未完全成熟時,攀比的方向又會發生轉移,從激勵性攀比轉變成虛榮性攀比,這就是個極具危害的現象。
過度的炫耀攀比、虛榮會使得人變得慾壑難填,當他們為了滿足自己攀比心、虛榮心,就會變得吹毛求疵,變得以自我為中心,更有甚者會放任自己的慾望,做出更加損人不利己的事情。
而這種類型的人,在日常人際交往中,難免會無意中傷害到他人而不自知,就會不易融入集體,難以被人接納,更不易得到幸福。
尤其是一個剛剛走出校園、步入社會的學生,更應該內斂沉穩,不要盲目與人攀比,懂得節制才能放鬆自己的心性,豁達地生活才能收穫快樂。
二:一個自私自利、善於嫉妒他人的人同樣會被人所詬病
有一類人天性自私,對於別人的優秀總是嗤之以鼻,對別人的努力也視而不見,這種人慣來會捧高踩低,也是自私自利的善妒者。
他們對於獲得成功的幸運兒總是會抱有一種冷漠、排斥,甚至是怨恨、敵對的心理,這種人大多數都不能容忍別人比他們優秀,也害怕別人得到自己得不到的榮譽、地位等,在他們的眼中,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就不希望別人也能做到,這種強烈的妒忌心理使得他們面目全非。
長期的自私自利與強烈嫉妒心,會使這類人無法擁有可以交心的朋友,因為這種性格與心理會令朋友感到不適與恐懼,便不願與其交往,時間長了就會為其本身營造了不良人際關係的氛圍。
作者楊絳曾說過:“做人要保持平時,不捧高踩低,才能活得不卑不亢。”
只有養成豁達、知足的態度,開闊其胸襟,使生活豐富充盈起來,讓嫉妒心理不再滋生,或是化嫉妒為動力,讓自身更加優秀,人生才能過得更為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