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流行“富養女孩,窮養男孩”的說法。覺得女孩子,要開闊她的視野,增加她的閱歷,這樣,女孩長大,就不容易被塵世的虛榮和繁華所誘惑。如果女孩子沒見過什麼大世面,就很容易被一點蠅頭小利所吸引,從而吃大虧。
受此觀點影響,不少父母就盡家庭所能,給女兒吃好穿好,學琴學畫,衣不洗,飯不燒,滿足女兒各種要求。
我們農村,也有父母“富養”的女兒。現在女兒長大嫁人了,進入新家庭,生活並不幸福。
身邊的例子,當然不能代表所有富養女孩的經歷,只是覺得年輕的父母們是不是對“富養”的家庭教育有更深刻的理解。
鄰居小韓,從小她媽媽就把她當公主養,從不要她洗衣,不要她燒飯,田裡農活再多,再忙都會按時趕回家,給上學的小韓燒飯。小韓文靜,成績好,到縣城上初中,高中,沒有洗過一件衣服,燒過一頓飯,都是媽媽全程陪讀,無微不至地照顧著她。
後來考上本省的一所大學。她媽媽哭了,不放心女兒在外生活。送小韓去上學,替小韓安排好一切後,還拜請一位朋友的孩子,比小韓大兩屆的學姐,請人家照看小韓。
小韓倒無所謂。她說在學校,跟著大家一起到食堂吃飯,飯盤有人洗,衣服送洗衣房,沒有什麼不適應的。放假,頭幾次,是小韓爸爸開車帶她和學姐回家,後來小韓就跟著學姐乘車。
畢業後,小韓在鎮醫院做醫生。千挑萬選,選中一個婆家,是本鎮有錢的老闆,老公是鎮公務員,婆媽媽一開始特別喜歡她,人漂亮文靜,工作好。可是有了小孩後,就聽到婆媽媽的怨言了,說她什麼家務事都不會做,家裡來人不會端茶倒水,不會招待客人,家裡再忙,她都不能去幫忙燒飯。連老公的衣服都不給洗,給孩子衝奶粉都忙得潑潑撒撒。婆媽媽感冒,孩子跟小韓睡了兩天,小韓就累倒了,頭暈,直接請假休息。……
因為在一個鎮上住著,這些怨言很快就傳到小韓媽媽耳裡,兩個親家母鬧得不愉快,很少走動。小韓的性格是文靜中顯得冷淡,不願與婆媽交流,她說她的,我做我的。看我不順眼,下班後就往孃家跑。
婆媽媽想孫子了,就讓兒子帶媳婦和孫子回家。小韓一副沒心沒肺的樣子:回去住就回去住,反正我是啥也不會做。住一陣子,婆媽忙得吃不消,要小韓幫把手。小韓就帶孩子回孃家。有時我跟小韓開玩笑:”你總不做家務活,你媽老了,怎麼辦,總不能什麼事都讓老公做呀?“小韓滿不在乎地說:”找個放心的保姆唄。“
兩家人雖在同一個鎮上住著,可是關係卻冷得很,婆媽媽埋怨親家母把姑娘教成這樣,又懶又弱,什麼家務不會做。小韓媽也是一肚子不開心,我女兒工作好,又給你家生了大胖孫子,回家帶孩子,已經很不錯了,還想我女兒啥都會做,給你家當老媽子嗎?
漸漸的,老公也不太滿意小韓的啥事也不做,總往孃家跑,嘗試著“教育”小韓,讓小韓學著燒飯。可是小韓說:“我上班,我媽媽燒飯帶孩子,不是很好嘛。為什麼要兩個人都會燒呢。”看得出來,小夫妻倆感情不像以前恩愛,小韓老公到小韓孃家的次數越來越少。
村裡也有不少與小韓同齡的姑娘,家裡條件不如小韓家好,家裡忙了,父母自然就會叫上孩子搭把手,洗衣、燒飯,下田點豆、收麥,孩子啥活都做得。小芬就屬於窮養的一個,父母農忙時,小芬不僅不要父母照顧她,她還能把全家的衣服洗好,把飯菜燒好,送到田頭。小芬學習雖不如小韓好,但考上職高後,她父母照樣給小芬上學,說,孩子學一門技術,靠雙手吃飯,餓不死。
小芬畢業後,自己在市裡找了一份工作,勤勞能幹,已經是中層領導,結婚後,小芬和老公都靠自己,買了房和車。她父母也沒幫什麼忙。他們只是潛移默化地給了小芬勤勞自強、好學上進的性格。
這兩類女孩所接受的家庭教育,從物質上看確實有窮富之分,但富養出的女孩未必就抵住各種物質誘惑,反而更容易陷入物質中,因為金錢物質才能養得起她。窮養的女孩未必就眼光淺,被金錢物質吸引,反而從小養成自立自強的人生觀,凡事不依賴人。大家認為我的說法對嗎?歡迎留言。
-
1 #
-
2 #
我個人觀點,不論男孩女孩都要窮養,為日後的成長與發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因為窮養,最起碼能吃苦耐勞。對今後的工作,家庭都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你說的這不叫富養,這是嬌生慣養。真正富養是讓她眼光放遠,看事長遠,不貪圖小利,不懼小節大放懂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