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目標

德國著名哲學家康德說:“沒有目標而生活,恰如沒有羅盤而航行。”小時候的我不知道康德和他的這句話,但我是有人生目標的。那時的我希望長大以後當演員,而且演反面人物——電影裡反面人物大口大口啃雞腿的情景,常常讓我垂涎……

後來,我的人生目標是當一名數學家。然而,那時的大學不招生,我的奮鬥目標湮沒在了五里雲煙。儘管在部隊時我一直沒有放棄對數學的刻苦鑽研,自學了多門大學數學課程,如微積分、複變函式等,但學得七零八碎,那個“家”就像我在天山深處的軍營裡朝思暮想的湖南鄉下那個老家,遙遠又遙遠……

再後來,我稀裡糊塗地愛上了文學,這一愛就是一生。有人說:一生中你總會擊中一些目標,但未必是你瞄準的目標。此言信然!有言道:對某一目標的執著,常常決定一個人的人生走向。

某名教授早年研究尼采生命權力哲學,後來講起了老莊。有學生問其人生經歷,何以能拋棄社會成見,選擇哲學為自己一生的事業?教授答曰:因我讀大學時,哲學系的女孩最漂亮,於是就轉入了哲學系……我還聽說過一個真實的故事,說的是一個女孩為了接近一位編輯而努力寫作,後來成了著名作家,而那位編輯一生都在被追求中,最後他成了老編輯。那位女孩是有目標的追求,而那位編輯做的是按部就班的工作,所以結果殊異。

英國作家蕭伯納說:“人生的真正歡樂是致力於一個自己認為是偉大的目標。”其實,目標不一定非得要“偉大”,只要明確,並且值得為之奮鬥,便可以給我們帶來快樂。過程給我們帶來付出的快樂,結果將給我們帶來收穫的快樂!我們的飛行高度應當是多少,這得要看我們自己的實力以及要達到的目標。如果把目標比作前方的一棵小樹,那麼我們的目光就沒有必要投向遙遠的地平線。

選定目標,術業專攻,初衷不改,心無旁騖,這是成就事業的基礎。博而不專者,難成大器。積跬步而致千里,目標終將抵達。曾經有一位63歲的老人從紐約市步行到了佛羅里達州的邁阿密市。經過長途跋涉,克服了重重困難,她到達了邁阿密市。在那兒,有位記者採訪了她。記者想知道,這路途中的艱難是否曾經嚇倒過她?她是如何鼓起勇氣,徒步旅行的?

老人答道:“走一步路是不需要勇氣的。我所做的就是這樣。我先走了一步,接著再走一步,然後再一步,我就到了這裡。”老人的話看似平淡,卻讓我們深受啟發:為了要達成大目標,我們不妨先把大目標分解成一個個小目標,因為小目標比較容易達到,然後可以各個擊破。最後用俞敏洪的一句話與大家共勉:給自己定一個五年的目標,然後把它分解成一年一年的,半年半年的,三個月的,一個月的。這樣,你才能找到自己的目標和方向。

【等你回信】

人如果沒有了目標,跟鹹魚沒什麼區別。這是周星馳的經典臺詞,也是接地氣的譏諷。沒有了目標,就像風箏沒了線,無頭蒼蠅不知往哪飛。正如臧克家《有的人》所寫的:

有的人

紀念魯迅逝世十三週年有感

有的人活著

他已經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還活著。

有的人

騎在人民頭上:“啊,我多偉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頭,想“不朽”;

有的人

情願作野草,等著地下的火燒。

有的人

他活著別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著為了多數人更好地活。\\

騎在人民頭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給人民作牛馬的

人民永遠記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頭的

名字比屍首爛得更早;

只要春風吹到的地方

到處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著別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場可以看到;

他活著為了多數人更好地活著的人,

群眾把他抬舉得很高,很高。

夾在信封裡的三行詩

裸泳的夢很骨感

倒掛在烈日底下的

鹹魚 望著天

祈禱一滴海來救贖

2047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心酸!她天生沒有子宮,姐弟戀恩愛6年,離婚和結婚都在同一天