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講“知行合一”的時候,強調的重點絕對不在這個“合”字上,你的良知早就已經暗淡無光,你都看不見他了,能去和誰“合一”呢?首先這個“知行合一”裡的“知”,不是指知道、認知、知識,而是指良知,也叫自性,它是本自具足光明圓滿的。如果你把它理解成了要讓你的言行和你的認知、知識、道理去保持一致,那這就不僅不是王陽明講的“知行合一”,而且還是一句錯誤的廢話。為什麼是廢話呢?這是因為對大多數人來說,你的行為就是你的思維活動、認知和想法的具體呈現,就算你覺得不是,那也只是潛意識欺騙了你而已。如果把“知”理解為認知、知道,那你本來就應該是“知行合一”的,再刻意去強調這一點就是廢話。為什麼是錯誤的廢話呢?因為這樣的“知行合一”,只是一種在社會習慣下的自動化反應,一個陷入在社會慣性裡的提線木偶。用王陽明的話說,就是被社會習氣浸染的良知黯淡的人,這恰恰是王陽明讓我們要努力擺脫的一種狀態。“知行合一”裡的“知”是良知,是自性,並非道理、認知和知識。
王陽明一直都在強調,“知”和“行”其實是一體的,從來就沒分過家,根本就不存在什麼知而不行的情況。你沒有“行”,那就說明你並沒有“知”,你的良知已經被社會習氣給遮蔽掉了。王陽明已經說得很明白,人本來都應該是“知行合一”的。假如你的良知暗淡,被社會習氣所遮蔽,那麼你的“知行合一”,就是凡夫俗子的“知行合一”,你所“合”的這個東西,就是你在社會習慣下的認知;假如你是一個良知光明的人,那你當然也是“知行合一”的,但此時你的“行”已經不再是社會習氣,而是已經迴歸自性,你的“行”已經和良知和諧統一了,這就叫自性而為。
為什麼我們會成為一個被社會習氣所浸染的凡夫俗子呢?從一出生就是這樣嗎?憑什麼呢?是我命不好嗎?是我造化不夠大嗎?是天生註定的嗎?其實如果不考慮遺傳因素,那麼每個人剛出生的瞬間,良知就應該是無限接近光明的,他應該是無限接近與良知“知行合一”的。那後來為什麼又越來越不與良知“合一”,而是逐漸地去與習慣“合一”,與各種假我我執“合一”呢?因為從原生家庭開始,從童年開始,我們就逐漸地被社會習慣和習氣所浸染、所影響、所摧殘。我們每個人原本光明的良知,從人生的起點開始,就在每天都被不同程度地遮蔽和浸染,一直貫穿整個童年、少年、青年甚至到成年。直到有一天我們的機緣來了,在經歷過無數的困苦逆境以後,終於醒過來,然後開始實修,接下來就是我們開始調轉方向,不斷重新光復良知的漫長過程,這就是我們真正的人生功課。這條路就是王陽明給我們指出來的致良知,但是能最終突破習慣、突破我執、突破已經被固化的頭腦、突破幾十年的機械化反應,把握住機緣走上這條道路的人寥寥無幾。
“知行合一”這四個字,講的是重新光復良知,而不是讓你的言行去符合於良知,你的良知早已黯淡無光,都看不見了,去和誰“合一”呢?在一個黯淡的良知下,你所“合一”的那個東西,都只是你在社會習慣之下的認知,而不是良知。王陽明又說了,當你的良知重新恢復了光明以後,你的“行”自然就會和你光明的良知保持和諧統一,根本不需要操心“合一”這件事。那個時候的你,會時刻活在覺知之下,你光明的良知會時刻覺照到任何自動化反應的升起,任何的社會習慣和起心動念以及負面情緒的驅動。一旦可以隨時覺照到這些情況的發生,那你就不會再成為他,也不會再認同他。那個時候的你,就是自性而為,本自具足,知行合一的。反之,如果你把“知行合一”的重點放在了“合”上,那就和知行一體,本自具足矛盾了,與心學背道而馳了。這一個“合”字,它所隱藏的意思就是控制,凡是你想控制的東西,最終往往都控制了你。“知行合一”真正想表達的是如何光復你的良知,如何迴歸本心和自性。
我們要怎麼讓良知重新恢復光明呢?其實這一點王陽明也已經反覆地告訴我們,那就是三個字:事上練。唯有通過持之以恆,堅定不移地在事上磨練,去不斷地驗證你的良知,在每一件事情上都去努力聽見你內在良知的聲音和召喚,把自己的意識從當下的情緒、雜念和習慣中收回來。這是讓你從機械化的人為造作轉變成“無為而為”的心法,也是讓你的良知逐漸光明起來的必經之路。你每完成一次良知就會光明一點,不斷地在各種大事小事上驗證,良知就會越來越光明,反之如果在每一件事情上不斷地辜負和違揹你良知發出的指引,那良知就會越來越暗淡。千萬別小看這個看起來很普通的“事上練”三個字,這三個字可是蘊含著大玄機和大智慧的,而最關鍵的就在這個“練”字上。
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前輩?他一生經歷坎坷,閱歷無數,飽經滄桑,講人生過往的時候,他可以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地講上一整天,但是你要是拿出紙和筆問他:“前輩,您經歷了這麼多波瀾起伏的故事,能不能總結出什麼智慧來告訴我呢?”他聽完以後就沉默了,竟然一個字也說不出來。因為最終他只能就是論事,雖然經歷了大風大浪,但是在這些過程中,他並沒有聽從良知的聲音和召喚,讓良知變得更光明。知識的積累並不能讓你獲得智慧,只有經歷才可以,但是經歷只是你獲得智慧的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你如果沒有人生經歷,那就一定無法獲得智慧,但是就算你有很多人生經歷,也不一定可以獲得智慧。我就是想告訴你王陽明說的這個事上練的“練”字的真正意義,如果只是被動地經歷著挫折逆境,沒有一個“練”的主觀意識,那麼你的經歷就只是一種在習慣之下的被動受苦而已,就是單純的倒黴。這一個“練”字,就把被動受苦變成主動受苦。如果你能領略王陽明“事上練”的精髓,那麼一切苦難在你的眼裡就只是為了光復良知的刻意練習,你將輕鬆地接納、接受和麵對。
如果總想著如何讓你的行動去對應良知,那就變成了以行制性。當然以行制性並不是不可以,提升修為本來就是以次第而分,看緣分、造化和悟性。以行制性對那些根器有限,慧根比較淺,造化不大的人來說,也不失為一條合適的提升之路。那些一味持戒苦修的人,他們所去往的這個“知”都只是經書中規定出來的“知”,並非良知。王陽明看到了這個問題,於是就誕生了心學。心學找到了一條介於頓悟和漸悟之間,更加實際更加落地的,適合我們大多數普通人的自性迴歸之路,是可以解決實際問題的。
你要先把方向和目的弄明確,就是向內求,直指本心。“心外無物”告訴你,每個人的內在都住著一個聖人,都有原本光明的良知。我們要做的就是讓良知重新光明並顯現出來,覺照到我們,把自由意志從習慣中抽離出來,然後去迴歸他,變得更好。具體要怎麼做呢?王陽明說了,先以靜坐提升定力,然後就是“事上練”,那如何“事上練”呢?兩個字:誠意,就是面對良知的聲音和召喚,你要堅定不移地在每件事情上按照他的指引去做,去驗證他,這樣你便會心安。現在你眼前是不是已經有了一個方向十分明確清晰的光復良知之路呢?王陽明給這條路取了一個名字:致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