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人為什麼只長了一張嘴巴,卻長了兩隻耳朵嗎?那是在告訴人們要“多聽少說”,如果嘴巴吃得太多,容易造成消化不良,甚至嘔吐的現象。
誠然,當嘴巴說得太多的時候,往往會造成對方的“消化不良”,多聽聽別人在說什麼,比說什麼更加重要,因為那些無心的話,往往都伴著“有意”。
常聽到他人說“我心直口快,說錯話你別介意啊。”
回頭想想,這真是“心直口快”嗎?那些無心的話,真的是“無心”的嗎?
其實不盡如此,不然心若沒有,怎會說出口。
對於那些還提前和你打好招呼說,我這個人心直口快,不會說話,你別介意哈,接下來你就要打起精神了,他就是在‘有意’的說你。
因為他的意思就是在表明,我這個人心直,說話有得罪你的地方,你就該原諒我,你若不原諒我,就說明你是小心眼,不夠大度。
看到沒,這就是那些心直口快人的“無厘頭”理由,猶如“我弱我有理”一樣,你說你服還是不服?
俗話說:“心直口快不一定是好事,但是學會閉嘴一定不是壞事。”任何情況下,少說話,多觀察,準是沒錯的。
曾國藩曾言:“行事不可任心,說話不可任口”。
在生活中也大多如此,多數人都是“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往往說話的人不經大腦,而聽話的人卻入了心,然後不同的理解,便產生了嫌隙和矛盾。
輕則讓對方對你產生反感,重則為自己帶來災禍。
所以,當我們和他人打交道的時候,要注意觀察對方的心理變化,儘量做到謹言慎行,把握好說話的分寸。
尤其是你的無心,傷害到那些真心對你好的人,真是要不得。
培植感情需要千言萬語、多事相共;而毀滅感情只需要一句話,便直接分道揚鑣,形同陌路。
所以,我們應該謹慎出言,才能少些事端;三思而行,才能少些遺憾,多說善意的話,別讓那些不重要的“有意”,擾亂了彼此之間的情感,要想法使人生相處得更美好。
心裡有你,說話才有你;心中有尺,口中才有度。
美國哈佛大學導師肯·林德納經典情緒管理之書《當時忍住就好了》,書中有這樣一句話:“十有八九的欲言又止,想來都是慶幸;而絕大多數的心直口快,日後都後悔不已。”
是啊,低情商的衝動,不如高情商的剋制,給他人留一份顏面,也給自己留一份體面,那些不管有心,還是無心挖苦他人的人,終究不是什麼好事。
總的來說,言語這東西就像是把劍,用得好,它將帶你所向披靡;用得一般,也可以明哲保身;但如果用得差的話,那真是把自殘的好兵器。
我們要向那些情商高的人學習,說出來的話讓人有一種“如沐春風”的感覺,非常舒服,就連指責別人,都能讓別人開心的接受。
寫作是一種修行,渡人亦渡己。
有緣相識,願我們一起前行,遇見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